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流古韵梅韵书香奏新曲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坐落于江南文明的摇篮——泰伯故里。1996年,梅蕾文学社诞生了。20多年来,文学社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远足采风、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了社员们的生活体验,激發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社刊《梅里风》成为社员们锻炼、展示的舞台。一批批社员还走出校园,在省、市级作文比赛中崭露头角。
  校长寄语
  书香透梅蕊,竹韵偕春风。愿梅蕾文学社的社员们徜徉在书香四溢的校园,让生命因阅读和写作而芬芳。
  ——徐少伟
  教师寄语
  发掘生活中的小细节,发现普通人的不平凡,用文字表达真善美。
  ——孙海琴
其他文献
对于那个地方,那段逝去的岁月,我一直不敢动笔,其实,是不知怎么动笔。站在拒马河岸边,静下来,仔细谛听,刻意打量:这么一处山环水绕的好景致,这么个祥和安静的好地方,天蓝的,把白云都衬得银亮了,而我却听到了纷乱的声响,欢涌的涛声里分明有着将士们踊跃喧嚣的生命,连随遇而安的河卵石似乎都比赛着奔腾的力量。我疑惑了,难道,这里曾是古代的战场吗?我又一次审视眼前的景致,虽然,河水东去,恬静安详,阳光下,两岸的
1946年3月,大地回暖。一队革命青年背起简单的行囊从延安出发了。他们是带着中国共产党的“扎根群众、发动群众”的使命,向着东北行军。“东北很大,落脚何处得走着瞧。”除了途中坐了三段短途火车和在内蒙古大草原搭了一段长途汽车外,他们一路靠布鞋跋涉了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历时五个月,秋风落叶时到达了哈尔滨。  李清泉老师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进入国际化的大城市,他们穿得比这个城市的贫民还破旧,因囊中羞涩
我是陕西渭南读者江自流,读了贵刊2016年第12期党益民的短篇小说《硬弦》,觉得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生动又富于传奇色彩。记得作者党益民早年是以获“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为读者所熟知的,他后来发表在《北京文学》的报告文学《守望天山》也感人至深,还拍成了电影,影响广泛。不过从他个人简介中,我发现他还出版了《藏光》《戴子弹项链的女孩》《喧嚣荒塬》《一路格桑花》等长篇小说,而且数量比报
杨少衡先生一如既往地在他熟稔且具有标签意义的官场题材里施展小说艺术的“拳脚”,他的最新中篇小说《暗自颤抖》也是这一路子。只不过,官场题材与杨少衡小说之间形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镜像关系:一方面,官场成为布景和舞台,官员成为一种身份和面具,身份和面具背后的人——人的境况、人的本性——才是小说家书写和思考的全部兴趣。另一方面,官场及官员这一特别场域,所形成的冲突和矛盾,成为小说叙事的独特动力——它的内在逻
小小的一块橡皮上竟能雕刻出各式精美的图案!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中学橡皮章社团的同学们,就拥有此项技艺。此时橡皮是一种载体,一经他们精雕细琢,便化身为别致的艺术品,承载了同学们对所雕刻事物的喜爱。动漫人物、自然景物、参天建筑……都可以成为橡皮章的雕刻对象。同学们将刻录在橡皮章上的图案,印在课本、书信之上,或分享给同学玩伴,或邮寄给远方朋友。  手刻橡皮印章,是使用小型雕刻刀具在专用于刻章的橡皮砖(与
一  告诉每一根琴弦,  什么样的雨叫血雨;  告诉每一个笛孔,  什么样的风叫腥风。  受30多万颗头颅的委托,  石头城又一次敲响警钟!  一半,留给眼前的画,  一半,送给明天的梦……二  请鸽哨,请鸽哨暂停一下歌唱,  请画眉,请画眉暂停一下梳妆。  快快打开所有的窗户,  聆听警报庄重的宣讲。三  我的同胞啊!  和平,并不是湖畔的雾挂。  翻開惨不忍睹的一页,  为的是不让历史风化。 
《苏老板》是一篇书写女伶命运的小说,同它所沿袭的如《秋海棠》《啼笑因缘》《霸王别姬》之类小说的谱系和设定,将女伶的身世、经历、悲欢与时代的离乱相映照,用以获得更深的人生悲剧感,并作为时代的一个侧面。   这篇小说其实包含了三个故事:苏谢月的后半生、苏芸华的一生、苏老板与周家小少爷的情感故事。苏谢月是老班主,他引出小说主角苏芸华的出身及成长。周家小少爷则在一场“革命与爱情”式的暧昧关系中,成为苏芸
新人自白  2014年春天,草木葳蕤的院子里,若楠看了我的散文集之后说了两句话,一句是你要有野心,还有一句是你适合写小说。  写小说的张尘舞和写诗的西叶,分别对我说,你可以写小说。  还有挺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告诉我,应该去写小说。  我一直没有去写,不是懒散,是因为不会写而不敢去写。  夏天,雨后的黄昏,我和马金莲在满院子呼之欲出的植物气息里散步。熟悉的小路,我俩走得既兴奋难抑,又小心翼翼。兴奋是因
一  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西戈壁农场连队通知事情主要靠敲钟。连队的钟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大铁钟,而是一个豁了角的坎土曼。  西戈壁农场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用“简陋”两字形容连队的情况都显得奢侈,用“生存”二字或许合适。大伙儿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开荒进行,吃的是连队大食堂统一的饭菜,住的是地窝子——在高岗上挖个一人多深的土洞,连个门都没有。职工的工资是年底按工分一次性发放。平时需要个零花钱
从夏到琴声布满秋  你的故事  经过我的版图  是否仍有温暖与光泽  和不同的山川河流留念拍照  一束光  并没有迟疑,穿过隧道  将昨夜收录怀念  黑暗,是一种宿命  我们只能眺望日出和黄昏  即将拐弯  人来人往的街道  有虚设的楼房,店铺  和在黄昏拥抱不够的恋人们  你在临街的咖啡馆  讲时间的上游  春天或塌陷的阳光  陌生了  这河流刚刚结冰  你就失去表達的欲望  炊烟缭绕,缥缈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