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力劳动的卫生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首脑机关。正因为如此,脑比人体其他器官需要从血液中摄取多得多的营养和氧气的供应。
  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人脑血液流量和脑的氧气消耗逐渐有所减少;如果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减退,有明显的动脉硬化或其他脑血管等病,则此种变化更为显著。脑的神经细胞数目也随着年龄而有些减少,有人统计:45岁时每立方毫米脑神经细胞为7890个,90岁时降为5800个,减少26%。脑的重量也有些减轻,如64岁时平均为1235克,80岁时降为1160克。然而脑内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小软化灶和脂褐质等不利因素,却随着年龄有所增多;近年还发现老年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也有些下降。以上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高,脑像其他脏器一样,是有其器质性改变的。
  但是,脑又有着高度的适应性,有着完善的调节机能和一定的储备能力,因而能够使机体适应外在环境。在变老的过程中,这些调节代偿功能使人的脑力并不一定随着年龄衰退,而且其变化也是不平衡的。近来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测定老年人的智能,发现一直到90岁,智能减退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器质性变化,老年人脑力劳动的能力还是有所降低的:反应变慢,记忆力要差一些,活力减弱。然而老年人的逻辑理解力还是好的,同时,积累的经验又比较丰富,因此仍能维持一定的工作能力。
  根据上述这些特点,老年人脑力劳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如果说,老年人体力劳动和活动应避免过劳,脑力劳动同样也应避免过劳。由于耐力有所下降,因此要避免持续性的高强度腑力劳动。老年人的反应比青年人慢,如仍担负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一方面容易疲劳,影响全身的健康;另方面也因为往往不能适应而使自己丧失信心;再者对工作也易造成损失。
  (二)宜担任主要为逻辑思维的工作,而不宜担任需要记忆力的工作。老年人思维分析的功能还是正常的,而且经验比较丰富,但老年人要记住一件件新事物就比较困难,往往要比他年轻时或比青年人化费更多的努力。因此,安排老年人的工作宜扬其长而避其短。
  (三)要有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中午应有休息;工作不宜连续,中间应有间断。老年人脑力劳动的耐受力减退,所以中午有一段短时间的休息,对完成下午的工作有利;而工作1、2小时后间断10~20分钟,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帮助。
  (四)脑力劳动的完全中止并不好。如同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一样,智力功能也是“用进废退”的。长期减少甚至停止使用脑力,会造成脑力的“废用性萎缩”。因此,适当的使用和训练脑力,以激活自己的智力功能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要使用和训练自己的记忆力,听广播、看电视、发展自己的有关爱好;把房间布置得丰富多彩等等。应鼓励老年人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使他们的身心有所寄托,以避免精神上消沉下去。
  (五)适当的户外活动。老年人经常到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中活动,随着心脏的血液输出量的增加,对脑的血液循环和供氧也有好处,这样可以改善脑力劳动的卫生条件。
其他文献
比较高龄的妇女都经过早年的青春期和向老年过渡的更年期。在这两个时期,因为卵巢功能与全身脏器变化较大,很易罹致月经疾病,应该切加提防。    青春期月经病    青春期是从童年过渡到成人的中间阶段,一般约在11~18岁。我国妇女初潮年龄平均为14岁。南方热,来得早些;北方冷略为迟些。家庭环境好,一贯营养好,身体健康或母亲初潮早者来得早些;相反,特别是患了结核病的则初潮延迟。初潮虽显示卵巢功能发育到成
1980年10月18日,江苏省新沂县炮车公社天齐大队有座坟墓上长出了一朵形如“荷花”的真菌,那是直经90公分,高50公分的17层花塔,重约二三十斤。每天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皆不知是何物。根据鉴定,证明它是一种可食的大蘑菇——平菇。但这样大的菌体,确系罕见的。  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都有蘑菇生长,在夏秋季节,它们更是争相繁育,生机盎然。  蘑菇滋味鲜美,自古以来就被当做珍贵食品,而且还一直被用来防
近几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趋势,即“淡化语法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全国大部分中学使用的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新教材。新教材是以“话题”为线索编写的,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在语法的编写上不偏重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十分简单且分散。   二、近几年的高考题以考查语法为主的单项填空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由原来的三十五个空减为现在的十五个空,并且在试题设计上一改过
[摘 要] 教师在高中起始年级,通过“问题导学”新授课模式进行数学学科阅读指导,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以此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问题导学”新授课;学科阅读;集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34-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
天寒地冻,平时活动就比较少的老人,此时活动可能更少,这对于老人,尤其是肥胖老人非常不利。缺少活动往往是加速衰老,导致疾病和情绪不好的重要原因。因此,冬季老人应该要注意加强活动。活动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包括生活自理、户外散步、太极拳、各种体操,直至慢跑等。活动量宜逐步增加,以轻度疲劳感为度。  冬日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改善老人呼吸功能,促进心血管循环,防病治病尤其有好处。  呼吸锻炼主要是腹式呼吸。具
豆腐是中国的特产,历史悠久。据《本草纲日》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驾时,仅在宫廷宴会上和皇帝祭祖时可以见到。但它很快就传到民间,受到普遍的欢迎。人们称豆腐为“小宰羊”,并有诗赞曰:“磨龙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据说,连清代皇帝也把羊肉冻豆腐火锅作为宫廷内的令冬佳肴,时加品尝哩。明末清初之际,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豆腐开始传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
[摘 要]永昌一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积极创建省级特色实验学校。学校通过强化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创新德育、智育、艺体教育的渠道,引导学生“自觉成长、自主学习、自动发展”,形成了德育课程化、课堂教学高效化、艺体教育多彩化的鲜明特色,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  [关键词]主体精神;育人渠道;特色实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 要]《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文章通过分析《白杨礼赞》的背景之美、形象之美、内涵之美、结构之美等,探究其美学特征。  [关键词]茅盾;《白杨礼赞》;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06-02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写于1941年,作者茅盾。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广大军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互动学习的沟通平台。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促进师生双方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保持“语文味”,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赛课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5-0010-02  记忆中的语文课
[摘 要]情境教学可以恰到好处地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生动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变得“易”“趣”“活”。情境的创设要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通过多样的情境创设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启发思维、增长智慧和学以致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情境形式;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