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价值、自我所有与道德动机

来源 :哲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著《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中,葛四友教授批评了包括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在内的主流义务论,指出在人性动机和道德直觉的讨论中,义务论不如后果论有说服力.由此,他创新性地从后果论出发,证成一种新的正义观念.本文认为,他在方法论上对“初定的”和“初步的”之不同意涵的区分,有助于我们厘清关于平等价值之论争的本质.但是,他对罗尔斯有关自我所有权和道德动机的批评是有问题的,后者拥有更好的理论资源和空间为自己辩护.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亦指出,葛四友对罗尔斯理论的重构也值得商榷.当我们澄清罗尔斯暗含的基本需要原则作为绝对优先原则,再融合两个正义原则,同样能很好地实现葛四友提出的分配正义目标,即人道与公平.
其他文献
石涛作为清代僧人,其绘画受其禅师兼画家的特殊身份影响,也受到禅宗文化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视角阐释石涛绘画之画法与禅宗之禅法的关系.石涛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在借笔
吴根友教授新著——《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比较哲学兴起的一种理论自觉.全书对比较哲学元理论问题、中西哲学史中具体的比较研究问题以及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贯穿着“体用相须”的逻辑与理念,即强调体用之间的相互构作、相互成就,对体用双方皆予以充分重视.这体现在:一、就其太极论而言,太极为体,二气五行万物为用
很少人真正重视《判断力批判》“目的论判断力辩证论”中康德谈及的“直觉的知性”,因为这与他在先验哲学中做出的著名的二元论区分相冲突.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目的论判断力
分配正义问题是当前国内学界共同关注的核心论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何种分配是正义的”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质言之,这场“分配正义之争”的核心是“分配正义原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