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德语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整合的意义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德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防止息功近利的思想。优化学科结构,关键要从诼翟设置、教学手段、师资培养以及办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同时还要树立起“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思想。本文将结合高校德语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整合的意义的探究,以期促进高校德语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校德语教学;情感因素整合;意义
  目前,外语教学在相当长的时期一直停留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外语教学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总是以此为指挥棒,强调教学中的知觉、注意,记忆等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德语作为第二门外语,学习的过程既是一种在原有的外语能力之上重复展开的行动,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扩展新的认知能力,因此,既会受到原有的外语学习经验的影响,又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更为复杂的情感问题,对学习造成多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德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并寻找有效途径来整合这些情感,降低它们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妨碍,对于有效开展德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德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教学改革是一个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既会弃旧扬新,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向题。比如大学德语课程设置的改变,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种类的调整。课程内容与手段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这一环节又经常为人们所忽略。这里所说的课程内容,并不是指单纯的课文内容或课本内容,而是指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到各门课程中的综合性的文化内容。而课程手段则是指以什么方式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进行融合,加以传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同时又是社会文化知识传授以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学习各门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会遣词造句的手段以及各专业领域的词汇。同时也要了解各事件发生的背景文化知识,例如阅读一篇德国文学作品。不仅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更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学习经济德语.只强调专业词汇及用语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了解德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德国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特点。又比如,学阳德汉翻译课程,更是需要了解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才能够做到翻译的准确与贴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词句的转化。这一点,在现今德语教学中倪普遍重视不够,或者是从思想上已有所关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然,社会文化知识是一个极其广博的范畴,想要全面地掌握它并将它融入到外语教学之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国内有关这一方面的指导性的材料还极为稀少,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往往仅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凭借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学生传授一些零散的文化信息,而无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跨文化知识结构。所以,为了进高校德语教学的改革发展,必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情感的整合。
  二、情感因素整合的作用
  中情感因素的整合,有利于使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对德语学习有新的态度和方向,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初德语学习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而是更深层级的扩展。高校德语教学情感因素整合的作用,首先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热情。学生可以通过对字词的把握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还可以通过朗读体验文章的语言、语调及语感的艺术,理解
  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人物塑造等方面理解文章的情感。情感渗透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体味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对德语教材中所透露的形象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体验,需要学生培养和激发起对德语学习的热情,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情感和表达情感。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德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具有更多的正面教育意义,如体验作者的情感,触类旁通地折射至今日的社会生活层面,将所体验到的情感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整合
  学习早期学生情感尚不稳定,具有可塑性,这一阶段教师的介入尤为关键。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找到正确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总的来说,可以从课堂内外两方面入手。
  1.课堂内情感整合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環境,课堂内积极的情感有利于营造健康的心理气氛,便于学习的开展。课堂内的情感整合是塑造学生情感状态的关键一步。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观点,群体是一个具有内在动力的整体,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改变,会直接对个体产生压力,促使个体的行为向着与群体一致的方向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积极营造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针对个别的引导手段。整个心理气氛的营造一方面依赖于教师本人的行为及态度,对于那些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例如允许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对于他们的主动性给予鼓励。不过,这类学生由于课堂表现活跃,得到的正面强化多。往往自我评价较高。对此教师也应适时指出其不足,以避免由于自我评价的膨胀而导致负面效应。对于那些由于初始动机不强或绩效不佳导致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的学生,关键则在于改变其学习态度和增强学习兴趣。这类学生在澡堂上一般较消极,注意力不集中,不愿主动参与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时时唤起其注意力,例如不时地让其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或对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等。同时还应选择一些较为有趣的学习任务,如猜字谜、傲情景剧表演等让其参与,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学习中,安排他们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也会加强其责任感与荣誉感,进而强化学习的正面动机。
  2.课堂外情感整合
  积极情感的建立,课堂外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即对自我驾驭及自我调整能力的体验。例如对德国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影响兴趣缺失的学生·心态良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流鼓励安抚处于焦虑或沮丧状态的学生。教师要积极促成学生帮扶小组的建立,尤其要注意促成不同情感倾向的学生结成伙伴关系。同时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了解学生即时的心态。此外,增强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及转变学习动机,也可以通过课堂外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例如,在课堂外可以广泛地介绍德国文化,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组织学生听德国音乐、看德国电影,参加德语角,与德语外教或留学生交流,或举办德语晚会等,提高学生对德国的了解。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或手段,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课堂内外的努力,竭力促成学生自我掌握及自我调整能力的形成,即“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具有自省自察的能力,并且能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德语学习中的情感状态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呈阶段性的变化,紧密追踪及监控各阶段的情感整合有利于教师及时协助学生稳固积极情感,化解消极情感,直至积极的情感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实施追踪及监控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例如开发不同量表以检测情感的变化状态.如。情感状态自评及他评量表”、。情感状态与绩效相关量表”等,同时教师还应积极采用其它的一些方式辅助判断,例如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课外分阶段性地与学生进行交谈等。只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更为准确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变化,实施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德语教学论文集成[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J·Arnold.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盛泉,三峡大学,英语系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人的需要,人类的行为活动目的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人的需要是人性和人的本质体现,是对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其内部环境和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外部条件稳定的要求。文章根据员工特有的职业活动所形成的需要特征和积极性的特点,讨论了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几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 激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形态; 称谓; 构建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3-0046-02    2005年4月22——2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党校、新疆建设兵团党校和省级及副省级地方党校的60多位专家学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课题.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时代的需求,其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酊对小鼠脊髓反射和外周镇痛疗效的研究。方法:将30只SPF级健康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蠲痹历节清酊组、扶他林软膏组,每组10只。使用甩尾法检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护理中增加沟通技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
摘 要: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孕育下,扬琴艺术通过扬琴前辈们的努力,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流派,各流派拥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法、代表人物和代表曲目。扬琴演奏技法作为区分各流派的标志之一,它的更新与发明创造推动了扬琴艺术各方面的发展。任何一次扬琴创新技法的成功运用,都提高乐曲的表现力,丰富了乐曲的演奏形式,启示了后来扬琴作品的创作。  关键词:扬琴;创新技法;扬琴艺术发展;影响  扬琴传入中国后,在历代民间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