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杠岭不同海拔云杉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变化是多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细根作为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的重要器官,其性状特征在指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等方面意义重大.该研究以弓杠岭2500~3300 m海拔地的云杉(Picea asperata)细根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云杉1~5级根序的生物量及细根形态(平均直径、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表面积)进行测定,以明确云杉细根生物量及形态性状指标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规律以及细根功能间的权衡关系,为解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1)不同海拔云杉细根生物量皆随着根序的上升而增加,且0~10 cm土层生物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2)在不同海拔条件和不同土层下的1~5级细根直径都表现出随着根序的上升而增加的变化趋势,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表面积都随着根序的上升而下降.(3)海拔条件对于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表面积有极显著的影响;在细根性状之间,直径与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表面积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土层深度以及云杉根序对直径、比根长、根长密度、比表面积、生物量的影响并不一致,即根功能性状对于环境条件的响应方式存在着异质性.
其他文献
骨性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关节炎性反应是加剧OA软骨退变及软骨下骨破坏的重要环节.白细胞介素17 (IL-17)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炎细胞因子,在OA滑膜炎性反应、软骨与软骨下骨破坏中均有重要作用.我们从分子、细胞和组织等不同层面对IL-17在OA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以及基于IL-17的OA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目的 研究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微小RNA-146a-3p (miR-146a-3p)、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6例败血症患儿、4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及4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CD4+T细胞miR-146a-3p、IL-17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IL-17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6a-3p对IL-17的靶向作用关系.分离CD4+T细胞,采用miR-146a-3p模拟物(miR-146a-3pmimic)或miR-
SAUR (small auxin up RNA)作为植物主要生长素诱导基因之一,其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以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 Franch.)为材料,采用RT PCR等技术克隆SA U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表明:(1)成功获得6个SAUR基因,其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351、534、396、333、309和411 bp,分别编码116、177、131、110、102和136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除
电磁超材料是指具有亚波长的单元结构按照一定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电磁媒质,单元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任意设计,因此,可灵活精确地调控电磁波,实现一系列传统材料不能获得的新奇物理特性.这些独特的优势使电磁超材料在经典电磁学体系下迅猛发展并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电磁超材料在量子体系,即非经典电磁体系下的应用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量子超材料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典型实现平台,包括超导量子超材料、非线性量子超材料和时空量子超材料等;其次,介绍了基于类量子效应构建的类量子超材料,着重介绍了
目的 探索线粒体转录因子A (TFAM)表达下调对前列腺癌细胞去势抵抗性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TFAM的表达,分析TFAM在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和雄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的影响.采用小干涉RNA (siRNA)敲低雄激素敏感性LNCaP前列腺癌细胞中TFAM的表达,四唑氮衍生物MTS细胞增殖试验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TFAM对LNCaP细胞在雄激素剥夺培养基中存活及增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LNCaP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
该研究以茎瘤芥栽培品种\'永安小叶\'为实验材料,在全基因组水平对茎瘤芥基因组中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家族基因成员进行鉴定;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基因在不同组织、盐胁迫和根肿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 显示:(1)在茎瘤芥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7个IPT家族基因,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它们在系统进化树中可聚类为7个分支.(2)大部分IPT家族基因主要在茎瘤芥的根和茎中表达,在叶片、花和种荚中表达量相对较低.BjuB006281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最高,BjuA027211、BjuB010173、Bj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like(SPL)基因家族在植物成花转变与花器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基于甜橙(Citrus sinensis)基因组数据,对甜橙SPL家族成员及其启动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qRT PCR检测其在甜橙不同花期、不同品种花芽和叶片的表达特异性,为深入探讨CsSPLs基因在甜橙成花诱导中的功能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1)共鉴定出15个含有SBP保守结构域的甜橙SPL基因,分别命名为CsSPL1~CsSPL15,且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
该研究采用RACE扩增技术克隆了一个紫花苜蓿UV B光受体基因(Ms UVR8),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该基因过表达愈伤组织,并对UV-B辐射处理后Ms UVR8过表达愈伤组织及其野生型中的类黄酮、黄酮醇、花青素、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含量以及UV 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MsUVR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植物响应UV B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紫化苜蓿MsUVR8基因CDS序列834 bp,且Ms UV
结合在模式产地采集的高茎紫菀(Aster procerus Hemsley)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原始文献对其形态描述不充分且缺乏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对高茎紫菀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以及核型特征和系统位置分析,为紫菀属的修订提供资料.结果 表明:(1)依据观察结果,补充了高茎紫菀新的形态特征:基生叶羽状分裂,成熟的基生叶较大,长可达26 cm,宽可达8 cm;花序托圆锥状.(2)高茎紫菀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6 m+2 M,核型属于1A.(3)基于ITS和ET
兰科植物的有性生殖特殊,每朵花只有1个花药,且花粉有聚集成块发育的特征.为了揭示铁皮石斛花粉块的发育特征,该研究以野生铁皮石斛不同时期的花药为材料,采用半薄切片和植物组织化学方法对其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并对成熟花粉块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花粉管的萌发状况.结果 表明:(1)铁皮石斛花药壁由1层表皮细胞,2层药室内壁细胞,1层中层细胞和1层绒毡层细胞组成.开花时,绒毡层细胞退化,中层细胞没有退化,药室内壁细胞则形成纤维状细胞壁;药室中的小孢子母细胞没有明显的胼胝质壁结构.(2)小孢子发生属同时型,减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