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中,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工程中,能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YN830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动化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可靠性强、稳定性强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能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技术能为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1]。
1.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1.1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电气工程的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有很大是的影响,例如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可以说,电气工程几乎包含了所有和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2]。
1.2 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集控制理论、信息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系统工程、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3]。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轻工业、电气等行业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1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对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而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优质、经济供电的重要方法,在电网调度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促进电网系统生产自动化的实现。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采用自动化技术,调度人员能对电网系统的电压、负荷、潮流等进行监控,同时调度人员能对电网系统中主要运行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观测,从而保证电网调度的安全。
(2)实现电网经济调度。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还能在安全监控的基础上实现电网经济调度,从而有效的节省电网运行能源消耗,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
(3)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处理。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者故障后,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故障处理掉,不仅会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对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动化技术能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分析,为事故处理提供有效的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在发电厂的应用
发电厂的运行状况对供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发电厂可以分为火电厂和水电厂两种情况,但无论是火电厂还是水电厂,在自动化系统中都有很多相似点。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几部分,在水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实现公用设备自动化、单机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确保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在火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化处理,还能实现自动保护、自动检测运行状态、综合管理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为电气工程运行提供保障。
2.3 在变电站的应用
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分配电能,改变电压、电流的流向等,变电站自动化是在变电站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自动化装置,代替人工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还能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故障,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随着微机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正逐渐向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变电站已经实现了继电保护微机化,并且正朝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用,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变电站自动测量、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继电保护、事故设备故障处理自动记录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行,将会使得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更进一步。
2.4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的规模比较小,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设备管理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配电管理中,能有效的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有了多年的运用经验,并逐渐向人工智能、光纤通信等方向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是集中監控模式、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模式、集中监控模式和配电管理相结合等几种模式。
3.电气自动化技术热点技术的应用
3.1 管控一体化技术
管控一体化技术是指将自动化技术和各个通讯环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信息的现代自动化技术,它由管理信息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组成统一的信息网络控制系统,这样不进能保证获取信息的完成性,还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从而确保生产的稳定进行。
3.2 状态检修技术
状态检修技术是指利用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的一种技术。状态检修技术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完整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和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检修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3.3 先进管理控制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因此,要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开发出符合我国电气工程发展需要的管理控制软件,从而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良好的发挥出来,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
4.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因此,在电气工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自动化技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竟达.浅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22):125-126.
[2] 刘大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48-150.
[3]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77-178.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YN830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动化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可靠性强、稳定性强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气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能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自动化技术能为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1]。
1.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1.1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电气工程的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有很大是的影响,例如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可以说,电气工程几乎包含了所有和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2]。
1.2 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集控制理论、信息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系统工程、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3]。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轻工业、电气等行业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1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对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而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优质、经济供电的重要方法,在电网调度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促进电网系统生产自动化的实现。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采用自动化技术,调度人员能对电网系统的电压、负荷、潮流等进行监控,同时调度人员能对电网系统中主要运行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观测,从而保证电网调度的安全。
(2)实现电网经济调度。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还能在安全监控的基础上实现电网经济调度,从而有效的节省电网运行能源消耗,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提高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
(3)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处理。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者故障后,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故障处理掉,不仅会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很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对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动化技术能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分析,为事故处理提供有效的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在发电厂的应用
发电厂的运行状况对供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发电厂可以分为火电厂和水电厂两种情况,但无论是火电厂还是水电厂,在自动化系统中都有很多相似点。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动力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几部分,在水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实现公用设备自动化、单机自动化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确保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在火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化处理,还能实现自动保护、自动检测运行状态、综合管理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为电气工程运行提供保障。
2.3 在变电站的应用
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分配电能,改变电压、电流的流向等,变电站自动化是在变电站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自动化装置,代替人工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还能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故障,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随着微机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正逐渐向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变电站已经实现了继电保护微机化,并且正朝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用,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变电站自动测量、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继电保护、事故设备故障处理自动记录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行,将会使得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更进一步。
2.4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的规模比较小,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设备管理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配电管理中,能有效的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有了多年的运用经验,并逐渐向人工智能、光纤通信等方向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是集中監控模式、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模式、集中监控模式和配电管理相结合等几种模式。
3.电气自动化技术热点技术的应用
3.1 管控一体化技术
管控一体化技术是指将自动化技术和各个通讯环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信息的现代自动化技术,它由管理信息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组成统一的信息网络控制系统,这样不进能保证获取信息的完成性,还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从而确保生产的稳定进行。
3.2 状态检修技术
状态检修技术是指利用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的一种技术。状态检修技术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完整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和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检修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3.3 先进管理控制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飞速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因此,要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开发出符合我国电气工程发展需要的管理控制软件,从而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良好的发挥出来,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
4.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因此,在电气工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自动化技术,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竟达.浅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22):125-126.
[2] 刘大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48-150.
[3]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