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提问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要想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教学内容,主动提出数学问题。
  一、影响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因素
  首先,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讲解上,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严肃、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主动提问的能力。
  其次,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提前设计好问题,没有给学生提供主动提问的机会,即使教师让学生提问,也只会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提问,导致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问能力,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着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存在敬畏心理,不敢主动提问,害怕打乱教师的教学节奏。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缺乏专业性,害怕同学嘲笑,不敢提出问题,影响了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途径
  1.营造轻松氛围,激发提问兴趣
  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对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图形的认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判断大屏幕上的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提问意识,加强师生交流
  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旦发现学生没有跟上教学节奏,便會严厉地训斥他们,导致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习惯,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要想提升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或分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师可以用三个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其中两条木条分别为10厘米和3厘米,再对学生提问:“对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为之后的不等式组教学奠定了基础。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新知识,自主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主动提出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计算方法、解集的概念等问题。
  3.评价学生问题,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的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顾及学生的心理,不能用冷淡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批评学生。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提问的内容,为学生耐心答疑解惑,表扬学生的提问态度,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肯定学生的问题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提问,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1).
  [2]居长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12).
  [3]贾广旭.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解析[J].科技资讯,2020(8).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三龙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也更加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困境  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将它简单粗浅地理解为学画画。实际上,这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片面认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基本的绘画知识的同时,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线条和分支等,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化繁为简的有效工具,在复习课上更能体现它的优势。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总复习 思维导图 应用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学
摘要: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本文分析了一节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现场教学比赛课例,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思维品质 文化意识 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例呈现与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次课例教材是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第29页、第64页,课型是语法课,面向高一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相关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合理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循着《陋室铭》的旷世绝句,我们继续思考一座城的灵魂体现在哪里。我想:城不在大,有河则兴。  自幼跟随父母去过国内外许多历史名城,我发现,几乎每座享誉世界的名城都至少会有一条河流穿过。这是巧合吗?为什么会这样?  我翻阅了地理书,也在网上搜索,找到了类似的文字解释:古人交通运输几乎都靠水,所以城市选址首先考虑近水。再加上人们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更是离不开水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品质,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但是从当前小学思想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教育不够深入与全面的情况,使小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思想教育的内涵,无论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还是对我国优良品德的传承,都极为不利。本文探讨了开展小学生思想教育的策略,旨在不断深化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思维和合作思维,而且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主动学习。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中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恰当时机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以“双主题”为核心进行编排的,即以“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为主题,追求的是务实性,也更有利于教师使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解读编者的意图,有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确定统编教材思想,突出立德树人价值  立德树人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更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温儒敏指出:“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应该以立德树人为突破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注重课堂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并且引导学生选好课外读物。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丰富的课内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分析教材课文内容为主,这种千篇一律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类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迎接当代社会一系列挑战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渗透  一、核心素养概论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