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课间文化里唱响生命之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其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净化人,能让学生悦目清心,饱受校园艺术文化的熏陶。也许受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享受校园硬件的艺术文化美,但是,我们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学校校园文化,其中课间校园文化的挖掘足以弥补人文环境的后天不足。让我们以多彩的活动形式践行寓美化环境与育人功能为一体的校园环境文化;寓传承与创新为一体的课程文化;寓活动与娱乐为一体的课间文化。
  一、课间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西汉时合成的,意为“文治教化”,与西方语言系统中“文化”一词的内涵类似,如英文“cul—ture”表示“栽培”,并引申为对人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课与课之间称之为“课间”。课间的设置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为了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以便更好地投人下一阶段的学习。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种种活动及在活动过程中折射出浓浓的文化气息称之为“课间文化”。课间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校园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绿色的课间文化,具有认识、娱乐、审美和教育的功能,它更能够净化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实现生命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的价值导向和现实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教育、文化、生命等热门的字眼频繁出现在人们的口中,呼唤绿色文化、生命文化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最为重要的内容。反观我们的现实,诸多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数字在不断攀升;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数字在不断攀升;放弃中考高考的人数不断攀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呢?有研究表明,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时间长,学习压力大,成绩达不到理想状况,为摆脱种种困扰他们选择逃避,甚至走向生命的不归路。
  再看看我们的课间,许多学校处于无序状况:老师们辛辛苦苦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下面或许还有下一节课,总得到办公室喝口水喘口气吧,学生们绷紧神经学了一节课,有的还没弄明白的还在苦思冥想,有的迫不及待上厕所,有的没精打采趴在课桌上,还有一部分下课铃声一响,就到教室门口、楼道,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这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喧嚷无序的十分钟里,教育几乎是空白,生命处于极原始的状态。
  现实警示我们:教育不但在课堂,学生在校的课间时间约占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在这么多的时间里,不应是放任,也不应是监管,而是教育,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关乎生命个体成长的有效教育。重视课间教育,让生命在绿色的课间文化中葱郁成长,是学校教育理应义不容辞承担教育责任。
  三、绿色课间文化教育的优化策略
  1、尊重生命的唯一。生命从降临人世开始,就意味着他的独一无二。珍爱生命,呵护生命是每个生命的职责。教育更当肩负起呵护生命的重任。
  基于对生命的珍爱与呵护,学校通过广播、书面告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教育,正面引导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珍爱。科学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2、尊重生命独特与多样。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都不同,这就形成了生命的多样。面对许许多多独特而多样的生命,既需要明白他们不同的需求,更要创设形式多样的绿色课间活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对生命个体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既尊重独特又使之与他人的融合,使生命得以健康地发展。
  3、尊重生命的自主与创作。学生既是教育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在课间文化教育中也不例外。学校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发一些课间活动。学生是课间活动的主人,他们自主开发的课间活动必将充满了他们童年的智慧和经验,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让学生自主建立活动小小组,挑选自己的好朋友,自由组合,自己寻找共同喜欢的活动项目进行研究。利用智慧生成智慧,让学生身在其中、乐在其中,让课间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空间,
  4、尊重生命成长的体验与实践。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时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体验。感受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亲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教师交往,聆听教师的谆谆教诲;与同学相处,感受同学之间的手足情谊。学生在感受生活、经历生活的同时,有意地思考,有意义的成长。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课间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伴着绿色活动,各色文化的锻炼,愉悦地玩耍与休憩。让学生们在唱声中玩耍,在玩耍中健身,在健身中学习,在学习中悟道。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去选择;给学生一些责任,让他去承担;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索。给学生体验与实践,让他自由健康的成长。
  我校还专门开展老师运动会、别开生面的学生趣味运动会、组织学生写童谣等活动。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下,我们学校不仅掀起了“阳光体育”的热潮,也掀起了“阳光活动”的热潮。这样的课间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全体师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人的生命是完整的。生命又是现实的,关注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只有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幸福的、快乐的,他们才能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盼。让绿色课间文化在生活中得以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又使整个校园浸在积极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为学生建造美丽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唱响生命的赞歌。
  【作者单位: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语文教学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注重朗读,注重口头交流,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写作的训练。而这读、写的割裂不能不说是造成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存有畏难情绪,写作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古语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近代学者对读写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著名的语言学家石民镭就指出:“我以为看书同作文应当打成一片。”叶圣陶老
采用琥珀酸酐法,分别以BSA、OVA为载体蛋白合成了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并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紫外扫描法鉴定了合成的抗原为载体蛋白和苏丹红Ⅰ号的复合物.将合成的免疫抗原用
针对桥梁检测车机械臂视频监控系统不能全角度监控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以动画模拟机械臂动作的安全监控系统.以三关节8自由度桥梁检测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运动数学模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学生的数学技能,而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则需要学生有全新的创新思维,有超乎寻常的想象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或从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原先的事物,是学生创造思维的体现,也是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养成发现的慧眼去观察周围
分析了利用电涡流效应测量靶受力后的位移进行流量检测的原理,并设计了相应的靶结构,构建了具有温度压力补偿的测量系统,最后根据流量标定实验数据,建立了流量传感器的数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