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多少博士?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认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从事科学技术的人员就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其中,博士是科技人员中的领头兵。现在,世界各国的博士培养和授予形成了一种繁荣景象,但是也让人产生了种种困惑。这些困惑表现在多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多少博士,博士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平衡,博士毕业后是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博士的经济、社会和人文价值是否得到体现等等。
  实际上,与日益增多的博士相比,博士培养和授予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全球范围的博士供应正在超过需求,因而博士正在沦落,包括博士本身的质量以及即使质量过关其价值也得不到体现。
  
  博士大跃进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从1998年到2006年,世界上多数国家培养的博士正在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博士的产出就像某些工业产品,如汽车、电脑和电视,年年攀升。
  世界上博士产量年增长率前三名的是两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发达国家。第一名是中国,年增长率为40%。增长率其次的是墨西哥,年增长率为17.1%;增长率占第三的是丹麦,为10%。其后依次为,印度(年增长率8.5%)、朝鲜(年增长率7.1%)、日本(年增长率6.2%)、澳大利亚(年增长率6.2%)、波兰(年增长率6.1%)、英国(年增长率5.2%)、美国(年增长率2.5%)和加拿大(年增长率1%)。
  但是,在博士产量大增的情况下,也有极少数的国家并没有随波逐流。例如,德国是博士产量几乎一直保持零增长的国家。更有甚者,有的国家的博士培养形成了负增长,如匈牙利,年增长率为负2.2%。但总体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士培养形成大跃进的格局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而且,比较几个国家博士上升数量的具体情况也能体现出博士大跃进的势头。
  中国1998年培养的博士约为1万人,但到了2008年就达到49698人,现在更是达到5万以上;英国1998年博士数量约为1.1万人,但到了2008年则上升为16606人;日本1998年的博士人数约为9900人,到了2008年则达到16296人。只有德国的博士培养处于一种稳定状态,1998年为2.5万人,到了2008年则为25604人。
  
  美国的博士增长
  
  美国的博士在2007年就培养了41000人,其中占比重最多的是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这两个领域的博士年增长率仅用7年的时间就与物理、大气、海洋和工程学的博士增长率持平。
  不过,美国的博士培养一直在供需之间徘徊,但现在似乎正陷入供过于求的尴尬境地。2009年,美国仅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领域培养的博士就达到19733人。这一年,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仅次于中国。但是,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并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以致有人认为,需要美国国会拨款创造工作机会来让这些博士就业,否则就不应当培养如此多的博士。
  美国的生命科学博士首先陷入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境遇中,因为生命科学的博士急剧上升,但是,社会并未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机会。例如,美国的药物和生物技术工业在近几年持续大幅地缩减。1973年,美国生物科学的博士在经过6年的苦读拿到学位后,55%的人可以保证获得一个终生聘用的职位,只有2%的人会从事博士后研究或获得一个非终生学术职位。
  然而,到了2006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15%的博士可以获得一个终生职位,而且是要在拿到博士学位后6年;有18%的博士则只能屈身于非终生职位。而且,有更多的博士从事并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
  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在浪费宝贵的资源,纳税人花了大量的钱来培养这些博士,而博士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获取博士学位,但是毕业后却不能人尽其才。他们所从事的并非是与专业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这当然不是谁的错,而是市场并不需要太多的博士。
  当然,市场需求的萎缩现在也抑制了一些学生攻读博士的愿望和行动。例如,尽管美国2010年的统计表明约有3万名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但是在2007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可能需要7年以上时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超过1/3的人可能无法完成学业,也不能获得学位。
  
  波兰的博士扩张
  
  在东欧,波兰的博士扩张是一个典型,其博士数量的迅速增长令人吃惊。1990年~1991年,在波兰的大学和研究所注册攻读博士的学生仅为2695人,但是,到了2008~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2000人,是以前的约12倍。原因在于,波兰旧有的体制解体后,政府希望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这一方针也包括奖励高校和研究机构扩大招收博士。
  不过,波兰的博士扩张也遇到了麻烦。首先是培养博士的资金缺乏,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为更多的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提供资金保障,这导致了很多攻读博士学位的人退学。例如,攻读工程学的博士生超过一半不能完成学业。他们不得不在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下就业,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不过,对于波兰的博士来说也有一个优势。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统计表明,如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波兰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失业率在3%以下,博士的就业前景比其他获得高等学位(学士、硕士)的人更好。但是,能就业是一回事,博士对其工作和报酬是否满意又是另一回事。波兰和其他多数国家一样,博士学位拥有者尽管大部分都会有工作,但他们对其工作的满意度并不比没有博士学位的人高,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
  另一方面,波兰学术界也担心其培养的博士水平达不到国际上相应的水平,因此提出应当对全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博士进行统一的质量评估,以比较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博士的质量是否一致。
  
  埃及的博士困境
  
  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埃及的博士培养呈现了另一种繁荣景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9年,埃及注册的博士生有35000人,但是在1998年该国只有17663名博士生,10年中扩大了约一倍。与波兰的博士扩张一样,埃及在资金上也不足以维持如此多的博士培养。埃及的博士培养主要靠财政拨款,但是,这些资金主要还是用以培养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获得的经费要少于前两者。对于培养博士的资金不足,埃及的大学和研究所已转为向国外和私人募捐,但是,现在募捐获得的资金还是非常有限。
  埃及面临的博士培养难题还在于设备和资料的缺乏,以及合格教师的短缺,同时埃及给予研究人员的报酬太低。这些情况的后果主要是让博士生来承受,例如教学和研究质量不高,同时造成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紧张。由于博士培养的质量不高,埃及的博士也被认为是“二流”的,常常导致在谋求国际研究职位时缺乏竞争力。
  埃及的博士增多也造成了另一种在其他博士扩张的国家所具有的现象,社会上其他机构中雇用的博士学位拥有者比高校和研究所雇用的博士学位拥有者还多。因此,在埃及,博士学位只是一种爬升到社会上层的标志,与实际能力和作用并无多大关系。例如,很多雇用了博士的单位总是抱怨他们雇用的博士缺乏实际工作的技能,例如缺乏应用写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因此,埃及也有人认为,追求博士学位是不值得的,除非你已经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
  
  选择还是放弃博士
  
  能否找到工作和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是人们攻读博士的主要动机,其中,获得博士之后的报酬更是人们看重的动机。英国《自然》杂志统计了在亚洲、欧洲和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者的收入情况。
  如果以薪酬而言,目前在亚洲读博士可能更值得,因为博士与非博士的薪酬相差较大。在获得博士学位后6~10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为4.8万美元,而无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则为2.8万美元。显然,这一差距相当明显,从而成为鼓励人们攻读博士的主要动机之一。
  但是,在欧洲,这种薪酬上的差距已经在拉近。在欧洲,获得博士学位后6~10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为5.8万美元,而无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则为5.5万美元,两者几乎没有差距。所以,在欧洲,报酬并非是攻读博士学位的重要动机。在美国,博士和非博士的差距几乎就是零。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6~10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为6.7万美元,而无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薪则为6.6万美元。所以,单以报酬而言,在美国读不读博士都无所谓。真正决定人们读博士的动机是兴趣和爱好,以及志在从事学术研究。
  当然,另一种情况也在让人们重新评估,甚至抛弃博士,如埃及那样。在埃及,博士只是一种附庸风雅或为脸上贴金的美容。这种情况在中国更甚,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所言,“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这意味着中国每年5万的博士学位大部分都授予了官员,因此获得博士学位不是为了科研和创新,而是为了面子和利益。因此,中国的“博士”大多数名不符实。
  
  【责任编辑】张田勘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向月球和其他行星发射了很多个探测器,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探测器成功地在目的地着陆。1.前苏联的"月球车1号"发射时间:1970年11月10日登陆时间:1970年11月17日前苏联的"月球车1号"是第一个可以在其他星球上行进的无人驾驶漫游车。
6月17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是指降雨量非常少(一般年均降雨量低于250毫米或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地表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区。按照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分布最多的一种荒漠类型)、岩漠(又称石漠、戈壁)、泥漠、盐漠、水漠、冰漠等多种地质类型。以下就是按面积排名的世界九大荒漠。  1.南极荒漠  面积:1380万平方千米  虽然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但是单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党员干警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青年党史学习夜校”正式开课。  “夜校”第一課的主题是从毛泽东诗词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干警们集体观看了纪录片并诵读了毛泽东诗词,五位青年干警从诗词的创作背景、蕴含意义、个人感悟等方面分享阅读体会。  课后,
近日,媒体报道了大批喂过瘦肉精的“健美猪”通过层层关卡,流向公众餐桌,进入到广大消费者的体内。  事件发生所在地的南京市农业部门的检疫人员不对生猪进行瘦肉精检测,理由是根据相关文件,在屠宰场瘦肉精的监管不归农业部门负责,应该由商务部门主要负责。农业部门的驻场检疫人员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与是否含有瘦肉精无关。  然而,南京市商务局有关人员则称,日常的瘦肉精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以后的一
桓仁与集安作为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地,历时465年之久,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分别坐落在平原与附近山上,形成了高句丽的一对“附和式都城”。高句丽国王平时居住在平原城中,危险时则退守到深山中的卫城。国内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真实与完整地体现了
“食盐专营”始于春秋战国    食盐专营制度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齐国上卿管仲。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秦国的盐是“官制民卖”,政府亲自组织食盐生产,再将制成的盐售给各大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二级批发商,批发商再转手……层层加价之后,秦国的盐已失去价格优势。而齐国的模式恰好相反——“民制官卖”,私人按照官方的标准制成盐后,由官方统一收购。这些盐到了齐国政府手里就成了威力
浪漫的“太空婚礼”    婚姻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新人们总想物色一个特别的地方,缔造人生永生难忘的婚礼。现代人已经不再满足在地面的婚礼,开始向海洋和太空“进军”。前不久报道了两位新人穿着潜水衣在海下举行婚礼的消息,最近又报道了美国纽约一对热爱太空的情侣乘坐一架失重飞机,举行人类首次“零重力婚礼”的消息。  31岁的新郎诺赫·弗尔摩尔是纽约市的一名法律秘书,30岁的新娘艾琳·芬妮甘是一位动画设计师,他
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庭的私事,而是社会问题,乃至全球问题。  对于家庭暴力,目前国际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根据《国际妇女百科全书》的解释,家庭暴力是指威胁使用或者使用体力,来强迫或者控制成年亲密伙伴;它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不论性倾向如何或者结婚与否。暴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威胁和控制。  据世界银行的调查,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根据全国妇联2004年的
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有个产油国叫利比亚,这个国家堪称非洲富国。近来,利比亚发生了政治动荡,爆发内战,导致各国撤侨,法英美等国发动空中打击行动,这一切引起了人们对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强烈兴趣。    茫茫沙海人稀油多     论面积,利比亚不算小,国土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比英法德意加在一起还大。但利比亚的人口只有600多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个人,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利比亚除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外,
大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古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贯通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到达内地。他们之中有佛教信仰的人,也把佛教带到中国。佛教传入汉地伊始,就受到统治集团的关注。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两千多年中,不少帝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介绍5位与佛教发展演变关系密切的帝王。    汉明帝    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佛教初入汉地的传说,是“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