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途径和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hi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积极倡导创业实践,通过创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意义尤为重大。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龙骋九道”电子商务工作室在学生创业中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利用高职院校的优势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
  关键词 创业实践;网络创业;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128-02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ak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E-commerce Studios
  as Example//LI Fei
  Abstract Actively advocating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hrough the business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his paper mainly i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Long Cheng Jiu Dao” e-commerce studio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btained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for instance,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advantag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deeply.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s; network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通过创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新途径。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创业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随着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网络创业的低门槛和高热门慢慢成为新生代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途径之一。但是作为经验和资金同样匮乏的大学生来说,利用网络创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1 创业实践过程存在尴尬
  随着培养大学生“三创”精神呼声的高涨,创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践,而实践往往也是最为薄弱的一环。随着创业过程的深入,不少尴尬问题浮诸于世。
  重“策划”轻实践,让创业计划胎死腹中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创业过程的实践体系却依然薄弱,无法适应理论发展的要求。院校或组织通过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论坛和创业指导课程等形式,希望能促使创业活动的深入。诚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但是缺乏考察期的竞赛和短期的课程指导,往往使得学生有策划而无实施,或因技术经济上支持的不足而胎死腹中。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优秀的学生创业策划由于实施不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此类情况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创业实践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强而有力的政策背景” “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 “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团队”是创业实践的保障。缺乏以上的天时地利人和,创业实践活动必将行之困难。比如:创业启动资金有无支持?创业实施条件如何满足?等等问题很是困扰着初次创业的大学生们。因此,创业离不开组织政策上的支持,而学校在场地、资金上的全力支持必将成为学生创业的后盾,为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尴尬的“非盈利”的创业实践现状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就不能称之为商业活动,而运行于高校的学生创业活动应该是非功利的,和企业专一的功利目标是有区别的。作为考察学生创业运营效果的组织者(院校或部门),由于缺乏量化指标,势必将创业团队利润值作为量化依据,并以此作为政策扶持的依据之一。但是中现实只有极少数的创业者能实现盈利,而在创业初期,大多数的“非盈利”创业者只能尴尬地运营着。
  2 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尝试
  给予网络创业初期的大学生适当的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自主创业的模式,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和创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供创业实践环境,引导学生模拟创业 创业是需要院校和组织政策上的支持的,随着教育部对学生创意创业创新“三创”能力的重视,创新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根本”问题随着政策的利好得到逐步解决,如创业资金的支持、沟通企业与创业者的支持等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天时”。
  就高校自身而言,促进创业实践的基础是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学校在场地、资金上的全力支持是学生创业的后盾,为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地利”基础。首先,学校每一个创业项目都有资深的专业教师负责,所属管理的系部的书记、专职辅导员做研究指导工作,由学生会及专业社团参与组织实施,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团队。其次,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与措施保障,建立专属创业基地,统一规划创业场地,学生可以向院团委提交申请,共享创业资源。学校对于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创业者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通过学院立项的创业项目,每年给项目配套经费支持,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组建紧凑稳固的创业团队,促使学生“管理”学生 在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学生中进行慎重的考核和选拔后,通过招聘 考核的形式,对应聘学生的素质进行筛选。从运营、设计、物流、采购等方面考虑,最后录取各分项负责人和成员。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运营,规范员工行为,制定严明的考勤管理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打印成册,在工作之余组织多次学习,并提醒学生注意办公室的安全和防盗等。   开展积极的自我宣传,提升团队凝聚力 对团体的宣传工作,往往在团队开始运营的初期是极易被忽视的,因为建设过程必然是繁琐的、持续的,但是实施得当的宣传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创业项目的实践效果,而且能有效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1)进行校内的宣传活动。充分了解学院情况,量身定制营销方案,设计宣传传单、赞助校园活动等是在校内打响招牌的有效措施。
  2)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活动。本地报刊有针对性的专题栏目(大学生创业报道)有助于提高创业工作室的人气,团体内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的提升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深入社区进行产品和网店推广。和系部的实践部合作到学院周边小区进行宣传,和来往的小区住户进行交流沟通,直面交易沟通的尴尬和不足,能够更好地促进团队进行研究反省,凝聚力提高不仅体现在荣誉感上,也体现在集体面对困难的境况中。
  构建校园服务资源整合的“绿色电子商务”,降低运营成本 电子商务成本低,让大学生走电子商务创业之路也不是个新鲜的议题,但是为何各大高校完整并持续运营的校园电子商务形式并不多见?其实是和高校本身的一些特质是分不开的。校园,特别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具备一些不同于外面世界的状况,没有甄别接纳繁多的商业活动,不但会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还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后果和影响。因此,如何避免负面影响,利用好现有资源,最大化开发有利的一面,才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鉴于大学生一方面创业本钱少,具有特殊专业知识的学生又不可能是个全才,而网店网站建设、图片拍摄、商品采购、商品推广等一些创业成本又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业余兴趣所钟的各式各样的社团里,社团活动形式的匮乏,推动社团活动开展的资金又相形见绌,种种矛盾影响着社团的健康发展;再者,各专业人才能力的流动性差,如会计算机的营销能力不足,善营销的设计能力不足;校园其他创业实体(广告公司、快递公司、计算机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互通的缺乏等都呼吁一种“整合”,一种集约化、绿色的整合模式,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
  指导教师的“两个务必”,做个合格的“董事长” 指导教师应该在学生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真正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两个务必”。
  一是务必相信。对于教师,学生的专业知识都是自己教的,难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地位居高临下,怕学生做得不够好、不够细,于是频繁地插手业务过程,其实未必是有效的。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董事长”是最合适的,相信学生的组织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实践。但是指导教师要做的是留心,留心好整个实践过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分析情况、疏导情绪才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务必公平。对于团体来说,摩擦和误会势必难免。作为首次实践的创业者来说,意见的不统一、分配的不公平往往会阻碍团队的正常发展,而此时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学生也会往往陷入困扰。教师处于超然地位,如果能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将会在整个团队中起到很好的调和作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 结语
  虽然根据学院的层次、创业类型的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会存在个案的差异,但是创新实践也是有其共同性的。这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过程,在校创业的成败与否不意味着学生毕业就业的结果,这只是毕业创业的先期准备活动,只有清醒地意识到创业有风险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成果。通过在校的创业实践,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核心竞争力,体验创业的艰辛和不易,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毕业创业做好准备。学校从创业教育的角度,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韦进.适应与超越之间: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杨磊.试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途径: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经贸商务系物流工作室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1(2).
  [3]冯俭.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4]涂善东.以创业实践为导向 构建新型创业教育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08(4).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打破以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模式。网络化英语教学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环境;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47-02  1 前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
以中职英语听说课为例,旨在尝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与评价中,营造一种新型语言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从而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效能最大化。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内人才的培养做了全面的要求:“健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强化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中职英语听说
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之融合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带来的益处,诠释了融合该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成果。  当前,科技时代已经全面与教育相融合。在这里主要是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知识的整合。我国部分中小学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多方位性、系统性、灵活性、广泛性等多种特性,通过声音、图像、幻灯片、数据等灵活方式,将课堂中比较复杂、繁琐、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
摘 要 阐述在高校转型的新形势下,通过创建新的教学体系,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授课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做好基础铺垫。  关键词 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07-02  On New College Attempt in Transiti
摘 要 分析推广初中英语任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任务教学的推广意义,总结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任务教学的推广措施。  关键词 初中英语;网络教学;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67-02  初中英语教学要立足网络环境,发展任务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推广初中英语任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摘 要 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分析边疆高校在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边疆高校;多媒体教室;现代教育设备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0-0028-03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在当今高校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顺应教学改革需要,鼓励、提倡教师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同
摘  要 分析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合理运用的措施,提出在运用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才能使其在英语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英语教学;电子讲台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99-02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
摘 要 阐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指出中国药科大学在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51-02  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国家教育信
摘  要 在介绍学校教科研数字化平台实践过程的同时,认为教科研数字化平台带来管理、服务、学习和交流方式的革命,并提出真正能让教科研焕发生命力的应该是教科研管理者超前的教育理念和广大教师的智慧参与。  关键词 后网络时代;教科研;数字化革命;Moodle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25-02  1 前言  不知道是谁最先
摘 要 在双创理念下,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各职业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以某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创理念指导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证案例,紧紧围绕教学、实训两环节,对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展开实证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