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科普剧表演对学科学习所起的作用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那么,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怎样才能将英语教学与科学知识完美融合呢?英语科普剧表演正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以及传授科普知识的有效途径。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开展英语科普剧的探究,组织全校师生赏剧、读剧、编剧及演剧,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科普剧表演;学科学习
  科普剧(science popularization drama)即科学互动表演剧,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颖独特的科普教育形式。而英语科普剧就是以英语语言作为表达的方式,将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和简单明了的科学实验以舞台的形式呈现出来,配以相应的剧情,让学生跟着剧情表演,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参与科学实验互动,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及理解英语表达,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兴趣。我校的英语科普剧探究已开展了一个学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下面谈谈英语科普剧表演对学科学习所起到的作用。
  一、活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书以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表达来陈述一个个的科学知识。但因为实验场所、实验器具及专业科学老师等的缺失,任课老师无趣地授课,致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刻地理解,久而久之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没有得以巩固,对科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科学素养的提高更不用谈了。而英语科普剧的表演能弥补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不足。它能将静态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戏剧行为或情景,让科学知识“鲜活”起来,使科学传播的方式更富有吸引力,能够更好地激发科普受众的科学兴趣。此外,科普剧以科普知识传授为基础,在参与者之间建立活动关系,丰富科学课程内容,以促进学习的能动性,达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教育功能的戏剧活动。
  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
  科普剧以其生动的表演激发受众的科学兴趣,而英语科普剧表演还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及创作能力。在英语科普剧探究的初期,我们都知道孩子天性活泼、表演欲强,让他们演科普剧不难,但要让他们用英语来表演科普剧就很难了。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克服英语的语言障碍。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一)赏剧
  欣赏生动的英语科普剧,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情景中慢慢去理解语言。在前期探究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利用科学课及综合实践课,让学生欣赏了多部英语科普剧,如:《The nice dinner》《Soldier ant》《Bear goldfish》《Find fault with you》《Garbage classification》《True gold does not fear fire》。通过反复地观看,结合英语老师的讲解,学生由刚开始的一知半解,发展到能说出其中的经典台词。如:My body is rich in vitamin B1, eat, I can supplement the body’s inadequate vitamin B1, so that the body has strength.(我的体内有丰富的维他命B1,吃了我可以补充体内不足的维他命B1,使身体有力气。)——by《The nice dinner》;Look at the color: the higher the purity of the gold jewelry, the darker it is. (一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它的色泽越深。)——by《True gold does not fear fire》。观赏英语科普剧能激发学生想表演的欲望,同时为了演好科普剧学生们也会更积极地学习英语。
  (二)读剧
  通过阅读英语科普书籍或英语科普剧剧本,提高阅读能力,为创编科普剧本做准备。如:丽声百科万花筒书籍和领先阅读X计划。
  (三)编剧
  改编或创编英语科普剧对于学生来说是挺困难的,但有了前期“赏剧”与“读剧”两个准备环节,加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以及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水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们的作品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用上了简单的英语表达,对于一些科学术语他们能查找字典或寻求老师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的内容很符合学生的口味,既有童趣也不失科学真理。如由三年级的卢嘉慧、严涛、陈铭贤、罗镓博、梁光健等同学编写的《The king of forest without teeth》(《没有牙齿的森林之王》),剧情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害怕森林之王——老虎,因为它有锋利的牙齿。有一天,狐狸就打赌说它能把老虎的牙齿拔掉,于是狐狸每天都给老虎送糖吃。狮子就劝说老虎要刷牙,可是老虎不听。老虎的牙齿开始痛了,马大夫、驴大夫都因为害怕老虎不敢帮它拔牙。最后狐狸出手把老虎的牙齿拔了。故事情节童真有趣,也给我们普及了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口腔里的细菌会将糖分中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及乳糖制作酸素,而酸素会溶解牙齿表面的珐,形成蛀牙。因此,爱吃糖的森林之王最终变成没有牙齿的森林之王。所以,改编或创编英语科普劇是一个锻炼学生们创作能力的好机会。
  (四)演剧
  表演英语科普剧。演剧可以说是整个英语科普剧探究活动的精华部分,它通过演员默契配合、精彩表演、生动表述,使观众观看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后,突破语言的障碍,去习得一些科普知识。这对科普剧参演者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台下的功夫自然少不了:(1)首先采用自然拼读法,扫除新单词的障碍;(2)组员一起读剧本,背剧本;(3)多次排练,改正缺点,尽量使剧情生动有趣,科学原理显而易见;(4)在校园科技节上进行英语科普剧表演,接受观众的意见与建议,让我们的表演走向成功。在演剧磨练中,学生付出的辛苦劳动也带来了丰富的收获,使得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王子、小公主,他们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较差,有的甚至不会与其他的同学相处。英语科普剧的排练和表演需要团体合作才能完成,学生通过对剧本的改编或创编、排练,以及道具的准备都需要全体组员共同完成。平时活跃的学生能起到组织、安排和引领的作用,平时比较胆小或是学习吃力的学生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中得到锻炼。在这种互帮互学的活动中,大家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优质地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英语科普剧表演还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科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通过赏剧、读剧、编剧及演剧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从中收获的远超出了科学课本与英语课本的知识,吸取了更丰富的科学知识,收获了更广泛的英语知识。由此,英语科普剧探究活动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英语素质。
  英语科普剧表演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英语科普剧表演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艺术教育,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世界变得更加娇柔、艳丽,使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格魅力。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学生的引路人和明灯,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国家重视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在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下,科学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虽为非专业的科学老师,但只要肯努力,多想想点子,多带领学生去实践,就能将英语科普剧表演探究得更细腻,更深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表演中吸取更多的科学知识与英语知识,达到学科与学科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朱淑娉.论小学高年级英语童话剧表演教学[J].科普童话,2015(31).
  [2]苏囡囡.小学英语课堂通过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3]陈昊.科普剧作为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探究,2014(02).
其他文献
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相关的活动体验到快乐,感受到了美的真谛.让小学美术课堂教与学的环节
摘 要:隨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越来越被重视,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方便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文章通过对品德和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创设对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适当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恰当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加强课堂训练,从而丰富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信心,使学生能说、敢说,充分认
摘 要:博覽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因此,小学阶段应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以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条件。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多形式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书籍是滋润师生生命的琼浆玉液,读书是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没有读书,就没有教研;没有读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师的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24岁,农民,住院号9018.主诉自笑、发呆、退缩、懒散1月余.入院查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肾功、血常规均未见异常.入院表现夜睡眠差、不语、无故自笑、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靠质量创名牌,靠名牌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的趋势日益明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创名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通过合作来实现思维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