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项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小说《项链》中对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的多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予理解和同情。
  【关键词】中职语文;《项链》;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除德育课外,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等课程教学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在教学中对主人公性格特点不能仅限于单一刻板分析,尤其是针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中职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与学生对作品主题、人物性格和艺术构思共同思考研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课文中找到根据。
  二、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语文课程中《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传世名篇,小说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故事情节展开故事。文学作品可以描写种种偶然性事件,但现实主义作品布局巧妙,不是为了创造奇遇。
  传统教学中教师解读课文突出语文教学工具性,注重对文中资本主义社会奢靡生活、拜金主义思想的批判,注重对主人公性格中“虚荣心”的解读,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的引导。《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有特别强烈的虚荣心,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深深诱惑和心理压力,使她最终深陷不幸而不能自拔。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的变化,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看法更加多元化。语文课程教学注重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在教学中对主人公性格特点不能仅限于单一刻板分析,尤其是针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中职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与学生对作品主题、人物性格和艺术构思共同思考研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课文中找到根据。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总是有其社会原因和主观原因,这是内在的必然。而这种必然又常常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本文中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体现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玛蒂尔德的境遇和性格特点,她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值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她的家中寒碜的住宅、黯淡的墙壁、破旧的家具、粗陋的衣料。另一方面,她一向就指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当这一切无法实现时,她陷入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常常整日地哭好几天。教育部的夜会极大地满足了她的虚荣心,路瓦栽夫人得到成功,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她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但是丢失项链之后的十年中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当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回想当年那个舞会时,她想到的仍然是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
  《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觉得很不幸,好想命运的差错,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偏偏只喜欢漂亮服饰、珠宝。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玛蒂尔德正视自己的生活——有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小女仆,有真诚待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还拥有深爱她的丈夫路瓦栽——应该就不会感到那么痛苦。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我假设舞会结束时,项链并没有丢失,玛蒂尔德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并分析讨论,驳斥不合理的假想,最后学生们依据课文内容推想:玛蒂尔德频频回忆那个让她极大满足的舞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不满与埋怨,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一个个无聊的日子。她仍然是那个虚荣心十足的女人。
  三、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   《项链》一文中,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本来过着满足的日子,回到家中解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他了解妻子,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有一天他得意扬扬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教育部的请柬,以为妻子一定很喜欢。当玛蒂尔德提出需要漂亮的衣服参加舞会时,尽管路瓦栽脸色有点发白,但他还是放弃了自己买一杆猎枪的计划,把存着的那笔款子交给妻子去做衣服。在丢失项链后,他决然说应该想法赔偿这件首饰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一到晚上就给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与妻子一起过清苦艰难的日子偿还债务。路瓦栽爱着妻子,十年来对妻子不离不弃、与妻子共同承担责任。小说中对路瓦栽多次侧面描写,细细品读下路瓦栽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玛蒂尔德灰色的悲剧人生中,如烛火般照亮她的生活。学生也在阅读中自主感悟到这种细腻的情感。
  四、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应注重知行统一原则。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重视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引导学生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项链》中玛蒂尔德丢失项链之后,小说中多处细节体现了她性格的其他侧面,她诚实守信,与丈夫从这家珠宝店到那家珠宝店,凭着记忆去找一挂同样的项链,两个人都愁苦不堪,快病倒了。还项链时心里还惴惴不安。为了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懂得了穷人的艰难生活。玛蒂尔德没有被厄运打倒,她决心偿还债务,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与丈夫花了十年的时间还清了债,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但另一方面,她回忆起当年那个令她陶醉的舞会时,她仍然陶醉不已,让学生感到寄托在青春美貌之上的美梦,与现实的对比太强烈,反差太大了。她自食其力偿还债务后充满得意与自豪。小说对她性格的多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以理解和同情。学生在阅读中也体会到佛来思节夫人这一人物的真诚之处,当她知道玛蒂尔德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给自己时,感动极了,坦率地说自己原来那条项链是假的,至多值500法郎。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讨论时在课文中找根据,存在不同意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课外查找书籍、网络钻研课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3]倪文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版)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慧彬,女,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师,讲师。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税收信用作为衡量征纳双方信用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税收信用体系可以将道德约束、法律法规约束和制度约束相结合。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保证我国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
【摘要】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拘谨封闭的语文课堂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体现不了语文的美和灵性,只有开放才能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活起来,才能使中职语文真正为学生所爱。  【关键词】开放;中职语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传》——一堂公开课令我受益匪浅: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自由对话,是心灵的共鸣引发的升华,是一种被丰厚文化、崇高人格浸润的享受,而这一切源于——开放。开放让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课的一篇古文。在这篇课文中,刻画出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以言辞说退秦军的深明大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过程中,笔者试图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领略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通过梳理文章脉络,正确认
能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紧缺和能源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能
【摘要】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书中谈道: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诚如吴刚平教授所言:是否理解了文章,要看学生是读出了文本的言上之意,还是读懂了言下之意。能读懂言下之意者,就能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或受启发,或为之发笑,或为之动容,即所谓的共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体系改革以行业的需求和就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指导原则,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口译人才为目标。目前高职口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校企合作的大视角下,综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口译教学分阶段化,以期望能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职 应用型人才 商务英语口译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