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理想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道德人格是道德修养与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道德修养及人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杰出代表、湖湘文化集大成者的王船山先生,以躬身践履就这一命题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他在批判继承儒家圣贤理想人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与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王船山的理想道德人格对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航空类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除了具有普遍性外,还体现于鲜明的航空特色.“泛娱乐化”是近年网络大众传媒的特点之一,深刻影响着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会导致教育对象忽略深度理论学习、疏离崇高榜样,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出理性认知不足、社会理想淡漠、职业理想摇摆等问题,还对教育者权威形成了一定挑战.因此,教育者要在加强思政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升对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与进程.在网络时代下,网络教育模式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平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指明方向.因此,在大学生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中,应推进大学生实践,从实践中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知晓实践的精神,从而凸显大学生教育的社会性特性与功能,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对此,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从思政网络教育特性层面、价值层面,提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旨在推助大学生网络思政良好的实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思想,特别是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责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中国,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在内容、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必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将责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实践全过程.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旅游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越来越高的需求.体育旅游作为新型产业,其融合了体育元素,尤其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和提高乡村体育旅游水平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为此,我们应当在厘清精准扶贫和乡村体育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对乡村体育旅游的内涵进行明确,并且分析当前乡村体育旅游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产业.
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有利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高校及青年学生的发展.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总体向好,但是也存在着网络空间带来的挑战、市场经济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问题.因此,当前应该做的是从党的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以及工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青年教师所存在的理想信念问题是影响其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制约其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明确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设计和内涵定位上所存在的问题,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通过专业能力与理想塑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质量指明方向,提供支持.而专业能力与理想信念的综合发展,不仅能够破解高职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还能更好地提高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与效率,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时代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全力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要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引和塑造,巩固正确历史观、家国观、文化观教育,发挥显性与隐性教育作用;同时在实践上要继续创新,开展精彩多样的实践活动等.
“掌心党建”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渠道.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也是高校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党员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新时期“掌心党建”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以SWOT方法对“掌心党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从意识上充分认识“掌心党建”的内涵、线上线下平台融合优化学生党员价值引导的工具、课内课外协同发挥组织感染力三个方面加强和实现“掌心党建”的教育价值.
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动态被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尤其是涉及学生、学校的话题极易引起大众和媒体的高度重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给高校宣传工作提供多样化手段的同时,也使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应利用互联网思维,认清网络舆情特征,理清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动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使高校网络舆情掌握在一个可管、可控的范围内,以维护校园的稳定,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我国高校学习进修.来华留学生教育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各国交流理解.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生源来源多元化,学生背景文化、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差异等,来华留学生的群体越来越复杂.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在新时代背景下,改革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非常必要.本文将从来华留学生的规模、生源状况、培养模式、师资配置、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