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成长课程的涅槃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枝江一中确立“唤醒教育”办学思想,聚焦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升华德育战略构想,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化,将德育活动打造成生命成长课程,呈现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格局。
  聚焦爱国感恩,唤醒理想信念
  要成才,必先成人。有国才有家,有献身祖国的志向,才能走得更远。当下社会急剧变革,网络发展迅猛,高中生思维复杂却意识懵懂,“自我意识”强烈,部分学生甚至存在自私、偏执、易走极端的性格倾向,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一定范围内淡化。枝江一中通过切实有效的德育课程,唤醒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走向具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的阳光之境。
  在枝江一中,每周升旗仪式成为学校特色课程,唱国歌、向国旗宣誓等成为规定内容,“国旗下讲话”不再是布置工作或随便凑合演讲稿,而是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强烈的震撼力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班会课成为课程,分专题以演讲、座谈、辩论、采访、观看视频、角色表演等形式呈现,唤醒学生心底执着向上的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成为课程,不再是台上讲台下听,而是采用了“爱国歌曲大合唱”、中华古诗文诵读大赛、知名校友愛国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激活学生的爱国热忱。
  青年业余党校、学代会、团代会、学生法庭等课程,模拟国家机关公务行为,启迪学生获得“民主、法治、平等、博爱”的感悟,使其思想进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的境界。家校合作活动课程是学校独具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唤起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立体、多维、富于影响力。
  “三大走进”课程,让学生走进新农村、走进新企业、走进新社区亲身体验,参观访问、学习技术、打扫清洁、照顾孤寡老人、帮扶聋哑少儿,唤醒学生潜在的家乡情结,提升献身事业的思想素质。工厂企业、司法机关、部队营房、博物馆、福利院、乡村、特殊学校等都留下了学校师生的身影。
  聚焦成才励志,唤醒智慧潜能
  学生进入高中学校,都希望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当学业成绩不稳定时感到压力大,对前途忧心忡忡,有时候还会感到空虚、茫然、无聊与无奈,情绪波动较大,影响学习效果。学校聚焦成才励志,唤醒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除了学科课程的引领,枝江一中还开设了学校墙壁文化课程“让墙壁说话”。开设校园文化节之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课程,科技节开启科学精神“最强大脑”;英语舞台剧设计、表演,开启国际眼光,疏通语言交流障碍;中华古典诗词大赛、汉字大赛,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
  唤醒学生的励志潜能。设计新生军训课程,唤醒学生的坚持;校长提名奖课程表彰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激活校园正能量。高考出征、励志演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课程,安排有专家演讲、导师演讲、学生演讲、集体宣誓、励志签名等环节,激发向上斗志,提振通关精神。成人仪式课程设计了“给二十年以后的我写信”装进学校智囊袋,唤醒学生“沉睡的心”驶向未来。
  “星耀丹阳”课程以德育终端评价为主要内容,贯穿学校德育工作始终,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自觉唤醒内心的潜能,找寻生命成长的坐标和价值取向,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每学年,定位于阶梯发展“星级评价”,制定规程,以每个学生“建级—累级—升级—定级”的流程展开。建立学生成长手册和成长记录袋,聘请德育导师,按照层次设立各类班级之星、年级之星、校园之星、丹阳之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成长,并真实记录成长经历,做好“日清、周思、月结、季评”,每学年由年级、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推选“丹阳之星”;入围学生自主设计海报,撰写脚本、制作微视频并发布;学校根据预设标准组织评选;最后举行以“青春、荣耀、励志、成长”为主题的“星耀丹阳”颁奖盛典,入围者展播其事迹短片,主题励志演讲,依次揭晓“才艺之星、管理之星、学习之星、奉献之星、责任之星、自强之星”等“丹阳之星”,宣读颁奖词并颁发奖杯和鲜花。
  激情行军五十里、“小红帽”志愿者行动等活动课程,激活了学生的意志力、公益心。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课程,设计家长进课堂环节,家长访谈、家长寄语、学生感言、家长监考,观摩“集体备班”,家长和学科教师、学生的恳谈会等环节,促进学生唤醒自我,超越自我。
  聚焦身心健康,唤醒生命意识
  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其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幸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习惯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等,都会制定很多制度、预案,并召开大会讲,聘请专家讲,年级专门讲,班主任天天讲,可还是会出现意外。枝江一中将相关活动升格为系列德育课程,一环套一环,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唤醒自己的良知和警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之心理阳光,体格健壮,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课程,有听讲座、看视频、查网络、心理访谈、禁毒知识竞赛、写悄悄话、写感悟等具体内容和环节,唤醒学生沉睡的意识,悟到生命的可贵以及身心健康的重要。
  丹阳俱乐部课程,通过千人“小苹果”舞操、“跑到北京去”冬季跑操、抖空竹、趣味体育等形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能。
  防空防震防爆演练课程,通过突袭警报、自觉有序限时撤离并总结交流、评价,以及大型消防演练,学生在消防官兵指导下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家校合作课程,设计亲子谈心室、亲情电话连线、学校亲子午餐、交通安全警示等环节,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警觉,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聚焦个性绽放,唤醒审美情趣
  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多种人才。学校设置德育活动课程,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做有志气、有涵养、有品位的人。
  校园文化节之校园好声音,校庆节、毕业典礼、高考出征之文艺晚会,公共节庆日、纪念日之艺术作品展出,小帆文学社、沱江漫画社、楚才新闻社、学生记者团等活动课程,通过文艺节目表演、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经典作品朗诵、校园电视台展播、PPT视频摄影与制作、种下一棵校树、留下一个美篇等环节和内容,让学生在自制作品的体验中唤醒对美的追求及价值取向。
  坚持让德育回归生活,采取感性、实践课程化的方式,唤醒那些埋藏于学生内心的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使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自我升华,融入新时代德育革命的大潮,并在现实生活中生长,从而唤醒自己的人生理想,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作者单位:枝江一中)
  责任编辑/王娜娜
其他文献
杨兴地处安陆市赵棚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里是李先念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当年新四军五师的摇篮。而今,这里的精神也依然在延续。  为当好这片土地的“播种人”,他正脚踏实地,努力成为人民教育的践行者;为当好教改前线的“领头雁”,他甘当学校教职工的服务者。他就是赵棚镇杨兴小学校长杨泽斌。  创办幼儿园,为老百姓办实事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杨
幸福是人类的追求,也是教育的需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望教育的产生、发展和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以成就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受教育者的幸福,培养受教育者的幸福能力,最终成就幸福人生和幸福社会。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
近年来,一提到教师队伍改革,就会谈到“打破铁饭碗”,引入淘汰机制。但这并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所在。从国外建设教师队伍的经验看,他们是通过建立“终身教职制度”,来激励教师乐于从教、长期从教的。其具体管理、评价办法是,在新教师入职之后,严格加强考核、管理,对达不到合格要求的教师实行淘汰、转岗;而经过五到六年的严格考核之后,就把短期考核、管理,转变为长期考核、管理,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学校(学区
教育传承文化,文化润泽生命。幼儿园园所文化是幼儿园发展的根。作为武汉市一所具有五十余年悠久历史的示范性幼儿园,我们始终以人文关怀为核心营造“家”的温馨和乐,凝聚人心携手前行。  秉承“用心做教育 用爱育成长”的办园理念和“求真崇爱 乐育尚和”的主体精神,我们确立了以“群体和谐、家园和乐、博爱育儿”为核心的“家”文化,并努力将文化与课程有效融合,让课程彰显园本文化的价值,让文化成为课程持续延伸的生长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德”之根基,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十堰市茅箭区火车站小学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形式,全面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立了以孝道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教育品牌,以孝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构建德育工作体系,不仅使德育工作形式鲜活多样,更让越来越多美德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心间,奏响
近日,秭归县职教中心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做到“八个一”。即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老师;做一名品德高尚的老师;做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做一名思想上进的老师;做一名有团队精神的老师;做一名无名有品、无位有尊的老师;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做一名有理想追求的老师。  秭归县职教中心2014年被正式认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并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技能大赛蝉联全省第一,取得了良好
体育首先是教育,要抓好体育,首先要认识体育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解放自己、完善自己、认知自己,更要让身体活动进入到精神活动领域,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基于这样的理念,把体育工作放到学校教育的基础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在体育教育综合改革中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体育教育。  实现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的
本刊讯(通讯员 刘青松 章家斌 饶政顺 刘新繁)近年来,广水市大力推进小规模学校建设,广水市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有10个,大都分布在农村偏远地区。不仅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远、上学不安全的问题,更为新农村建设、斩断山里贫穷贡献了力量。  广水市大力推进小规模学校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一是公用经费兜底。市教育局要求各镇对区域内学校的公用经费进行调剂,确保每个小规模学校每年至少
为加强松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该市教育体育局通过广泛征集、充分讨论、专家会审,制定了首条《学校教师誓词(试行)》,同时建立教师宣誓制度,以此创新师德教育,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松滋市学校教师誓词(试行)》全文73字,即“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忠诚履行教师职责。坚守教育理想,科教兴国;遵守职业规
5月24日,湖北省教学点网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咸宁市召开。省政府督导室副主任督学谢新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基教处、科技处、省教科院、省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19个试点县市区及所在市州的教育局分管局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农村教学点网校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