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渭南高新区高新新房立足“技工贸型高新区高新新房”和“现代都市新区”定位,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商贸市场日益繁荣。
2011年以来,高新区将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发展目标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商贸业运行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1)限上企业快速发展。我区纳入统计限额以上单位共计16家,其中批发业2家,零售业9家,住宿餐饮业5家。前10个月累计完成商品零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25.96%,限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95.63%,带动全区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2)零售贸易快速增长。批发零售企业是我区商贸企业的主要类型,我区限上批发零售企业共计11家,前10个月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8.82亿元,同比增长33.84%,高于全区总体增速7.8个百分点,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1.68%。其中高新区通辉汽车销售公司累计实现零售额6157万元,同比增长456.98%,成为全区零售业增速之最,引领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3)餐饮消费增幅较大。全区纳入统计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共计5家,前10个月累计实现零售额7786万元,同比增长39.19%。其中华都酒店累计实现零售额4324万元,同比增速达到95.86%,同比增速为全区商贸零售企业之最。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区纳入统计范围商贸企业70家,其中批发业8个,零售业32个,住宿餐饮业30个,累计完成商品零售额9.62亿元,同比增长26.03%,完成全年计划的104%,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经过培育,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家,分别为陕西省烟草公司、高新区贸易广场、高新区通辉汽车销售公司和高新商务酒店,全区限上贸易企业增加到16家。预计2012年可追加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2家(渭南市福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渭南佳圣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全区限上贸易企业总数将达到
18家。
推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加快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创新竞争力的新需要,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为此,高新区采取五大举措,努力实现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商贸发展措施。高新区将以工业服务、商贸物流、现代商务、房地产业等三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化商贸发展环境,提升聚集人气能力,逐步提高商贸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努力促进工业与商贸协同发展,打造工业、三产两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引擎。2)明确部门分工,提升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合理划分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商贸流通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建立完善商贸流通等三产项目招商入区、建设运营、服务管理等全程协作推进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快更好发展。3)加强统计管理,提高商贸统计工作质量。紧密联系工商、质检部门,加大对区内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企业的排查摸底,加大統计法规宣传,帮助企业认真填报统计报表,加强商贸企业统计监测,确保限上企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为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4)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商贸功能布局。结合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分区规划,重点打造贸易广场、中心广场两大商贸流通业集中区,大力发展高端批发零售业、高端餐饮住宿业,结合城中村改造,积极培育发展居民服务、社区服务等个体服务业,逐步建立由点到面、高低互补、层次完善的商贸流通网络,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的比重,促进三产快速发展。5)加大招商引资,壮大商贸服务业发展规模。充分发挥新型招商体制优势,加强对已入区三产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渭南国际会议中心、陕西俊言商业中心等商贸项目加快建设。依托烟草局物流中心、陕西兴秦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推动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积极开展针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国际物流等产业的专题招商,壮大全区三产服务业规模。
2011年,渭南高新区高新新房立足“技工贸型高新区高新新房”和“现代都市新区”定位,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商贸市场日益繁荣。
(来源:渭南高新区网站)
2011年以来,高新区将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发展目标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商贸业运行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1)限上企业快速发展。我区纳入统计限额以上单位共计16家,其中批发业2家,零售业9家,住宿餐饮业5家。前10个月累计完成商品零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25.96%,限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95.63%,带动全区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2)零售贸易快速增长。批发零售企业是我区商贸企业的主要类型,我区限上批发零售企业共计11家,前10个月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8.82亿元,同比增长33.84%,高于全区总体增速7.8个百分点,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1.68%。其中高新区通辉汽车销售公司累计实现零售额6157万元,同比增长456.98%,成为全区零售业增速之最,引领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3)餐饮消费增幅较大。全区纳入统计限上住宿餐饮企业共计5家,前10个月累计实现零售额7786万元,同比增长39.19%。其中华都酒店累计实现零售额4324万元,同比增速达到95.86%,同比增速为全区商贸零售企业之最。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区纳入统计范围商贸企业70家,其中批发业8个,零售业32个,住宿餐饮业30个,累计完成商品零售额9.62亿元,同比增长26.03%,完成全年计划的104%,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经过培育,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家,分别为陕西省烟草公司、高新区贸易广场、高新区通辉汽车销售公司和高新商务酒店,全区限上贸易企业增加到16家。预计2012年可追加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2家(渭南市福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渭南佳圣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全区限上贸易企业总数将达到
18家。
推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是加快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创新竞争力的新需要,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为此,高新区采取五大举措,努力实现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商贸发展措施。高新区将以工业服务、商贸物流、现代商务、房地产业等三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优化商贸发展环境,提升聚集人气能力,逐步提高商贸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努力促进工业与商贸协同发展,打造工业、三产两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引擎。2)明确部门分工,提升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合理划分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商贸流通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建立完善商贸流通等三产项目招商入区、建设运营、服务管理等全程协作推进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快更好发展。3)加强统计管理,提高商贸统计工作质量。紧密联系工商、质检部门,加大对区内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企业的排查摸底,加大統计法规宣传,帮助企业认真填报统计报表,加强商贸企业统计监测,确保限上企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为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4)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商贸功能布局。结合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分区规划,重点打造贸易广场、中心广场两大商贸流通业集中区,大力发展高端批发零售业、高端餐饮住宿业,结合城中村改造,积极培育发展居民服务、社区服务等个体服务业,逐步建立由点到面、高低互补、层次完善的商贸流通网络,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的比重,促进三产快速发展。5)加大招商引资,壮大商贸服务业发展规模。充分发挥新型招商体制优势,加强对已入区三产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渭南国际会议中心、陕西俊言商业中心等商贸项目加快建设。依托烟草局物流中心、陕西兴秦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推动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积极开展针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国际物流等产业的专题招商,壮大全区三产服务业规模。
2011年,渭南高新区高新新房立足“技工贸型高新区高新新房”和“现代都市新区”定位,紧抓经济建设不放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商贸市场日益繁荣。
(来源:渭南高新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