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HSK)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汉语水平考试(HSK)对汉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对国内高校的112名汉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课堂观察和个人访谈.结果 表明,HSK对汉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反拨效应,且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但总体上尚未大规模地产生较强的影响,教师对考试的认识是影响反拨效应强度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如教师需明确HSK的测试标准、适当拓展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等.
其他文献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完整继承并不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性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鲜明政治立场的彻底贯彻建构了人民利益观,这一建构过程展现了其社会历史逻辑、理论思维逻辑和实践检验逻辑.社会历史逻辑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六十多年历史中先进分子对人民利益的追寻;理论思维逻辑表现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论著、在革命战争和建设探索年代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民利益思想;实践检验逻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思想和工作原则.我们要把系统观念作为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需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两点与重点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始终将对外关系工作贯穿于其从革命党成长为执政党的奋斗历程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对外关系思想与实践不仅对党的建立、成熟与壮大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深刻塑造了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外交体现出了继承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于5月22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百年建党铸魂”.来自全国近140家单位的250多位专家学者和11家报刊媒体出席.本文整理摘录了侯惠勤、郝立新、顾红亮、秦龙、周向军、章忠民、许斗斗、余斌、林进平、姜迎春、郭丽双、田鹏颖多位与会专家的精辟见解,围绕着百年建党历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等命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科学性,结合中国现状,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基于以色列心理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的调节学习体验理念,采用实验研究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超越调节和规则调节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技能发展的影响.实验选取32名韩语母语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话题表达来获取数据,采用2×3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表明:调节类型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技能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超越调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口语技能的发展.
本质上是唯心史观、政治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彻底否定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所反映的也不是历史问题或文化问题,而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就是要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从学术上、政治上看清其本质,更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不是学术争论,而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阶级斗争,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
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立足于中国传统儒家“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并融合了西方认知学与文化心理学的语言哲学的新型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验考察,在两个平行班分别使用传统口语教学法和体演文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检验体演文化教学法对留学生学习初级汉语口语的影响.结果 发现:体演文化教学法相对于传统口语教学法,对留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更显著的影响.
在语调格局的理论框架下,对泰国学习者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发展进行考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泰国学习者初级阶段汉语陈述句语调音高有所发展,中高级阶段出现停滞或倒退趋势,总体发展缓慢.其汉语语调特征等多为自创特征,汉语语调习得受母语影响较小.
五种任务类型对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性及表达质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任务类型对口语流利性各指标及表达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任务类型对口语流利性各指标的影响不均衡,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表达性指标的变化更为显著;在区分被试的表达成绩时,只有总结—评论型任务与其他任务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探究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在翻译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为期九周的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教师反馈组和同伴反馈组的翻译成绩在后测和延时后测中均有显著提高;教师反馈组与同伴反馈组在后测和延时后测中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均在翻译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是可持续的.研究证明了同伴反馈在翻译教学实践中不但完全可行,而且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