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活动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利器:UMU互动教学平台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huil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切换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突破教学时空限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在信息技术学科线上与线下过渡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困难在UMU互动教学平台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自《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尝试将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落地.但是,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远比任务驱动式学习有难度,只有基于学生实际、完成有意义的信息技术项目,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看似对立又相互交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高效又灵动的课堂既需要教师精心的预设,又需要学生自然灵动的生成.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课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关注点不仅应有传统的学生对软件应用的操作、作品的达成等技能型教学目标,更应有如何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如何解决问题等更高创造性的认知.因此,预设“非预设性生成”,前期的素材准备和教学设计都需要教师更为精致的构思.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探讨.
2017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指出: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学习《省纲要》精神,研读分析教材,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使教学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目前,在小学德育中存在着方法陈旧、教育途径单一、内容空泛等问题.基于此,作者以微电影为媒介,探索了微电影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并从“预设目标,确定主题”“畅拍微电影,自我成长”“及时评价,快乐巩固”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以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创客教育尚未正式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加之一线教师专业能力有限,所以常导致创客课弱化成技能课,缺乏设计思维,创意智造无从下手.rn创客教学模式强调基于真实情境发现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整合,学生规划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技能策略.而注重设计思维的发展、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思维模式,从目标或者达成的成果着手,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独特的“在行动中进行创意思考”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辅之以思维工具,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小学编程教育以图形化编程为主,而对于面向对象的C++编程涉之甚少.如何将图形化与C++语言结合?2017年,笔者所在地区教研室使用C++语言设计开发了WebGoC编程软件,通过简单易懂的命令和直观形象的绘图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在使编程概念具体化的同时进一步学会C++语言特点.
智慧学习空间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课堂教学是教师精心构思、科学规划、创新设计的微项目学习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结合学科核心知识的学习内容,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支撑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创设课堂微项目学习活动,并通过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情境创建、协作研讨、作品创造、文化育人价值逐渐建构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载体,以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数据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初中数学精准化教学六大策略,即自主性学习策略、兼容性操作策略、诊断性教学策略、及时性评价策略、激励性调控策略、赋能性反思策略,这些策略不仅为教师精准赋能,更为学生精准赋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是优秀文化之瑰宝.本文提出新时代条件下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与弘扬祖国诗词优秀文化的命题,并从平板电脑引入古诗词教学的思考入手,详解古诗词教学超越常规让学生学会创作的可能性、微课程教学法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以及平板电脑加持下拓展学生习作的深度与广度的初步成果.
可视化编程是以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实现程序编写,支持小学生进行互动故事、游戏编程及动画编程等开发活动,它的加入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让学生能够在图形化的环境下轻松掌握程序设计的精髓,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只讲授可视化编程的知识,内容会比较单一且不契合生活实际,学生积极性不高,可如果把它与各学科融合在一起,则能有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