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情境教学,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希望“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无独有偶,在我们国家,“李吉林情境教学”主张“充分利用教师创设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虽然表述上有点差异,但在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力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体验、探究、发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情境教学呢。
上学期在《变阻器》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在此进行总结、交流.本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难点是如何使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笔者在引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三个阶段分别创设了教学情境,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
1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课2 创设实验情境,学习新课。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怎样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所以在制作调光灯之前,先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和导线,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让灯泡亮起来,然后给学生增加一根铅笔芯让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有的学生把铅笔芯接入电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也有的学生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灯泡亮度,最后再确定怎样才能让灯泡的亮度发生持续地变化——利用铅笔芯,由此,简易的调光灯就制好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步步引导学生对调光灯电路进行改进:(1)铅笔芯易断怎样解决?(换成电阻丝) (2)怎样让灯泡的亮度变化更明显?(电阻丝尽量长) (3)怎样使用更方便?(把电阻丝绕在绝缘的瓷筒上)这样就慢慢变身成滑动变阻器.通过创设制作调光灯的实验情境,让学生知道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每组学生把滑动变阻器接入调光灯电路,尝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可行,并联不可行.其次,尝试用不同的接法,并在学案上做好记录(图1为学生用材料)。
学生尝试后总结,在四个接线柱中任选两个接入电路,共有6种接法,即AB、CD、AC、AD、BC、BD,但并不是所有的接法都能改变灯泡的亮度,当把AB或CD接入电路中的时候,不管怎样移动滑片,灯泡的亮度都不变,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不能同时连接上面或下面两个接线柱,要一上一下各选一个”.如此体验一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在这个实验情境中,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分析,自己总结,手脑并用,身临其境地经历了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习惯,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3 结合多媒体情境,巩固新课4 教学反思
上学期在《变阻器》的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之处,在此进行总结、交流.本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难点是如何使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笔者在引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三个阶段分别创设了教学情境,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
1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课2 创设实验情境,学习新课。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怎样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所以在制作调光灯之前,先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两节干电池、开关、小灯泡和导线,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让灯泡亮起来,然后给学生增加一根铅笔芯让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有的学生把铅笔芯接入电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也有的学生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灯泡亮度,最后再确定怎样才能让灯泡的亮度发生持续地变化——利用铅笔芯,由此,简易的调光灯就制好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步步引导学生对调光灯电路进行改进:(1)铅笔芯易断怎样解决?(换成电阻丝) (2)怎样让灯泡的亮度变化更明显?(电阻丝尽量长) (3)怎样使用更方便?(把电阻丝绕在绝缘的瓷筒上)这样就慢慢变身成滑动变阻器.通过创设制作调光灯的实验情境,让学生知道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水到渠成。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每组学生把滑动变阻器接入调光灯电路,尝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可行,并联不可行.其次,尝试用不同的接法,并在学案上做好记录(图1为学生用材料)。
学生尝试后总结,在四个接线柱中任选两个接入电路,共有6种接法,即AB、CD、AC、AD、BC、BD,但并不是所有的接法都能改变灯泡的亮度,当把AB或CD接入电路中的时候,不管怎样移动滑片,灯泡的亮度都不变,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不能同时连接上面或下面两个接线柱,要一上一下各选一个”.如此体验一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在这个实验情境中,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分析,自己总结,手脑并用,身临其境地经历了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习惯,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3 结合多媒体情境,巩固新课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