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上“抗大”——我的1938

来源 :老人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建党85周年,还是抗大建校70周年。作为抗大总校四期学员,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党的教育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今年88岁了,入党已有68个年头,如果说把大海比作祖国和党,那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我出身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早年在上海的里弄里开一个小小的裁缝铺,辛苦地养活8口人,虽然全家人勤奋地工作,但是每到年关,家里还是坐满了讨税要债的,母亲向来人苦苦哀求的面容,现在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家贫,我的求学路特别艰难,为交学费,父亲在冬天当掉唯一可以御寒的绒衫。所幸我成绩特别优异,念到初二,学校免去我的学费、住宿费、膳食费用。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很快从北平波及到上海。我在学校担任学生墙报的“主编”,刊登了不少抗日文章、诗歌,得罪了学校当权者。校方勒令我停止在墙报上发表抗日言论,否则就要交膳食费。其时,我结识了许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他们资助我膳食费。其中有一个姓王的同学,似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常给我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在他那儿,我看到一张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上刊登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这所大学深深地吸引了我。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中一毕业,我就开始找工作。幸好初中班主任张允和的丈夫周有光所在的江苏银行需要见习生,我考取试用,经过勤奋工作转为正式练习生,分配到泰兴支行工作。在泰兴,我结识了不少来自东北的流亡青年,受到他们的影响,积极参加民众运动,在街头演讲,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银行经理知道后,非常生气,让我辞职回上海。那时上海已经沦陷,“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装成难民爬上一列装牲口的闷罐车,找到了武汉新华日报社,要求到抗大学习。
  1938年3月,我终于得到进入抗大学习的机会。4月,我光荣地加入共产党。抗大,这个革命大熔炉锻炼我成长,奠定了我的革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直到今天我仍能记着毛泽东同志对抗大学生的教导:“出去要当一辈子学生,要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当年的入党誓言,也融入我的生命中。1982年离休以后,我仍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从事公益事业,获得“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荣誉。
  吴凡吾,原国家外专局局长、欧美同学会顾问。
其他文献
晚上,手机铃声响起,一则短信,牵动起我的思念。
期刊
迎奥运,笑哈哈,我来说段随口夸,夸一夸咱迂安的新变化,先夸市领导,公正廉明政策好。关心群众的需要,全市城乡换新貌。迁安市可真大,有高楼有大厦,最近新建了人工湖,光是凉亭有好几个,里
好多事淡了 那就淡了吧 就像天上淡淡的云 耳畔轻轻的风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话说一月里,杂志社开完编前会后.已经是午后将近一点钟了,饥肠辘辘的同事们听谢主编说要请大家到报社附近一家名叫“老高家面馆”吃面,精神大振,跟随在她身后,一边继续聊着杂志今年
期刊
打开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未成年性侵犯事件“浮出水面”。在google上用“性侵犯”为关键字一搜索,出来的结果有4,900,000多条。用“幼女”为关键字一搜
《中国京剧史·下卷》专题研讨会,继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之后,又于8月1日至9日在烟台举行。会议认真讨论了“文革”期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有关京剧发展的
对于我和赵宝桐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有过不少颇有传奇色彩的传闻。其实,这是时代的产物。时光飞逝,绚烂归于平淡,神奇化为平凡,赵宝桐前年去世。趁我现在记忆尚健,我想将
当!当!当!清脆悦耳的钟声,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我家有一座自鸣钟,母亲的手腕上有一只金灿灿的手表。母亲常说,人生在世,惜时如金,每天钟声唤我起床,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