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44例)接受比索洛尔辅助治疗,B组(45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81.82%)低于B组(95.5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
其他文献
妊娠相关急性心肌梗死(Pregnancy Associated Myocardialinfarction,PAMI)的发生率约为3~10/10万妊娠[1-3],虽然少见,但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母亲病死率高达5%~21%[3-6],胎儿高达5%~9
期刊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而随着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率和心脏重构的增加,缺血性心肌病已逐渐成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心脏重构是心脏在病理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包括心肌重构、血管重构、能量代谢重构和电重构。而其中电重构又是心律失常的基础,因此本文将分别从细胞层面和细胞外基质层面来阐述电重构。
教学管理改革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存在控制主义、效率主义及人本主义内容不明等问题。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引领的价值取向。教学引领的内容包括学术引领、管理引领和文化引领。应通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发生及药物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全部病例选自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在出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