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与发展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现状,分析了其藏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化资源转变、向网络化存取转变、服务更加人性化的发展趋向,探讨了现阶段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110-03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其数量大、分布广,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种借阅活动赖以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随着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制定藏书策略,在营造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薄弱
  根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服务对象,在藏书建设中,应力求将综合性、普及性、实用性、地方性相结合,尽可能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积累,县级公共图书馆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以社科类图书为主要藏书的藏书体系,但是底子薄、藏书结构单一、文献供给不足、文献保障率低。据不完全统计,载至2003年底,我国县级图书馆数量已达2240家,其中一些图书馆生存状况堪忧。有124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书架和藏书,534个馆购书费为零,516个馆全年未购进一册书。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广东省虽然经济发展迅猛,公共图书馆也有了长足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但是,那些文化生活贫乏、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僻山乡,却恰恰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最滞后的地区,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差距较巨大。
  (二)经费紧缺
  经费紧缺一直是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尽管国家为解决图书馆经费不足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书刊价格居高不下、图书市场的繁荣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拨款与图书馆实际所需经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致使我国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日渐萎缩,不用说“大而全”,就是“小而全”也难以保障。更何况县级公共图书馆少之又少的购书费每年也难以保障。经费紧缺造成图书品种数量锐减,新书采购惟数量轻质量,重藏轻剔,图书老化现象严重,文献入藏渠道单一,入藏文献载体单一。据广东省文化厅统计,省内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大多数年购书经费在5万元以下、年购书量在1000册以下。全省130个地县公共图书馆中,年新购图书册数为零的近20个。因此,经费问题成为制约藏书建设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泡沫图书”对藏书工作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图书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图书的出版、发行、销售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版社增多,出版竞争激烈,出版数量剧增,导致内容相似、交叉重复的图书过杂、过滥,形成书刊市场的混乱。部分图书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编较马虎,错漏百出。在当前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复本急剧减少、拒借率增加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馆藏建设。
  (四) 未形成有价值的特色藏书,工业技术类图书数量不足,少儿图书不能满足小读者的需求
  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由于建馆以来图书采购人员几经变更,藏书建设缺少系统、长远的规划,社科类图书占相当比例,但并未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特色藏书,相当一部分图书内容陈旧,失去保存价值,造成小而杂的状况。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工业技术类图书、实用性图书、少儿图书占全馆藏书比例较少,既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五)图书馆网络建设滞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县级公共图书馆仍没有网络设施或设施落后,没有实现公共馆、乡镇馆、学校馆、企业馆、社区馆联网,各自为政,开放程度不高,资源不能共享,而且贴近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明显滞后,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历史与人事管理体制诸多因素制约,基层图书馆人员构成存在以下问题:女性多,领导家属多,高学历的少,图书馆人员的准入门槛很低,人员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二、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发展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藏书发展观念,制定科学的藏书建设策略
  只有制定科学、动态的藏书建设策略,县级公共图书馆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应社会需求,急读者所急,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地配置文献资源,减少片面性、盲目性。藏书依据是藏书结构建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在设计合理的藏书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六个制约藏书结构的因素:本县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情况;读者类型与需求类型;原有藏书基础与特点;藏书的利用率;县内藏书资源的分布状况;经费设备条件。当前,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在抓紧建设回溯书目数据库,对书目和实际藏书进行仔细核查。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对各学科文献信息收藏的品种、数量、类型、载体等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对文献信息资源入藏以来被利用的程度及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摸清藏书基础,找出优势和薄弱环节,对照地方特色经济和读者需求,确定本馆的藏书建设策略。
  (二)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加大和优化藏书发展的投入
  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是争取领导重视的一种手段。只有领导重视,图书馆发展所需的人、财、物才会有保证。经费短缺是制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公益性公共图书馆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实践证明,只有领导重视、政府投入有保障,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政府作为公益事业的建设者,其投入取向主要看某一公益事业的投资价值,即社会需求的广泛度、强烈度、社会效应。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大胆地积极宣传自己,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前,要抢抓机遇,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增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同时,也要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塑造崭新的服务形象,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尽力争取政府投入。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都出现了文献收藏量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提供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能力,“为读者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大对藏书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只有积极争取购书经费并合理利用,才能保证建设得以逐年改进。优化投入就是指各图书馆要根据用户要求、书刊的利用率以及相关工具书的需求,确定哪些文献是必须订购的、哪些是不需订购的,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三)开展地方文献收藏,突出特色藏书
  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县级公共图书馆已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或多或少地拥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不仅是本地传统教育和乡土教育的好材料,而且还能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长期以来,它是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读者利用率较高的文献,更是体现特色藏书的标志。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抓特色藏书建设中,首先要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全面了解,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社会信息需求和读者群的阅读倾向,确定本馆特色藏书,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如笔者所在的新兴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是使用率颇高的藏书之一,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乡,图书馆为此专门设立了六祖文献专柜,收藏有关六祖禅文化方面的文献,使之成为新兴县图书馆的特色藏书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县不断壮大的特色温泉旅游业、不锈钢餐厨具业、凉果加工业、种植饲养业已经成为本县最有特色的产业。根据这一地方经济特色,县图书馆积极联合各行业协会,广泛收集、征订有关信息、科技资料、图片、光盘等,将各方面的资料进行专门挖掘、整理,形成特色藏书,为当地政府投资开发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
  (四)加强乡镇图书室建设
  乡镇图书室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当地青少年教育的基地、直接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和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但是,由于乡、镇、村财力有限,农村图书室不可能像县以上公共图书馆那样拥有良好的设备、图书、专职人员。在乡镇,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青少年教育的用书应当成为当地图书室重点收藏图书,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藏书体系,真正满足本地区广大农民、青少年的需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新兴县图书馆积极争取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引荐与支持,在六祖镇成立了省立中山图书馆六祖分馆、美国花旗集团少儿图书馆六祖分馆,分馆的成立收到了良好效果。1万多册新书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从2007年2月开馆至2011年4月,进馆阅读者达494122人,阅览册次达760300册,成为当地2所中学、23所小学、4所幼儿园少儿读者的读书乐园,到“图书馆去看书”成了当地小朋友的口头禅。
  (五)多渠道、多载体入藏文献资源
  目前,县级公共图书馆因多种原因,图书采购以直接采购为主,藏书中以传统印刷型文献占主导地位。购书渠道单一,入藏文献载体单一,严重影响图书馆藏书建设。
  第一,扩大采购范围。除新华书店外,也可以面向个体书店购书;走出县城面向大城市的图书商城,与批发商建立友好关系,直接根据书目邮寄图书。
  第二,接受赠书,发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图书资源。例如新兴县图书馆1985年成立至今,经宣传、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书赠书,尤其是港澳台同胞的赠书。至目前为止,接受赠书共9573 册,既丰富了馆藏,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成立民间藏书家协会。利用民间藏书互通有无,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极好的补充。
  第四,印刷型文献和电子型文献并举。县级公共图书馆在配置文献时,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印刷型文献,又要重视电子型文献的采集,做到两者互相结合。以广东省为例,应以现在办得如火如荼的广东流动图书馆为平台和依托,充分利用、借助流动图书的活水工程以及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数十万种电子图书和期刊论文,真正实现欠发达地区与全省文化资源的共享,为当地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以弥补藏书量不足的缺陷。
  第五,给读者提供图书采购目录。采编部门在制订图书购置计划时,将欲采购的图书目录向读者公开、听取读者的不同意见,按读者意见进行修改。如图书馆长期举办的“你读书,我付款”活动,让读者把自己最想读的10本书罗列出来,作为购书的依据。一方面使图书采购控制有了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图书采购的读者满意度和参与感。
  第六,加快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加快网络建设,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跃上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它代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对信息源的选择、甄别,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源发展到网络信息源。为此,图书馆必须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人员培训的长效激励机制,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网络自学、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等方式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改善群体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藏书发展工作的需要。
  三、协作共建,资源共享
  总之,只有立足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实条件,更好地把握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构建学科和专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在县区域内实现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龙头,承上启下,和乡镇馆、学校馆、企业馆、社区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共开发。根据“十一五”期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国的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的建成,为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基层和农村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各地要充分依靠共享工程建设的服务网络和资源,补充本馆藏量的不足,延伸图书馆服务,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功能,积极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使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小茹.广州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6,(2).
  [2]邬巧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 图书馆论坛,2005,(5).
  [3]黄群莲.对县级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思考[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3).
  [4]刘红.县级图书馆藏书建设与发展:兼谈安宁市图书馆藏书建设[J].云南图书馆,2005,(2).
  [5]何霞.浅谈县级图书馆的藏书建设[J].图书情报通讯,2005,(1).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5—2014-05于我科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对症处理,纠治原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试图挑拨国内的少数民族,煽动他们脱离国民政府而成为亲日势力。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部分的穆斯林民族,便成为日本侵略者眼中可资蛊惑、利用的潜在力量。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的渗透与行动经历由表及里的过程,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关键词]日本;大陆浪人;伊斯兰教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近日,哈巴河县“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立足“生态、民俗、冰雪、跨境”等优势旅游资源,着力推动“扩容、延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辅助受体CD21的表达,探讨CD21与GBS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BS组(36例)和正常对照组
目的分析脑脊液S100B蛋白在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S100B的浓度,比较对照组、轻症感染组及重症感染组患儿间
[摘要]瓜州榆林窟现存题记较多,其中部分为汉字书写,部分为西夏文、回鹘文书写。这些题记中大多语言诙谐生动,通俗与典雅并重,是研究古代瓜州文学乃至敦煌文学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榆林窟题记;瓜州文学;敦煌文学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8-0095-04     前不久听一位学术
新疆伊犁河谷每年种植6万亩薰衣革,占我国薰衣草种植面积的97%,是名副其实的薰衣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