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提升教学敏感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不喜欢语文课,除了教育体制和语文学科自身特点这些外在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语文教师对语文知识、教学细节和学生学习需求缺乏足够的敏感。因此,教师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教学敏感,在教育中逐渐培养教学的敏感度。
  一、 对教学敏感重要性的认识
  敏感,是形容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但很多时候,“敏感”一词是以贬义的词性出现,如,“对此事过于敏感”、“不要太敏感”等等,把敏感与猜忌、多疑并列,这是对“敏感”最大的曲解和误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敏感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对事物快捷、准确的高层次反应,是一个人禀赋与长期实践磨练的升华。正由于具有了这种敏感性,才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在迷茫中,在绝境中,在危难时刻善于抓住不易察觉的细节与差异产生顿悟,采取果断措施,作出正确决策,取得惊人的效果。
  教学敏感,这个话题源自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一段话:“假如有一位商人、一位植物学家、一位诗人同时在看一朵鲜花,如果他们每个人都遵从自己的思考习惯,那么这同一朵花就会产生三种不同印象,引起三种不同的态度。商人总想着谋利,于是他就会算计这朵花在市场上能卖出的价值,并且和园丁讲起生意。植物学家会去数一数花瓣和花柱,并且给它起一个拉丁文的学名。但是,诗人却是那么单纯,对他来说,这朵小花就是整整一个世界。他全神贯注在这朵花上而忘记了一切。转瞬之间这朵花变成一个有生命的活物,对着他微笑,引得他同情。在美的享受到极度狂喜的一刻,分享着花的生命和感情。我们在这里见到的,便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态度。”从这段诗意盎然而又充满哲思的话中,明确地感受到三种不同的职业敏感。由此想到,许多名教师、特级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比一般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敏感。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是目前教师队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专业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学缺乏敏感,此外,教师对教学敏感的缺位也是导致教学低效和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大力鼓励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今天,教师专业敏感衰退的迹象同时存在。一是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要求严重冲击着教师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结构,处在新的知识和结构没有储备和重构,过时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没有清除和解构的时期,这是很危险的;二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给教师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提供给教师现成的内容太多,养成了教师的惰性,这是导致专业敏感麻木的最主要原因;三是尽管目前教师培训的机会增多,力度加强,但是培训的重点还是放在补充新知识、灌输新理念、掌握新技术上,这些显然也是必要的,但关注教师个性、提升教师教学敏感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二、 教学敏感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学敏感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并具有情境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专业敏感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敏感。只有教师的教学敏感扎实、牢固了,才能迁移到教育敏感、管理敏感等上面。教学敏感主要包含下列三项内容。
  1.对学科知识的敏感
   学科知识的敏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如,当语文教师拿到一个文本,就应当对文本保持一种不同于一般读者的敏感,会更多地关注它的语言、结构、内容,发现其特点和规律,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会浸注更多的感情,与文本内容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投入到文本情境中,有着个人感悟和体验等等。这种与众不同的敏感,主要来自于语文教师的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是长期对语言敏感的积累和揣摩的结果。如《贾老师教作文》,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贾志敏老师能在学生的口头叙述中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语言表述中细微的不当之处,并及时提出恰到好处的修改建议。如,某些词语换个位置更恰当;某个地方加上一个词听上去更确切;这样说比那样说更容易被人接受等等。支撑贾老师作文教学风格的就是其敏锐的语感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2.对教学细节的敏感
  所谓教学细节,一是不容易引起教师关注的学生用于表达需求的一种积极的细小行为;二是学生为了抵触教师不当行为而故意做出的一种细小行为和表情;三是教师为了提醒或提示学生注意的细小教学行为和表情。三者之间的共性是缺乏敏感就不易察觉。教师只有对一些不起眼且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细节保持足够的敏感,才能够从中发现教学的资源和机会。比方说,教师领着孩子出去春游,看到一个错别字,要引导学生纠错、改错,这就是学科敏感,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但现实教学中,从内心出发关注学生细小行为和表情变化而调整教学行为的教师还不多。可见,关注教学细节还没有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资源和契机,这与教学敏感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3.对学生信息的敏感
   三项教学敏感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敏感。对学生的敏感源自于教师对儿童经验世界的深切体察。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离开学生这个因素,教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保持对学生的足够敏感,教学才有意义,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真正契合学生的心灵和需要,而不至于形成灌输和说教。比如说,看到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和同学关系不融洽之类的事,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因为处在这个时段的孩子的交际广了,需要友谊了。有了这样的敏感,就会向他们推荐一些关于友情方面的书。对学生的敏感,就是对生命的敏感,这是对教学敏感的根本。没有对学生的敏感,其他敏感的作用和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一个教师对生命的理解,对成长的理解出了问题,他的教学敏感肯定也会出问题。比如有些教师自以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便每天布置很多的作业。这个责任心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不负责任。对学生的敏感,就是你能够通过孩子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敏锐地捕捉到成长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捕捉可以实施教学的契机。另外,还要强调一个比较高层次的教学敏感,那就是文化敏感、价值敏感。比如说,拿到一篇课文,有的人可能对语言敏感,会发现语言的种种特点,有的人对意识形态敏感,就可能发现,你渲染暴力,渲染对权力的崇拜,等等。再往上说就是对学生一生发展的敏感,敏感地意识到这样一种教学行为会对学生一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教学生六年,看学生十六年,管学生六十年”就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再往深说,语文教师的教学敏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也包括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虽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理解,但是如果教师这方面敏感,先在学生心灵里播下一粒种子,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慢慢思考,并形成一种批判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机智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课程敏感;在课程敏感的基础上,升华到一种文化敏感、价值敏感。教学敏感,不仅仅需要文化价值敏感的支撑,更需要教师时时揣摩学生的心理,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从而保持教学的敏感。
  当然,从教学敏感的内容着眼来思考,教学敏感对一个教师来说,还意味着要有敏感的眼睛,善于观察;有敏感的耳朵,善于聆听;有敏感的心灵,善于捕捉和感悟;有敏感的语言,善于表达和沟通。
  三、 提升教师教学敏感的对策
  1.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素养不能囿于所学的书本知识,要在实践中提升素养,阅读、思考和写作要成为语文教师坚持不懈的习惯,但多数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终生学习理念没有真正得到落实,阅读量不够,语言功底不深。在平常的教学中往往出现纰漏和理解得肤浅。安德森认为,只有在读者的已有知识和输入信息表示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读者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并且知道自己是否读懂。这里提到的“已有知识”就是教师具有的背景知识。语文教师的背景知识主要是现代白话文字、词、句等认知的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等认知积累;篇章、句段、背诵的积累;问题知识、文章学知识的积累;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史知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史知识的积累;语法、修辞知识的积累;写作知识的积累等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和课程学知识,并在教学中不断领悟和丰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鲁迅的散文《秋夜》的开头:“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当学生问到:“‘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意思已经表达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添上‘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不是罗嗦多余吗?”面对学生的质疑,有老师予以肯定回答:“有道理,肯动脑筋。”他哪里知道鲁迅先生正是借这种单调、重复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一种孤独、寂寞、无聊的情绪。这足以说明该教师对鲁迅作品背景知识的缺乏。所以,丰富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文化积累是教师教学敏感生存、生长的土壤。
  2.改进培训模式,增添敏感内容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不可谓不重视,给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可谓不多。但培训后留给教师的感叹往往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培训后很少有行动。”为何?因为目前教师的培训内容不外乎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形式主要是请专家讲座和指导。这些内容和形式显然也是有必要的,但不难发现这些内容都属于教学技术的范畴。而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培训就必须符合教学艺术的要求,遵循教学艺术的规律。艺术很多时候是一种天生的资质,像一些名师,即便拿来他们的教案全文照搬,课堂效果还是不能达到他们的境界,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教学天赋学不来。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简单地把教学理解成一个技术问题,培训中要从教师的个性差异出发,增设教学敏感的内容。方法一,剖析成功的案例。苏霍姆林斯基到课堂听课,敏感地发现孩子们回答问题很干瘪,很枯燥,不形象不生动,怎么回事?他反复研究发现:孩子们生吞活剥记住的只是一个个词语,而词语所表达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课堂上被割裂了。孩子记忆没有形象,没有情感的支撑,只剩下词语的外壳。也就是说,从学生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学校就把通向大自然的大门关上了。于是苏霍姆林斯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花园、田野、池塘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要注意收集,认真剖析,从中得到启示。方法二,注重教师经验世界的敏锐感知。好教师通常都对经验世界非常敏感,而且会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然后提炼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准则,去应对丰富的、复杂的教学情境。方法三,经常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同一教学现象产生不同的敏感进行对照比较,并对产生的不同敏感反应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争论、剖析让每位教师都得到教学敏感的训练,这是教师培训的必要环节。
  3.强化职业使命,倾注更多爱心
  随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升,要不失时机地强化教师职业使命感。强化职业使命感的主要途径是树立教学的事业心,教师不是生存的依托,而是事业的驱动,事业在于奉献。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敏感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分数和升学率,还包括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培养教学敏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爱教育、爱学生。因为你热爱教学才会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探讨每一个环节,完美每一个细节。所以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敏感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目前,教师关爱学生问题出现偏差。在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部分教师无原则地放任学生,宽容学生,故意放大优点、掩盖缺点来迎合家长。“信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正确理解“亲严疏宽”,爱学生应该是尊重其人格,宽容其失误,纠正其错误,鼓励其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宽严相济永远是教师爱学生的不二原则。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负责,对学生成长的负责是爱学生的最真实体现。
  最后还要强调,对教学敏感的认识要理清两大问题。首先,教学敏感是教学创新的激发剂和引擎,所有的创造都源自于一种敏锐的感知和悟性;其次,教学敏感需要发现,发现之后再开掘和培养。敏感离不开禀赋,禀赋需要文化积淀、经验积淀、热爱来点燃,否则再好的禀赋也是没有用的。勤能补拙,后天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语文敏感的先天不足。
其他文献
新学期伊始,昆明市教育局就新一年工作安排进行部署。今年,昆明市将完成《昆明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在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将完成昆明外国语学校改扩建,启动实施昆一中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基本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中胰岛素抵抗贯穿了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炎性因子扮演了重要角色,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
2014年中秋节,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沙滩赏月留几十吨垃圾,国民低素质的行为是教育和法规的共同缺失。我们宜借鉴日本和新加坡在环保方面的教育和法规,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规范国民行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但是,在日益开放与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发病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为115万人,到2013年大学毕业生已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就
自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以来,校长再也不能通过给教师发放奖金和津贴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来抓教育教学质量,这样确实给校长管理带来了难题。虽然一些学校都制定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但是其实质也大都是一种奖惩条例,条例上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方方面面的要求,而没有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的工作方法。教师只要哪一点做不到,就要按规定扣工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实施绩效工资虽然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
低分子肝素(LMWN)因其高效、不良反应少、不容易造成患者出血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但目前在血液滤过中应用的报告尚少。由于该物质由普通肝素通过化学或酶促解
自1994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蝉联四次“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州”称号,成为了全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典范。作为一个迁移民族,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边疆,与汉、满等其他民族共同开发水田
现阶段,我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正承受着由社会转型和利益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农业户籍向城镇户籍的转变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