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外出务工行为对养猪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陕西省周至县农户生计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农户出于“消费平滑”的保障动机,会把包括生猪在内的大型牲畜视作保障“消费平滑”的“预防性资产”,但是,近年来山区农户增加了外出务工,并能取得稳定的非农收入,养猪预防风险的功能已被弱化。这也是散养户减栏、空栏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探索性分析地方保护对中国农业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保护越严重的地区,农业企业预期的可持续增长率越低,实际增长率越容易低于预期增长率,实际增长率的可持续性也越差。根据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地方保护有碍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本文基于对湖南省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180户农户的调查,应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类地区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经营困难程度、主要农产品类型、资产专用性水平、主要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的专业合作社需求有显著影响,而农业生产经营困难程度、主要农产品类型、户主受教育年限、农户拥有耕种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户的专业合作社需求有显著影响。
本文基于湖北省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估算农村劳动力患大病的经济成本,分析疾病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以期为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研究发现,患大病劳动力的人均经济成本为5579元,其中,时间成本占60%;患大病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贫困家庭的患大病劳动力人均经济成本相对于富裕家庭和中等家庭高出许多。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不仅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能通过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繁荣,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因而,研究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由"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新动向"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9月12~13日在四川省邛崃市召开。来自加拿大农民合作组织联盟、加拿大萨
期刊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20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猪肉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主体进行了深入调查,剖析了猪肉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环节经营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研究发现,影响猪肉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生猪养殖环节,与生猪和猪肉的流通环节关系不大。要稳定猪肉价格,重点应当放在生猪养殖上。1头生猪从养殖到屠宰最后进入销售环节,利润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分配从绝对量上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零售、批发、屠宰、收购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