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党内和谐的必备条件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实现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的示范带动全社会的和谐。要实现党内和谐,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首先,党内在思想上必须统一;其次,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具有凝聚力;第三,党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第四,党内必须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关键词:和谐社会;党内和谐;思想统一;组织有力;发扬民主;惩治腐败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203-03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也是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要实现社会的和谐,首先党内必须和谐。因此,党内和谐与否,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对保持国家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党内和谐需要具备哪些必备条件呢?
  
  一、党内在思想上必须统一
  
  思想和谐的前提是党的思想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民主性、开放性,能够指导全党带领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就是在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以及在实践中、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不断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求得共识。有了思想和谐,就会有党的行动的和谐,党组织就必然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要求我党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认为这些非无产阶级意识一定会反映出来,这就决定了“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1]。毛泽东曾经讲过,有了“主义”,人们才有所指望,有所趋向。“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一篇光辉文献,他在这个决议中明确规定,党的领导机关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铲除各种错误思想的根苗,把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构建党内和谐,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建设才能够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应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可动摇地占据着我们党内的主导地位和领导地位,这是主旋律,但在主旋律上,夹杂着噪音,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还一定程度存在于我们党内。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在党内形成和谐统一的思想氛围,就必须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使他们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大堤。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这并不是要通过强制地、单纯划一的只能容纳一个声音、一种观点的“万马齐喑”来实现,而是要通过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来加以促进。二是正确处理好党性和个性的关系。党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对党员来说,党性是个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的充分发展又有利于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工作,从而更具体地坚持党性原则,二者为增强党的和谐所必需。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要形成党内思想上的和谐统一,不仅需要各级党组织通过政治动员,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同时还需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人民群众真正尝到和谐社会带来的实惠,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上来。
  
  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具有凝聚力
  
  组织和谐具体表现为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它是党的和谐的重要保证,没有党内组织上的和谐,就不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不可能形成党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良好氛围。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早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讲到党的纪律的“四个服从”时说:“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2]建国初期,他在总结高饶事件教训后,建议七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这一点,不但被我们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也被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党的团结和统一,始终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我们这样的执政党来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既是全党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江泽民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命力,革命时期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3]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就要维护中央权威,这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了的。一个没有中央权威的党,必然导致党内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泛滥。这样的党,是不能有真正的团结统一的。当然,我们党所要求的维护中央权威,并不是不要民主,只要集中,更不是要搞封建的专制主义,而是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维护中央权威。
  现在,一些无视中央权威的现象,在有些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那里时有发生。如改革开放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一直存在着,这既削弱了中央权威,又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团结统一,对党的事业损害极大。因此,维护中央权威,也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首先,要不断促进各级党组织的和谐。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50多万个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如果能够团结和谐,起到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号召力、凝聚力,党群关系顺畅,全社会就能和谐。要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要求,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级党组织应该充分尊重和听取下级的意见,关心、帮助和指导下级工作。要正确划分各级组织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其次,要不断促进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充分保证和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提供场所和途径。要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前提下,应与工青妇等各种群众组织加强沟通和协调,并赋予它们相对的自主性、独立性,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之成为群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进行社会整合的特定主体。此外,还应鼓励社会上的各种民间群众团体、组织在特定范围内的合法发展。第三,要不断促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关系。党组织既要强调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严格要求每一个党员履行义务,又要不断疏通党内民主渠道,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鼓励党员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指导下思考问题,独立负责工作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党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的活力的源泉,更是党内和谐最重要的基础。实践证明,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中全体党员的智慧,凝聚全党的意志和力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党组织内部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全党或组织内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实行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党内民主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述。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为了在全党和全国发现许多新的干部和领袖,“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1]首次明确使用了“党内民主”这一概念。“党内民主”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党发展党内民主,为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党内民主是一个党员对待党内其他同志应当具有的态度,即平等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党员对待党内其他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4]。平等是民主的基础,采取平等待人的态度对于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他提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而积极性的发挥,则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他特别强调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做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党内民主的内涵,从党的事业的全局高度论述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正确处理党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系列正确主张。
  毛泽东指出,发扬党内民主,让人说话,要明确两个界限。“一个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另一个是,不准组织秘密集团。”[5]只要不是违反纪律的,只要不是搞秘密集团活动的,都应当允许他讲话,讲错了也不要处罚。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意见。毛泽东认为,容许少数人保留意见有两方面好处:一是错误的意见只是暂时保留,经过时间推移和实践检验,最终会得到改正,这样照样达到了纠正错误的目的;二是少数人的意见在许多时候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形下,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实际上就是坚持真理。发展党内民主,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明确指出:“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6]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根本的组织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为完善这一制度,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常任代表制度的设想。近年来,我们党在市县进行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正是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常任制的恢复和具体实践。第二,建立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了个人决定重要问题的危害性,提出健全党委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毛泽东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7]毛泽东的党内民主思想,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四、党内必须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战胜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毛泽东历来主张对腐败分子一定要严惩,决不姑息。为此,他在全党发动了以延安整风运动为代表的多次整党整风运动,坚决把腐败分子从党内清理出去,纯洁党的队伍。而且,他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打“大老虎”,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建国后不久,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还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毛泽东指出,“反贪污、反浪费一事,实是全党一件大事”,“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做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8]毛泽东认真严肃地处理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同意法院对他们作出死刑判决。毛泽东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大会之前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够挽救20个、200个,2 000个,20 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9]通过运动,狠狠打击了不法资本家和蜕化变质分子,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纯洁了党的队伍,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今天,我们党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要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克服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违反党纪国法的,不论涉及哪一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肃查处。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8-52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5.
  [4]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7.
  [6]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0-1264.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0-191.
  [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52.
  
  Realizes the Inner-party Harmonious Essential Condition Analysis
  ——studies the Mao Zedong harmonious thought the experience
  KONG P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Zhenjiang Dan Person District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Zhenjiang 212003,China)
  Abstract: Build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First needs to realize the inner-party harmony, Leads the entire social by the inner-party harmonious demonstration the harmony. Must realize the inner-party harmony, needs to meet the correspond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quirement. First, inner-party must unify in the thought; Next, party's all levels of organizations must have the cohesive force; Third, inner-party must carry forward the democracy fully; Fourth, inner-party must punish the corruption severely.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inner-party harmony; the thought is unified; the organization is powerful; carries forward thedemocracy; punishment corruption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中,大股东通过所控制的董事会掌握提议权,处于强势地位,并能借此股东大会合法享受超公平的权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快相应制度建设,强化大股东的社会责任,强化董事会对全体股东的信托责任,切实维护好证券市场的公平。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提议权;股权分置改革;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商品房多以期房销售为主,这种销售方式不利于商品房的流通,也难以满足购房者的意愿。针对房地产的特性和期房销售方式的不足,设计非实物期权的房地产期权,以房地产期权销售代替期房销售,并以上海市为例制定房地产期权的执行价和价格。  关键词:房地产;期房销售;期权销售;执行价;期权价格  中图分类号:F713.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135
期刊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一种代表环保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CDM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需要加强对CDM政策体制、方法学、运行机制、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在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CDM);可持续发展;可行性;对策与前景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增长极的发展能够带来扩散效应。扩散效应的发生主要通过区域内产业关联的带动和经济环境改善的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在短期内产生的扩散效应并不明显,长期内将会带来较强的扩散效应。大力发展外围地区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加快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开拓渠道促进人才流动,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可以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产生的扩散效应。  关键词:扩散效应;增长极;哈大齐工业走廊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
期刊
摘要:研究显示,内部运行机制不同的生产合同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模式A中肉鸡养殖户的个体特征和生产特征与模式B存在较大差异;(2)模式B中肉鸡养殖户的物质和人力专用性投资比模式A高,且养殖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农户和公司之间联结更为紧密;(3)模式A提供的生产合同养殖户的平均净利润和最高净利润均低于模式B,且模式B中农户对生产合同的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江苏省;肉鸡行业;生产合同
期刊
摘要: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油菜产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进行战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油菜产业从总体上来看有一定的优势,但劣势更为明显,特别是油菜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较差。加入WTO以来面对国外高质量、低价格油菜产品的冲击,中国油菜产业会面临更多的威胁。因此中国油菜产业是劣势与威胁并存,应采取防御型发展战略,立足国内,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关键词:油菜产业;SWOT分
期刊
摘要: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尚不充分的状况下,政府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更迫切的是要把重点工作放在政府的就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上。通过走访广西A县就业服务机构,对就业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找出阻碍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体制、政策和工作实施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所谓渐近理性,是指人类在解决目标问题时既非一无所知也非具有完备理性,而是处于由非理性或无知向完备理性逼近但又无法达致的过程之中,是一种理性不断增进的过程。渐近理性是由无知向理性逼近的一种“动态理性”,是人类目标行动中存在渐近理性机制的结果。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策略性参与人,其目标行动也只有通过渐近理性机制的运作才有利于博弈均衡的出现。由此我们以渐近理性代替比较制度分析理论在认识论上的“折衷
期刊
摘要:经济研究所提供经济学理论和前沿性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推进经济学的国际交流和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在本世纪知识资本时代起到重要的作用。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四个角度分析浙江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展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研究所;SWOT分析;竞争战略;浙江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要: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特殊的人群。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点打上了时代特征的烙印,呈现出明显的知行不协调现象。面对这群特征鲜明的特殊教育对象,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就需要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创新思想德育实践方式,尊重培养个性的同时,给予规范性影响;引导确立目标的同时,给予信息性影响;激发战胜挫折的同时,给予实践性教育,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