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热:“丁丁就是我”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圆的眼睛,高高细细的鼻头,脑袋顶上翘着一撮决不妥协的卷毛,丁丁的相貌就如他的角色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法国将军戴高乐曾说:“生活的坎坷能和我相比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丁丁。”能把一个政治家吸引到联想自身,丁丁的魅力可见一斑。
  几十年来,《丁丁历险记》一直是欧洲最流行的漫画之一,它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3.5亿册,不仅影响了几乎全世界的少年儿童,也令成人为之痴迷。2011年11月15日,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影片《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与中国观众见面,这个诞生在82年前的漫画形象,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艺术吸引力。
  
  在画纸上探险
  丁丁身上反映出的不畏困难、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寄托的正是作者埃尔热自己的理想。埃尔热原名乔治·雷米,1907年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埃尔热很爱看书,《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等在他心里播下了探险的种子。他也喜欢画画,经常在课本的空白处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断画下来。他还是电影院的常客,早期动画片《恐龙葛蒂》以及卓别林的影片都对他日后的漫画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15岁时,埃尔热的第一部漫画作品发表在学校的童子军报纸上;17岁时,他开始以“埃尔热”为笔名,因为它的发音和他姓名开头字母R.G的法语发音相同。高中毕业后,埃尔热来到《20世纪日报》,为它的漫画版创作作品。第二年,他在《比利时童子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第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主人公是一个爱冒险的侦察员,可以视为丁丁的前身。
  那段时间,《20世纪日报》的主编华莱士准备办一份面向青少年的副刊《小20世纪报》,创刊工作由埃尔热负责。1929年1月10日,“丁丁”诞生在这份副刊上,他是一名少年记者,穿梭于紧张危险的国际事件中,用勇敢、机智和运气完成任务,战胜邪恶。他的身边还跟着一条名叫“白雪”的忠实小狗。
  《丁丁历险记》第一集的背景被安排在苏联,因为它是当时西方世界感觉最神秘的国家。《丁丁在苏联》一直出版到1930年。此后,埃尔热又创作了《丁丁在刚果》、《丁丁在美洲》和《法老的雪茄》等,让丁丁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以及许多虚构的地方,背景涉及俄国革命、日本侵华战争、冷战等。在与危险、强权斗争的间隙,埃尔热不时插入自己特有的闹剧式幽默,让人们读起来欲罢不能。
  
  将真实与虚构结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埃尔热的创作带来重要影响。一是由于纸张短缺,他被迫压缩漫画长度,以更快的节奏来营造悬念或笑料。二是为了避免政治审查,他不再碰时事类题材,而是转向神秘或寻宝的主题,也更加重视对人物的设计。丁丁系列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些角色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如阿道克船长、卡尔库鲁斯教授等。当时的评论就认为,这些人物“几乎都可以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媲美”。
  关于丁丁的原型有多种不同版本,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认为其是丹麦人帕勒·胡尔德。1928年,年仅15岁的胡尔德获得一家报社赞助进行环球旅行。44天中,他相继去了北美各国、日本、德国等地,最终返回哥本哈根。
  法国战地和旅行摄影师罗伯特·塞克斯被认为是丁丁的另一个原型。他的身份和丁丁的记者身份比较吻合。和经常骑着摩托车出现在漫画中的丁丁一样,他也喜欢骑摩托车旅行。不仅如此,塞克斯有一只名叫“米洛斯”的狗,丁丁身边的“白雪”在法语中的发音是“米洛”,很接近塞克斯爱犬的名字。
  此外,埃尔热的弟弟保尔也被认为是丁丁的原型之一。保尔是比利时陆军的一位军官,在比利时有“大丁丁”的绰号。不过,埃尔热本人在被问到丁丁原型这个问题时,总是回答:“丁丁就是我。”的确,这个足智多谋的少年记者,似乎就是埃尔热的替身,代替他在世界各地行动。画家凭借着对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浓厚兴趣,将真实与虚构巧妙结合,亦实亦虚,“对历史和文化进行漫画戏说”,吸引了“从7岁到77岁所有年龄段的读者”。
  
  唯一真实的是个中国人
  《丁丁历险记》中有一个形象的原型没有争议,他也是所有24集中唯一的真实人物——《蓝莲花》中的张充仁。
  1933年,埃尔热创作完《法老的雪茄》后,把视角转向中国。这时有人向他介绍了中国留学生张充仁。这个26岁的年轻人正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攻读高级油画与雕塑专业。他不仅才华横溢,还有强烈的爱国心。当时的欧洲民众对中国存在严重误解,认为中国男人留辫子、女人缠小脚,生了女孩还会扔进河里。张充仁则把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还原给埃尔热。不仅如此,他还教埃尔热中国画的技巧。整整一年,两人每周六都见面。张充仁的帮助对埃尔热的创作发挥了极大作用。在给张充仁的信中他坦承:“是你让我继马可·波罗之后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她的文明、思想和艺术!”
  为了感谢张充仁,埃尔热在《蓝莲花》中加入了中国男孩张充仁这个形象,使其成为丁丁的好朋友。《蓝莲花》从1934年8月至1935年10月在报纸上连载,引起很大轰动。它被认为是埃尔热第一部“大师级作品”,而且成为当时揭露日军侵华罪行、争取国际声援的武器,被公认为是第一本在欧洲用艺术形象揭示中日战争的读物。当日本大使就此向埃尔热抗议时,他拒绝做出任何修改。很多欧洲读者也是通过这部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从艺术角度看,《蓝莲花》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从它开始埃尔热明确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而且在此后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对场景的研究。“我开始对丁丁前往的国家和那里的人们感兴趣,这样做也是出于对读者的负责。”
  名望越高,埃尔热对作品越加要求完美,研究场景也越加用心。上世纪50年代初,他创作的《奔向月球》和《月球探险》这两集,里面的火箭、宇航服有模有样。连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日后都称赞道:“他为丁丁设计的太空服与月球探险中宇航员所穿的非常接近。”
  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下,上世纪50年代中期,埃尔热一度精神崩溃。他老是做噩梦,梦中充满了让他恐怖的白色。一位心理学家建议他暂时放弃创作,但他拒绝了。他挑战自我,把那些白色都画出来,创作了《丁丁在西藏》。这集围绕着丁丁到喜马拉雅山寻找张充仁的主线展开,其中涉及大量白茫茫的雪景。1960年,《丁丁在西藏》出版,成为埃尔热个人最喜爱的一集,“因为它非常私人,感情上很纠结”。令人称奇的是,他的“白色恐怖”也随着这一集的出版而消失了。
  此后,埃尔热一直笔耕不辍,1983年他病逝后,遗作《丁丁和字母艺术》尽管只有草图和笔记,也在1986年原样出版了。有人评论说,埃尔热“将不被重视的连环画发展成了伟大的艺术,和电影并肩媲美”;法国文艺界将他与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齐名并提,称之为“名垂青史的漫画家”。
  24集的《丁丁历险记》中,主人公丁丁一直迎难而上,无所畏惧;作为作者的埃尔热,又何尝不是呢?“丁丁就是我”——这句话,还真没说错!
其他文献
创新教学方式  ——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症结  一些职校闭门教学,没有很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手段单一,所教所授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学以致用——调查显示,五成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需求
南洋传统咖喱鸡广告牌。大堂。  周末来大兴亦庄的金地格林小镇参加同学聚会,被邀请到小区门口的一家东南亚风味的餐厅聚餐,看到店门口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可能是全北京价格最公道的东南亚风格融合菜”。我心想老板还挺有意思的,没有把话说绝,就用了“可能”俩字,价格也没说最低,因为光是低价也不行,还要看性价比,所以用公道来形容确实贴切。  走进餐厅迎面扑来一股摇滚青年气息,餐厅面积不大,但是内饰摆放了许多
摘要:《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反复品读发现这篇散文“形散神聚”,其“神”就蕴藏在题目中的“听”字中。从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中探讨“听”字所蕴神髓。  关键词:《鼎湖山听泉》;听;写作手法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面对这样一篇写景散文,抓住什么,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纲举目张”地促进学生提取信息、领会文意、品味语言、理解“形散神聚
编辑老师: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实习才两个月,就成了异类。  我性格外向、有啥说啥。家长、老师和朋友都很欣赏我这种个性。可在工作后,情况却有了变化。  单位里的同事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他们平时谈的都是子女教育之类的话题,21岁的我基本插不上嘴,也没有兴趣参与。不久,就有人在背后说我傲气。还有,我夏天喜欢穿无袖清凉装,他们也觉得不成体统。这让我感觉很郁闷。  事情并没到此为止。  在单位的一次业
摘要:云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诗人们借以写景的同时还赋予了其众多的意义,无论是从云的性状上、色彩上来说,还是从云的位置、时间上来说,都有着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将云的常见意象、用法等提炼出来教给学生,可有效助力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  关键词:云之意象;用法特点;阅读理解;助力教学  云,形态万千,色彩斑斓,变化不一,不仅预示着天气状况,也常成为诗人寄情抒怀的载体,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因其浮
前门六必居老照片。六必居博物馆里修复的明代古井。  清朝时,随着街市的日渐繁华,大栅栏区域的街巷胡同与居民点逐渐增加,很多无名区域产生了新地名。例如,由于两侧商铺的逐渐蚕食,前门大街(明朝称正阳门大街)左右两边形成了两条窄长的巷子,由此实现了前门大街的“一分为三”。这三条胡同,北起前门楼子,南达天桥。乾隆十五年(1750年)地图显示,西侧这条胡同北为粮食夹道,以猪市口(今珠市口)为界,南为穷汉市。
“豆汁油条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在老北京人心里,这就是原汁原味的北京生活了。晴朗的午后,蔚蓝的天空,一群鸽子自由盘旋,清脆美妙的鸽哨声依然响起。骑着单车,悠然地在胡同中穿行,如此地放松,恰逢路过东四胡同博物馆,开着门,停下车,走进大门,一眼便望见大门内两侧的二八自行车,一辆是凤凰,一辆是永久,这些元素都承载着北京人的记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门前停下脚步,见已有人开启拍照模式,在门前合
树影压在秋天的报纸上/中间隔着一片梦幻的海洋/我凝视着一池湖水的天空……  这么优美的诗句不是出自哪个诗人之手,而是来自人工智能——微软“小冰”。2017年5月,“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部诗集是“小冰”在学习了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训练超过10000次后创作完成的。  除了微软“小冰”,其他公司也开发了众多人工智能产品用于创作各类文学和艺术“作品”。例如,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
火龙果又名神龙果, 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热带植物, 原产于南美洲。为了实现南果北栽, 河北省廊坊市自2002 年引种该果, 经过试验, 克服了前期高温、干旱, 后期阴雨不晴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 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批鲜果。为了进一步推广种植, 现将其产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应用价值  火龙果的果实椭圆形, 外披红色鳞片, 形状像狮子头, 果瓤有红白两种颜色, 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
北京地铁10号线作为全市为数不多的环线之一,古今文化和商业亮点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整条10号线几乎与地面上的三环线相平行。这条地铁线上不仅有最具权威的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还有著名的三里屯商业区、公主坟商圈、金源新燕莎mall,更有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元大都瑰丽的艺术宝库……这条繁忙的地铁线每天都在给曾经的六朝古都北京城输送着新鲜的“血液”。  10号线长春桥站  金源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