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目前形势而言,校企合作已然成为了中职院校发展的主流渠道,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通过创办,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公场所,成立接单组,成功的导入企业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积极参加项目合作的讨论。我们还可以采取聘用有文凭的企业家作为中职院校的导师,让学生更有效率的参加到企业合作单位中去实习,或者也可以把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引入学校里面来。通过校企的有效合作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并学习到除了校园以外的实践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现实社会。让学生通过企业的流程化和工作任务的角色对换,让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能用企业的标准化来严格要求自己。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综合能力提升
  改革开放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多方面的领域,在信息化的教学时代引领下,落后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充盈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因此,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企业项目的协作,探究企业文化的价值,了解工作的流程化,学生的实践化已经成为全国中职院校的奋斗目标。
  为此,学校也针对于这个情况做了一些调查:从目前学校的改革建设中来看,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实质性,有效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对一些大中小型企业的调研,走访和考察,其中包括:三九企业集团,熊猫电子集团,亚泰广告等一些企业的走访调研,在调研合作中我们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分析出企业对学校学生的实践性提出的重有帮助性的意见,很多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和寄望都是希望实习生在进到公司后经过简洁的培训就能融入到实质性的工作中来,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塑造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校期间就要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
  针对于以上所述,我们做了如下的改动:
  一、创建一体化的产,教,学合作体系
  首先中职院校必须改革集理论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模式,强效推崇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我校和企业合作的形式有几大当面:①创办办公场所②成立接单组③人企合一,项目协作。通过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或者在校参与合作项目,并且聘任有文凭,有能力的企业家来学校代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通过合作的模式,能更早的融入社会,严格要求自己。
  二、校企合作必须有专家参与
  1.合作项目的安排
  例如:在《机械技师》课中,我校引入《校外实训基地》,并且成功聘用了机械当面的专家进行一对一指导教学,从专业知识,实地演练,机械组装都做了深入的讲解,后期让学生自主完成,并以兴趣为目标,让学生明白岗位需求的标准,并且亲自引导,带领学生到实际的企业中洽谈任务,并到达现场去实际操作,再回学校进行工作整理。教学中利用专业技师提供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实质性的培养了学生自主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老师为辅助”“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任务,并成功的进行了项目合作的实践性。
  2.总结合作成果
  傳统的教学模式处于单元化阶段,以灌输理论为主,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太过无聊,导致学生厌倦学习,被动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没有创新性,多元性,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向往。通过《机械技师》这个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以企业的发展为主导,进行角色对换,分工明确,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产生重视,明白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那些不主动的学生,让他们也积极的参加到项目中来,完善了已经学到的知识。
  三、关于校企合作形式的探究
  1.成立接单组
  中职院校必须连同企业一起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院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必须完美的结合,按照不同企业的要求培养不同的企业人才。这其中包括对专业的培养,技能的塑造。以此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最终培养出新型的企业人才。
  2.成功引入企业项目
  把企业项目成功的引入到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来,利用企业项目为前提,来讲述实践知识和实际案例。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符合企业的需要,这样学生在结业后就能很好的运用所学技术来满足企业需求,从而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教学工作是为了校企合作提供媒介以及技术支持,而并非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通过校企合作能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同时,让学生遇到困扰会主动探索解决方式。运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能高效的带动学生的激情和参与的热情,通过实践,讨论,探索,学习,总结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培育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的开发。通过正确的指引,将项目成功的引入教学中,也能合理的运用中职院校的状况给出企业项目专业的评语。
  3.学校建立工作场所
  以学校的实际学习科目进行划分,成立不同的工作场所,在校期间第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参加对口的项目合作,老师也可以把合作的项目成功的引入到学校的办公场所来,让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4.全体师生去企业实战演练
  由学校派遣老师分批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实战演练,学习企业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销售和管理,结训后返回校园,再结合所学的东西再次对学生展开就业前的培训,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对口的专业及技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帮助探究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利用合作,发挥两者的擅长和优势,根据社会所需人才,学校进行系统的讨论研究,制定一系列的培训方案,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和实践的完美配合,只有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理论和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才能够在社会生存。另外学生如果能在在校期间就掌握相关企业的工作流程,结业后就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而在短期内就能融入到工作领域中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学生毕业后的专业不对口,就业困难的局面,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开拓思维,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领航人。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说到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校企双方想要保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就要把目光放长远,把学校作为企业的媒介,积极探究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模式,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师资力量的强化着手,不断的推进,调整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企业所需的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仕梅.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09).
  [2]程显峰.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2,(11).
  [3]黎丽.浅析影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三大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1,(08).
其他文献
如何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传统工业的电子商务如何搞,以及如何在中国的石油石化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在共识方面,我们明确了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子与商
针对职业院校财务会计项目教学设计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财务会计教学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适应岗位需求。这需要合理设计项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与考评体系。  一、新形势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快速发展,各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朝向互联网+方
摘要:翻译界要确立翻译标准不仅仅在于它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对翻译批评活动的指导性。翻译学家也一直在为建立起一个普遍适用的翻译标准而不懈努力。本文认为,在多元互补论的普遍适用性背后,存在一个翻译的最低标准,这个最低标准就是语用意义的对等。  关键词:多元互补论 最低标准 语用意义    一、引言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它历来被视为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内外翻译家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