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将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作为构建数据中心的核心要求的企业而言,如何简化数据中心内布线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极大限度地减少添加、移动和更换的时间,一直是困扰所有网管人员的难题。为了将系统安装和维护时的影响降低,很多的网管人员选择在节假日白天甚至在凌晨对现有系统进行安装、维护或者升级。即使如此,依然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整个工程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安装之后是否能够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实现所期望的功能?是否会超出费用预算?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由于物理连接而产生的网络故障进行快速的修复。实际情况是,故障的修复往往不能够在期望的时间内完成。原因可能是由于网管人员并不熟悉布线系统的安装以及端接,或者没有专用的施工工具(比如光纤的熔接或连接头打磨)。联系施工人员,进行故障修复及测试,无疑将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现有的布线系统安装和连接方式,并且更简单、更快捷?预端接系统(即插即用)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诞生的。今天,这一方案是整个行业的热点,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采用。
预端接系统的优点
预端接系统的最大特点当然是安装简单、快速。与传统安装方式相比,预端接系统免除了对铜缆的模块端接和线缆捆扎、光纤的熔接或连接头打磨等步骤,至少可以节省75%的安装时间。同时,系统的安装和连接不再需要专业的安装工具和技能。这一系统的安装完全是模块化组件的插入方式。用户再无需担心施工人员的资质、经验和质量问题。采用预端接系统,用户可以节省可观的安装成本。其次,预端接系统的组件完全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工艺制造,并且经过了100%的严格测试(测试报告附于产品包装内),保证其拥有可靠的性能。其性能是现场安装结果所无法比拟的。在现场部署后,无需担心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可放心使用。这一点,又为用户节省了系统测试的时间和费用。
再有,预端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泛达的预端接方案中,提供了比传统方式更高密度的配置方法,提高数据中心内机架空间以及场地的利用率。预端接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使数据中心规模按需求扩大,对于高速增长的存储空间而言,这一点极具价值。
最后,无论是铜缆系统还是光纤系统,泛达都提供超过10G传输性能要求的解决方案,保证数据的完整、可靠传输。这也为数据中心今后的网络升级提供了平台。
光纤系统
数据中心内的光纤具有传输距离和带宽的优势,光缆和系统尺寸小、适合高密度安装的特点以及在传统存储网络(SAN)普遍采用,这些都是光纤在数据中心内被大量采用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光纤布线系统中,需要为分布式光缆中的每一芯光纤安装光纤连接器。与之不同,预端接光纤系统以带状光缆和小型化光纤连接头(MTP连接头)作为信号传输的主要媒介。在MTP连接头内成排预制了12芯的光纤。模块化的MTP连接器能够简化永久光纤链路区域和存储网络区域内的安装操作。12芯光纤可以同时连接和拔出,减少安装时间。
光纤的永久链路连接是通过将MTP连接头与一个高密度的预端接盒连接来实现的。在光纤盒内同样预制了多芯的光缆。此外,预端接盒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将MTP连接头转换为传统的光纤连接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到设备端口,组成完整的传输信道。预端接盒可以按照需要快速安装于数据中心内的任何区域,提供LC以及SC适配器类型,方便灵活地连接到服务器、交换机以及存储设备。
支持存储区的交换机机框可能带有多块板卡,每块板卡带有4到48个光纤端口。这一区域,往往最容易成为数据中心内的高密度区域。预端接方案也为这一类型的应用提供了更为简单的布线方案。除了提供两端都连接MTP连接头的带状光缆之外,泛达也提供一段为MTP连接头,另一端为传统连接头(比如LC)的组合。组网时可以将MTP连接头一端与预端接盒相连,另一端的传统连接头可以直接连接交换机。这无疑也使得整个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同时节约成本。
对于预端接系统的有效管理,泛达推荐采用抽屉式下拉光纤箱来固定预端接盒。光纤箱提供有效的走线路径,控制弯曲半径,同时提供冗余光缆的收纳和整理空间。这种光纤箱方便检视和操作,从正面到背面,从而减少安装和维护时间。
谈及测试,按照IEEE和ANSI的要求,300米光纤信道的插入损耗在850nm应当小于2.6dB。为了获得极佳的传输性能,在TIA 942标准中,推荐采用OM3等级的光纤系统。预端接系统的风险极小,可以提高高度可靠的性能。用户惟一需要关注的就是连接器和光纤跳线的有效清洁。
铜缆系统
数据中心内的铜缆布线系统通常通过水平线缆和跳线将服务器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传统的安装方式,线缆的敷设、端接、捆扎、标识以及对测试等任务可能需要数星期,而通过预端接铜缆系统,可以缩短到数小时或者数天内完成。这将大大降低用户的安装成本。
铜缆预端接系统以6根铜缆为一束进行捆扎,通常在出厂时两端带有连接器,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端到端链路。为了安装时便于辨识,线缆束中的每一根线缆都具有标签标识。当然,标签也可以根据数据中心设计和安装的要求进行定制。
设计人员根据配线区和有源设备间的组网要求来定制线缆长度、类型。比如,增强性六类线缆支持10G应用,六类线缆支持1000M应用。线缆两端的连接器类型也可以按照需求选择安装盒(内含6个信息插座)、RJ45插头、信息插座或者尾缆等形式。
铜缆预端接系统具有与传统线缆端接方式相同的灵活性,但是性能更加可靠,安装也更迅速。无论是互连方式、交叉连接方式,还是区域布线应用,以6根铜缆为束的预端接系统可以迅速插入配线架,简单快速地完成对交换机和服务器区域的扩展。配合泛达独有的48端口,单机架高度角型配线架将最大限度地增加端口密度,节约数据中心内宝贵的空间资源。
铜缆系统内的每一条链路都在工厂内进行了测试。这样一来,避免了在现场对安装的链路进行验证测试以及对未通过测试链路进行重新端接等步骤。除了在每一个系统包装内都提供了测试报告外,为了便于质量追溯,泛达为每一个系统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质量控制编号。
预端接系统通过减少线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量,降低施工工人在高敏感设备间的频繁走动,数据中心的性能也得到改善。数据中心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场所,应达到最高运行效率。特别是铜缆,使用预端接铜缆系统可以减少10%的电缆废品量,缩短垃圾清理时间,提高生产力。
预端接系统为数据中心内的布线系统部署提供了简单、快速以及可升级的解决方案。定制的长度,灵活的连接器组合,多种的介质类型选择,让网管人员更容易制定更合适的配置方案。100%测试的高性能组件使用户免除对于施工质量以及传输性能的担忧。简单易行的安装方法,降低了对于安装技能以及安装工具的要求。
想象一下,今天的数据中心内将敷设成百上千的线缆。预端接系统将有效帮助网管人员按照既定的时间和费用预算来构建这个信息传输的物理连接平台,大大节省时间和花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由于物理连接而产生的网络故障进行快速的修复。实际情况是,故障的修复往往不能够在期望的时间内完成。原因可能是由于网管人员并不熟悉布线系统的安装以及端接,或者没有专用的施工工具(比如光纤的熔接或连接头打磨)。联系施工人员,进行故障修复及测试,无疑将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现有的布线系统安装和连接方式,并且更简单、更快捷?预端接系统(即插即用)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诞生的。今天,这一方案是整个行业的热点,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采用。
预端接系统的优点
预端接系统的最大特点当然是安装简单、快速。与传统安装方式相比,预端接系统免除了对铜缆的模块端接和线缆捆扎、光纤的熔接或连接头打磨等步骤,至少可以节省75%的安装时间。同时,系统的安装和连接不再需要专业的安装工具和技能。这一系统的安装完全是模块化组件的插入方式。用户再无需担心施工人员的资质、经验和质量问题。采用预端接系统,用户可以节省可观的安装成本。其次,预端接系统的组件完全采用严格质量控制的工艺制造,并且经过了100%的严格测试(测试报告附于产品包装内),保证其拥有可靠的性能。其性能是现场安装结果所无法比拟的。在现场部署后,无需担心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可放心使用。这一点,又为用户节省了系统测试的时间和费用。
再有,预端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泛达的预端接方案中,提供了比传统方式更高密度的配置方法,提高数据中心内机架空间以及场地的利用率。预端接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使数据中心规模按需求扩大,对于高速增长的存储空间而言,这一点极具价值。
最后,无论是铜缆系统还是光纤系统,泛达都提供超过10G传输性能要求的解决方案,保证数据的完整、可靠传输。这也为数据中心今后的网络升级提供了平台。
光纤系统
数据中心内的光纤具有传输距离和带宽的优势,光缆和系统尺寸小、适合高密度安装的特点以及在传统存储网络(SAN)普遍采用,这些都是光纤在数据中心内被大量采用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光纤布线系统中,需要为分布式光缆中的每一芯光纤安装光纤连接器。与之不同,预端接光纤系统以带状光缆和小型化光纤连接头(MTP连接头)作为信号传输的主要媒介。在MTP连接头内成排预制了12芯的光纤。模块化的MTP连接器能够简化永久光纤链路区域和存储网络区域内的安装操作。12芯光纤可以同时连接和拔出,减少安装时间。
光纤的永久链路连接是通过将MTP连接头与一个高密度的预端接盒连接来实现的。在光纤盒内同样预制了多芯的光缆。此外,预端接盒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将MTP连接头转换为传统的光纤连接头,通过光纤跳线连接到设备端口,组成完整的传输信道。预端接盒可以按照需要快速安装于数据中心内的任何区域,提供LC以及SC适配器类型,方便灵活地连接到服务器、交换机以及存储设备。
支持存储区的交换机机框可能带有多块板卡,每块板卡带有4到48个光纤端口。这一区域,往往最容易成为数据中心内的高密度区域。预端接方案也为这一类型的应用提供了更为简单的布线方案。除了提供两端都连接MTP连接头的带状光缆之外,泛达也提供一段为MTP连接头,另一端为传统连接头(比如LC)的组合。组网时可以将MTP连接头一端与预端接盒相连,另一端的传统连接头可以直接连接交换机。这无疑也使得整个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同时节约成本。
对于预端接系统的有效管理,泛达推荐采用抽屉式下拉光纤箱来固定预端接盒。光纤箱提供有效的走线路径,控制弯曲半径,同时提供冗余光缆的收纳和整理空间。这种光纤箱方便检视和操作,从正面到背面,从而减少安装和维护时间。
谈及测试,按照IEEE和ANSI的要求,300米光纤信道的插入损耗在850nm应当小于2.6dB。为了获得极佳的传输性能,在TIA 942标准中,推荐采用OM3等级的光纤系统。预端接系统的风险极小,可以提高高度可靠的性能。用户惟一需要关注的就是连接器和光纤跳线的有效清洁。
铜缆系统
数据中心内的铜缆布线系统通常通过水平线缆和跳线将服务器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传统的安装方式,线缆的敷设、端接、捆扎、标识以及对测试等任务可能需要数星期,而通过预端接铜缆系统,可以缩短到数小时或者数天内完成。这将大大降低用户的安装成本。
铜缆预端接系统以6根铜缆为一束进行捆扎,通常在出厂时两端带有连接器,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端到端链路。为了安装时便于辨识,线缆束中的每一根线缆都具有标签标识。当然,标签也可以根据数据中心设计和安装的要求进行定制。
设计人员根据配线区和有源设备间的组网要求来定制线缆长度、类型。比如,增强性六类线缆支持10G应用,六类线缆支持1000M应用。线缆两端的连接器类型也可以按照需求选择安装盒(内含6个信息插座)、RJ45插头、信息插座或者尾缆等形式。
铜缆预端接系统具有与传统线缆端接方式相同的灵活性,但是性能更加可靠,安装也更迅速。无论是互连方式、交叉连接方式,还是区域布线应用,以6根铜缆为束的预端接系统可以迅速插入配线架,简单快速地完成对交换机和服务器区域的扩展。配合泛达独有的48端口,单机架高度角型配线架将最大限度地增加端口密度,节约数据中心内宝贵的空间资源。
铜缆系统内的每一条链路都在工厂内进行了测试。这样一来,避免了在现场对安装的链路进行验证测试以及对未通过测试链路进行重新端接等步骤。除了在每一个系统包装内都提供了测试报告外,为了便于质量追溯,泛达为每一个系统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质量控制编号。
预端接系统通过减少线缆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量,降低施工工人在高敏感设备间的频繁走动,数据中心的性能也得到改善。数据中心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场所,应达到最高运行效率。特别是铜缆,使用预端接铜缆系统可以减少10%的电缆废品量,缩短垃圾清理时间,提高生产力。
预端接系统为数据中心内的布线系统部署提供了简单、快速以及可升级的解决方案。定制的长度,灵活的连接器组合,多种的介质类型选择,让网管人员更容易制定更合适的配置方案。100%测试的高性能组件使用户免除对于施工质量以及传输性能的担忧。简单易行的安装方法,降低了对于安装技能以及安装工具的要求。
想象一下,今天的数据中心内将敷设成百上千的线缆。预端接系统将有效帮助网管人员按照既定的时间和费用预算来构建这个信息传输的物理连接平台,大大节省时间和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