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世医得效方》中治伤方剂的用药规律

来源 :中医正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世医得效方》中治伤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世医得效方》中第18卷“正骨兼金镞科”中的治伤方剂,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纳入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药性、药味及归经,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其中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其中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79首方剂,其中内服方剂40首、外用方剂39首,共涉及154味中药.内服中药115味,累计使用频次278次,使用频次≥4的中药共21味,居于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当归、川芎、乳香、大黄、甘草;外用中药81味,累计使用频次135次,使用频次≥3的中药共15味,居于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铅丹、白芷、枫香脂、地黄、生姜.《世医得效方》治伤方剂中内服中药多采用活血化瘀、补虚、解表类药物,外用中药主要以解表、清热、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药物多归肝、脾、心经,药味多辛、苦;内服药的药性偏温、平,外用药的药性偏温、寒.对使用频次≥4的21味内服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条关联规则,涉及10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川芎→当归、没药→乳香、苏木→当归、白芍→当归、自然铜→没药、肉桂→当归、白芷→木香、白芷→川芎、白芷→当归、白芍+川芎→当归;对使用频次≥3的15味外用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条关联规则,涉及10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川芎→白芷、半夏+生姜→黄柏、半夏+黄柏→生姜、生姜+黄柏→半夏、枫香脂+铅丹→石膏、枫香脂+石膏→铅丹、枫香脂+铅丹→白芷、铅丹+白芷→枫香脂、枫香脂+石膏→白芷、石膏+白芷→枫香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4的21味内服中药可聚为5类,第1类包括白芷、紫金皮、木香、白芍、地黄、川芎,合用能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第2类包括草乌、川乌、麝香、苏木、铅丹、大黄,合用能活血止痛;第3类包括白术、沉香、甘草、肉桂、生姜,合用能温补脾肾、行气止痛;第4类仅包括当归,能补血活血;第5类包括没药、自然铜、乳香,合用能活血止痛、生肌接骨.使用频次≥3的15味外用中药可聚为4类,第1类包括牛膝、紫金皮、刘寄奴、黄柏、川芎,合用能活血化瘀;第2类包括生姜、半夏、地黄,合用能解毒散结;第3类包括龙骨、水松皮、降真香,合用能降气收敛;第4类包括白芷、枫香脂、铅丹、石膏,合用能收敛生肌.结论:《世医得效方》中治伤方剂多采用辛温之药,常从肝、脾、心论治,其中内服方剂以活血化瘀、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而外用方剂以解表清热、活血消肿、收敛生肌为主要治法.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搜集应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应用PRP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试验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应用PRP治疗、对照组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检索时限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2月.经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术后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