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与矜谨:《折狱龟鉴》的核心审断理念

来源 :法制与社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明与矜谨,是贯穿于历代案例集《折狱龟鉴》中的核心审断理念。夫严明者,谨持法理,深察人情也;夫矜谨者,哀矜折狱,审谨尽心也。凡折狱理刑,古之用法者秉承"主于严明,佐以矜谨"的司法准则,力求罪与刑相应,法与情两平,哀矜与审谨相辅承,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慎刑观的基本要求。其理论基础是儒家的中道、仁道与恕道。严明与矜谨的理念是中国古代司法审断经验与司法智慧的传承与凝聚,予历代折狱之官参考模范,亦给后世司法者以镜鉴启迪。
其他文献
一、 引言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书面表达是中学英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但从历年考试来看,学生在书面表达上失分较多,学生的整体情况离预期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少考生得分偏低,有些只有只言片语,有的甚至一字未写。  因此,要想使考生在限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一篇通顺、得体、自然、规范的英语作文,就必须在平时学习中多多积累、多多练习
一、 任务型学习  关于任务的定义很多,因不同的学者、专家角度不同,所以定义也有所不同。任务所关注的焦点不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他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任务是“一种课堂中的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去学习、理解、掌握,学习者的注意力应该放在活动中的意义上而不是外在形式上。任务还应该具有作为交流沟通的行为而独立存在的功能”。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陈出新,新课标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活动,改进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互学互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协调的精神。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构建民主、平等、愉悦的英语课堂;创造良好的自发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满自信,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  英语课堂是一个可以让语言得到实践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
一 英语写作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功能,新教材的改革让老师开始重视起了写作。我们知道,近些年考试中写的分值不断加大,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不见提高,学生的写作不是语言上漏洞百出就是内容上陈旧,没有新意,造成这种现象,除了教材的滞后和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总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培训外,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学生忽视平时训练,不爱写作,有不少学生抱有考前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