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目的探析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目的是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危害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将犯罪目的分为直接的犯罪目的和间接的犯罪目的两种类型.犯罪目的所具有的限制和指示刑法适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间接的犯罪目的中.中国刑法对间接的犯罪目的以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进行了规定.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且自身也存在诸多缺陷,造成了其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单一,面临资本金与债务资金融通的"双缺口"问题,从而陷入融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经济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SiO2)混悬液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1天起开始ig给予Sch-B 80μg.g-1.d-1,
陈洪绶和伦勃朗在版画的艺术创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但由于二人艺术人格成因不同,伦勃朗具有一种积极、批判的人格特征,陈洪绶更趋于悲观、厌世和绝望.
民间嫩玉米制作方法仅局限于水煮,风味比较单一。如果通过蒸、煮、烟熏等烹调方法将嫩玉米制成不同风味的小吃,便可以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