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开展了六十多年也探索了六十多年,先后使用了美术工艺、实用美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美术设计、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等专业或方向的名目。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相继设立工艺美术系,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专业,同时也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一些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艺术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中职院校陆续增设工艺美术的相关专业,尤其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一些院校争先上马这一热门专业,使工艺美术院校、系这个本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专业师资相对集中的格局被打破,在不充分考虑专业环境和专业传承等综合条件的背景下,盲目开设工艺美术或艺木设计专业,使之出现目前看似兴旺但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的局面。导致近几年来在工艺美术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为:一、生源相对紧张,不少院校在生源竞争中把入学门槛一降再降(大部分中职院校甚至取消艺术加试),导致学生专业基础和道德素养普遍偏低。二、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新科技、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单一化甚至是封闭式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发展的瓶颈。据此,我就我校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如果说提高入学门槛不能满足学校生源,会导致学校在竞争中处于被动。那么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从抓学生文明的举止习惯入手。上好“德育”课程的同时,要知道活动课与班会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举办历届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让毕业生现身说法,激励学生们的进取精神;组织以“礼仪”为主题的个人形象比赛;聘请企业专家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讲座;组织开展本专业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们严谨工作作风;在学校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感恩”、 “放飞梦想”等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将培养文明习惯与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取得信任、树立形象联系起来。将正确的价值观、艺术观与就业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怕挫折和打击,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求职技巧(包括较强的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公关能力,流利的普通话,端正的字迹、大方的服饰妆容等)。正确认识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定位。 做好个人意趣服从市场需求的心理准备,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树立创业精神,敢于并善于靠自身力量开拓事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条件创办和经营企业,通过坚韧的努力,在竞争中获取胜利。针对学生绘画基础普遍偏低的现状,既不能寄希望于电脑而忽视绘画基础课,也不能采用有些人提出的“不能画写实的就直接画抽象的”办法,并冠以“因材施教”的美名。这些都是消极的回避。只有对症下药,并根据各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性地对基础课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充分利用自修课时间增加造型练习,多组织外出参观写生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审美素质。还要提高毕业要求,让学生知道在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交学费不等于毕业证,这样学校才能解决好生源和经济效益与严格要求培养人才的矛盾。
其次,随着社会向前发展,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出现,以及科技的发展导致设计人员、设计工具的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应随之改变,课程内容也应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就拿我校2010级工艺美术(广告制作与装潢)教学计划调整为例。本次修订教学计划,突出了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贯穿以能力为本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厚基础、精专业、重应用为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修订要体现科学性,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符合中等专业学校和相关合作单位要求。教学计划的修订应遵循基础知识教学相对稳定、专业课程教学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适当调整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紧紧围绕无锡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调查,反复论证,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无锡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计划制订体系,形成教学计划的自我修订和完善系统,确保专业增减目标和专业培养方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把教学计划制订和修改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专业基础课的制订
为了更好的和专业课程衔接,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对本专业2010级中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进行调整,《透视》课程更名为《透视学》学时数不变,删减了《书法》、《工艺美术史》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进入任意选修课程利用学校业余培训进行掌握),新增了《图形创意》、《平面设计史》两门课程,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计划学时数
《图形创意》40
《平面设计史》36
专业实践课程的制订
本学期,系里更新了专业实训设备,为增加学生校内实训课时,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对本专业2010级中专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学时进行调整,减少了《专业技能考核》学时数,增加了《工艺实践》,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 2009级计划学时数 2010级计划学时数
《专业技能考核》180 144
《工艺实践》 无 36
任意选修课程的制订
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删减了《综合理科》、《字体设计》、《日语》等三课程,增加了《装饰材料与构造》、《中外美术史》、《书法》等三门课程(后两门课程是从专业基础课调入),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2009级计划学时数 2010级计划学时数
《装饰材料与构造》无40
《中外美术史》无72
《书法》 无36
第三,任何专业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但教学质量是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专业特色、教学环境、师资问题、图书问题、社会需求等诸类条件。回顾设计工艺美术教育的昨天,在前辈教育家们的不断努力下,在吸收国外教育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有别于绘画艺术教育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工艺美术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无论是教授方式还是设科实践,都应从自身的规律出发。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理论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由于本专业的时代特点我校与08年成立刘峰老师工作室,并与09年建立工艺美术实训室。特别是对于专业水平较高,具有领导地位和新的学术观点的教师。工作室和工艺美术实训室有利于他们传授知识,有利于对学生的深入培养,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实践场所。这是实现“产教结合”有效办法,也给教师学习提高提供一个平台。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解决师资问题可以采取的方式很多,有“教研交流”、“学术交流”、“在职提高”等等,在教研交流上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的方法,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给教师提够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职提高则更加灵活多样,主要可以采取教师自修,学校适当安排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教学任务、教师培训两不误,当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在职进修的模式,“磨刀不误砍柴工”。职业教育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但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前提。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才能面对多变的工艺美术市场、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另外,现在中职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普通教育的模式基本一致,这是不客观的,职业教育有自己的特征特点,需要学校有相应的机构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够服务,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的中国工艺美术随历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把新成果、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与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是培养优秀的、合格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一些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艺术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中职院校陆续增设工艺美术的相关专业,尤其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一些院校争先上马这一热门专业,使工艺美术院校、系这个本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专业师资相对集中的格局被打破,在不充分考虑专业环境和专业传承等综合条件的背景下,盲目开设工艺美术或艺木设计专业,使之出现目前看似兴旺但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的局面。导致近几年来在工艺美术教育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为:一、生源相对紧张,不少院校在生源竞争中把入学门槛一降再降(大部分中职院校甚至取消艺术加试),导致学生专业基础和道德素养普遍偏低。二、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新科技、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单一化甚至是封闭式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发展的瓶颈。据此,我就我校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如果说提高入学门槛不能满足学校生源,会导致学校在竞争中处于被动。那么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从抓学生文明的举止习惯入手。上好“德育”课程的同时,要知道活动课与班会课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举办历届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让毕业生现身说法,激励学生们的进取精神;组织以“礼仪”为主题的个人形象比赛;聘请企业专家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讲座;组织开展本专业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们严谨工作作风;在学校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感恩”、 “放飞梦想”等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将培养文明习惯与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取得信任、树立形象联系起来。将正确的价值观、艺术观与就业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怕挫折和打击,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求职技巧(包括较强的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公关能力,流利的普通话,端正的字迹、大方的服饰妆容等)。正确认识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定位。 做好个人意趣服从市场需求的心理准备,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树立创业精神,敢于并善于靠自身力量开拓事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条件创办和经营企业,通过坚韧的努力,在竞争中获取胜利。针对学生绘画基础普遍偏低的现状,既不能寄希望于电脑而忽视绘画基础课,也不能采用有些人提出的“不能画写实的就直接画抽象的”办法,并冠以“因材施教”的美名。这些都是消极的回避。只有对症下药,并根据各专业的特殊性针对性地对基础课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充分利用自修课时间增加造型练习,多组织外出参观写生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审美素质。还要提高毕业要求,让学生知道在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交学费不等于毕业证,这样学校才能解决好生源和经济效益与严格要求培养人才的矛盾。
其次,随着社会向前发展,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出现,以及科技的发展导致设计人员、设计工具的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也应随之改变,课程内容也应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就拿我校2010级工艺美术(广告制作与装潢)教学计划调整为例。本次修订教学计划,突出了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贯穿以能力为本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厚基础、精专业、重应用为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修订要体现科学性,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符合中等专业学校和相关合作单位要求。教学计划的修订应遵循基础知识教学相对稳定、专业课程教学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适当调整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紧紧围绕无锡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调查,反复论证,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无锡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计划制订体系,形成教学计划的自我修订和完善系统,确保专业增减目标和专业培养方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把教学计划制订和修改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专业基础课的制订
为了更好的和专业课程衔接,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对本专业2010级中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进行调整,《透视》课程更名为《透视学》学时数不变,删减了《书法》、《工艺美术史》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进入任意选修课程利用学校业余培训进行掌握),新增了《图形创意》、《平面设计史》两门课程,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计划学时数
《图形创意》40
《平面设计史》36
专业实践课程的制订
本学期,系里更新了专业实训设备,为增加学生校内实训课时,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对本专业2010级中专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学时进行调整,减少了《专业技能考核》学时数,增加了《工艺实践》,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 2009级计划学时数 2010级计划学时数
《专业技能考核》180 144
《工艺实践》 无 36
任意选修课程的制订
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能,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删减了《综合理科》、《字体设计》、《日语》等三课程,增加了《装饰材料与构造》、《中外美术史》、《书法》等三门课程(后两门课程是从专业基础课调入),具体调整如下:
课程2009级计划学时数 2010级计划学时数
《装饰材料与构造》无40
《中外美术史》无72
《书法》 无36
第三,任何专业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但教学质量是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专业特色、教学环境、师资问题、图书问题、社会需求等诸类条件。回顾设计工艺美术教育的昨天,在前辈教育家们的不断努力下,在吸收国外教育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有别于绘画艺术教育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工艺美术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无论是教授方式还是设科实践,都应从自身的规律出发。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理论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由于本专业的时代特点我校与08年成立刘峰老师工作室,并与09年建立工艺美术实训室。特别是对于专业水平较高,具有领导地位和新的学术观点的教师。工作室和工艺美术实训室有利于他们传授知识,有利于对学生的深入培养,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实践场所。这是实现“产教结合”有效办法,也给教师学习提高提供一个平台。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解决师资问题可以采取的方式很多,有“教研交流”、“学术交流”、“在职提高”等等,在教研交流上可以采取校内、校外的方法,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给教师提够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职提高则更加灵活多样,主要可以采取教师自修,学校适当安排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教学任务、教师培训两不误,当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在职进修的模式,“磨刀不误砍柴工”。职业教育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但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前提。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才能面对多变的工艺美术市场、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式。另外,现在中职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普通教育的模式基本一致,这是不客观的,职业教育有自己的特征特点,需要学校有相应的机构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够服务,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的中国工艺美术随历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把新成果、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与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是培养优秀的、合格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