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月明星稀”之谜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早期的历史,从宏观上看,就是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越来越复杂,文化越来越昌盛的过程。然而当我们考察距今4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文明时,却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距今4000年到3500年前,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古文化突然消失了。
  满天星斗走向暗淡
  先让我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考察一下当时的古文化。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附近的一个古文化,以大量使用玉器和稻作生产而闻名于世。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前兴起,在距今4000多年前衰落了。与良渚文化的衰落时间类似,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的兴盛期从4600年前到4000年前,长江中上游成都平原上的宝墩文化的兴盛期自4500年前到4000年前,都在距今约4000年前衰落了。
  接下来,我们离开长江流域,去看看北方的情况。黄河上游曾经有个齐家文化,畜牧业非常发达,饲养的家畜有猪、羊、狗、牛、马等,尤其是养猪业最为兴旺。齐家文化在制陶、纺织及冶铜业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发达的齐家文化在距今约3700年前后消亡。
  此外,辽河流域最有名的文化是红山文化,不过这个文化非常古老,兴盛期在距今6000年前到5000年前。红山文化之后,当地兴起了小河沿文化,但是这个文化在距今3500多年前走向了衰亡。
  考古学家曾经描述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文明是“满天星斗”,因为各地均出现了发达的古文化。但是时间走到了4000年前到3500年前,包括前面所说的几个文化在内的大量古文化都走向了衰落。古文化的群星变得暗淡了。
  一枝独秀的中原文化
  就在各古文化走向衰亡的时候,有一处的文化却不仅没有衰亡,反而越来越繁荣,这就是中原文化。
  早在商朝之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就非常发达,比如山西南部的陶寺文化和河南北部的二里头文化,从时间上看,这些文化对应着中国历史传说中从三皇五帝到夏朝那段时期。这些文化之后,强大的商朝建立起来,商朝铸造的青铜器形态各样,有的非常巨大,如果不是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基础,商朝是无法铸造这样的青铜作品。商朝留下了大量的甲骨文文献,给我们后人描述,商朝是一个政治上权力集中于商王,社会阶层分明的社会,控制面积相当广大,势力范围从黄河流域甚至扩展到长江中游的政权。而且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商朝之时,周围虽然也有许多方国,并且频频威胁商朝的统治。但是从文明发达程度上看,很难与地处中原的商朝媲美。
  如果中华文明曾经在4000多年前有过“满天星斗”的景象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距今3000多年前的阶段,则是“月明星稀”,中原文化是耀目的月亮,而周围的文化相对于中原,则是光亮较弱的星星,这就是早期中国“月明星稀”的古文化之谜。它们甚至还不如数百年前自己当地文化的发达程度。
  气候变迁影响古文化?
  早期中国“月明星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东西南北相距很遥远的不同古文化,几乎同时陷入衰落,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气候变迁,因为只有气候变迁能够影响如此广阔的范围内的人类和文化。
  然而当考古学家考察古文化衰落时期的气候时,却得到了各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版本。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在距今4000年前走向崩溃,可能就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持续洪水有关。那个时期,太湖的水域和森林草地面积明显扩大了,这说明当地气候变暖带来了植被的繁盛和水域的扩大。
  但是对于辽河流域的夏家店文化,考古学家认为是由于气候变冷导致了古文化衰落。原本辽河流域及其周边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有石头围起的许多建筑。可是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这些农业聚落逐渐被人放弃,当地人类活动也日趋减少,这从当时留下的遗迹变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对于这种农牧交界区域来说,气候变暖只会带来当地农业聚落的繁荣,气候变冷才会让农业聚落萧条下去,这里古文化的衰落,显然是气候变冷造成的。
  用气候变迁来解释“月明星稀”现象,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原文化不仅没有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反而不断走向繁荣呢?
  外来民族带来大动荡?
  考察“月明星稀”时期古文化的特点,考古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那些走向衰落的古文化,都是由相对定居和农耕生活状态,变成了自由迁徙的生活状态。
  原本良渚文化获取肉食主要靠家畜饲养,渔猎活动只是辅助,而良渚文化之后,当地出现的一些后起文化,反而主要以渔猎的方式获得肉食,家畜饲养变得很少了。家畜饲养代表了定居的文化,渔猎则代表人类要经常迁徙。
  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也有这样的趋势,齐家文化养猪业比较发达,养猪代表了有足够的余粮和定居生活方式,可是后来出现的文化反而不怎么养猪,他们的陶器也比齐家文化小。所以,后来者更容易迁移。与此同时,辽河流域的古人也放弃了他们的农业聚落,很可能转为游牧生活了。
  大量古文化都从定居转向自由迁移,这也许说明,距今4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动荡。一般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一种外来文明或外来民族突然闯入了早期中国境内,引发了许多部落的迁移,波及了广阔的地域。
  一些考古学家甚至猜测,商朝的建立者可能是从西方迁移而来的。另一些考古学家则猜测,商朝的先民可能最初居住在北方,由于某种还不清楚的原因,他们不断向南迁移,最终抵达了环境舒适的河南北部,建立起强大的政权。而传说中的夏朝,也许就在部落迁徙和冲突中灭亡了。
  因此,“月明星稀”现象也许是外来民族带来的大动荡造成的。
  那段“月明星稀”的岁月由于没有文献记录,因此考古学家目前只能做一些推测,这些推测还不是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月明星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形态和发展,这是一个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问题。
其他文献
赫连勃勃,是十六国时期建立大夏国的一代枭雄。从早期的《魏书》、《晋书》到近现代人范文澜、郭沫若、白寿彝写的历史典籍里都少不了赫连勃勃那段一千五百多年前叱咤风云的
作为中学阶段三大强酸之一,硝酸在命题中常被作为载体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考点一般涉及NO与NO2的相互转化、实验现象描述、气密性检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定量分析等,现例举3道硝酸实验试题,以折射其常见的考查方式与相应的解题思路.
北京的博物馆数量在世界大都市中居前列,近几年独具特色的私人博物馆日渐兴盛,古陶文明博物馆就是其中一家,它是中国第一座陶的专题博物馆。创始人路东之先生有很多头衔,作家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的《瘗鹤铭》,随着一声震雷,轰然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属于光致发光材料的一种,是指经日光和长波紫外线等光源的短时间照射,关闭光源后,仍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光的材料。由于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储光-发光
雅浦,是南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一个州,台湾某老板在那里创办了第一家制衣厂。开业之初,老板雇用了近500名斯里兰卡工人,工厂却接近倒闭。1991年7月.中厦公司以派出经理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研究员陈根远编辑的《中国古俑》一书,2001年1月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采择全国各地出土的由商至明历代古俑近三百件组,详注时代、尺寸、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要生存发展,靠什么?关键是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同步运转,企业的正常运行才有
凡著名祠宇及山水佳处,多有古人之题咏题名。或志景仰,或纪游踪。唐宋以后,作者尤夥。姓名事迹,往往可补志乘之阙,若整理而汇录之,皆治史者考证之资也。北魏郑道昭登云峰山论
201 1年12月,西安碑林书法艺术中心组织的“面碑·西安碑林书法艺术中心书法汇报展”在本馆成功举办。此展从西安碑林出发,拉开了全国巡展的序幕。2012年4月,走进洛阳;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