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课程教与学模式改革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an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以教学实践改革作为基础,仔细介绍了三个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方式:分别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型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主体下主导型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过程、特征和其运用注意的的问题,最终讲述教育技术改革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课程教与学 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是指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运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去设计、开发、安装与实施信息系统及运用软件。其也被称作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做到高级时期的产物的观点充分起到信息技术当作教学方法的作用,忽略了信息技术自身当作教学内容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与作用,忽略了信息技术不但运用于教育行业而且还可以运用于军事、商务、资询、运输等行业,这里面的运用可以当作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是教育技术部具备的。
  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型教学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对以前教学方式的传承与扩展,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其运用信息技术当作教和学的展示用具、沟通工具、个别指导工具以及评价工具[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探究教学内容,寻找更多教学资源、运用PPT制作课件,在课堂中运用其设计教学情境、展示、讲解知识内容,在上完课以后运用信息技术批改想作业、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和教师一起学习知识,如果有问题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私聊教师。最终运用信息技术读教和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这样的技术方式可以完全展现出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有体系的学习知识。有下面几个优点:第一,通过运用多媒体的图片、文字、声音等表现形式,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与活跃,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简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这没有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制约,能够处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第三,简便、容易动手操作,可以迅速、随时展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率。
  应该注意的是,比如太过将教师放在主体位置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分散学生的精力。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可以把抽象知识变的更加直观展现出来,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等。所以,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知识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主体下主导型教学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网络教室中运用,教室需要把制作完的学习资料放在服务器中,教室可以监督学生学习内容并随时给予学生帮助。整体的教和学都要在互联网上开展。
  这样的教学方式全面展现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所设置的任务以后,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体或者合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2]。学生能够自主选取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能够独自向教师提出问题,但不让其余学生受到任何影响。并且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时就是也需要监督学生,展示自身的主导作用。
  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注意,在学习初期应该为学生讲解清楚这节课应该学习的知识,然后解答教师的问题,避免学生存在沉迷网络或者思想游离的情况。此外,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也有很高的要求。
  3 在信息技术的讨论式教学模式过程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时候,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这个沟通工具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及时交流和讨论。这样的教学开发商主要是在网络教室中,其教学过程是教师事先对于要讲解的内容提出一个或者几个交流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信息技术寻找各样相关的学习资源,之后获得自身对此问题的答案,而且教师或者其余学生的见解表达自身的想法[3]。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实际还是非实际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都应该仔细的聆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思维的优点之后给出对应的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讨论内容和目前主题特别偏离,确保学生以后的发言和教学目标相适应。最终,教师也应该对讨论的问题有归纳,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适当的评价。
  应该注意的是,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而就是有些浪费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环境要求有點高,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约束力也有很高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对教和学有很深的影响,变成提升校核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主要工具与重要方式。并且产生了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就是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和学方式。而应该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哪种教学方式不是只有一种,这不是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式应该按照实际教学内容、知识特征、学习风格、教学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胡燕.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6):27+44.
  [2] 胡顺.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观察,2019,8(07):108-110+119.
  [3] 田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6):57-60.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省唐山市 0637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同样,信息技术也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因此,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必然。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呈现是实现当代阅读教育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 教学  1 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使得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获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定义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发作史且随着时间而变化,伴有可逆性气流受限的
2015年《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提出"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工作。各高校也加
文章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验证了高管团队的人物特征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具有法律职业背景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高管团
该文设计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自动控制三维立体投影装置,由机械自动控制的开合式三维成像系统和投影源升降平台组成。成像系统为6片透明材质的等腰梯形薄板构成的六棱锥结构,其开合由单片机控制的机械系统实现;投影源位置调节由机械平台控制操控。该装置的设计和构建整合了光学物理实验、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达到了良好的三维立体成像效果。该设计可作为大学物理综合性实验的素材,该装置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
为提高青稞粉在食品中添加量并且改善制品的色泽及口感等,将不同脱皮率的青稞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样品的基本组分、色泽、糊化特性及降落数值,探讨青稞粉品质的变化;通
摘 要: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发展迅速,学生基数较大。但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给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困难。中职数学学科在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职学校开展教育的重难点,对教学效率化开展起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课堂,对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角度,对开展新常态下中职数学的有效课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