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理论思考提出可见于“2011年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到今天已有10年.随着时间推移与民族社会发展,理论探究愈加深入,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机 构】
: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理论思考提出可见于“2011年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到今天已有10年.随着时间推移与民族社会发展,理论探究愈加深入,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旋律,正引领着这一研究的宽度与厚度.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对10年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跟踪梳理,具体从内涵分析、历史实践、价值意义、个案分析、路径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梳理和评述,把握这一研究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一研究的高度与深度.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就业与GDP主力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等内容进行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为813家中小企业主
19世纪中后期,澳门初步完成由传统渔农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过渡转型,为近代中国开启了第一扇"开眼看世界"的窗口.通过汲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经验,构建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的应对举措,澳门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粤港澳跨区域合作的传染病协同防控模式.同时,不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治理、环境整饬与产业调整的同向同行,希望将澳门打造为"游乐卫生无不臻善"的"休养憩居之所".但由于澳葡当局人为地造成族群隔阂、华人生活条件恶劣以及对于畸形消费经济的过度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我国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正确评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背景下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绩效,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而且有利于客观评价农村贫困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两大战略背景下,科学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估体系非常必要,综合考察巩固拓展产业扶贫同产业兴旺衔接、巩固拓展绿色减贫同生态宜居衔接、巩固拓展文化扶贫同乡风文明衔接、巩固拓展
侗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值得回顾展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侗学研究出现了显著的多维拓展.其中的突出标志,在于提出了话语表述上的概念系列,值得关注的有"跨省侗乡""无冕王国""文化边地"及"中国侗族"等.这些成果对于侗学的局部自身来说意义重大,对于侗学之外的宏观外围而言,也标志着当代民族研究与人类学理论整体中不可忽略的重头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