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方式的铁道机车检查方法研究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铁路运用机车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因陋就简的运用机车人工检查方法和机车部件状态的判断方法,其分析研究结果将为铁路机车司机作业提供标准,为铁路机车的安全运用和运用效率提供切实保障,也为新职工上岗培训和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人工方式;铁道机车;检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U2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3-015-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3.007
  1 概述
  通過机车检查可以确保出厂机车和各级修程后机车的整车质量和性能,保证日常运用机车的运用安全和正常运行(甚至能维持故障运行以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由此可见,机车检查的类型可以分为出厂机车检查和运用机车检查。
  文章所讨论的机车检查是指运用机车静止状态下,机车乘务员对机车的机械部件进行的检查,有时候又称为机车下部、上部检查。
  2 机车下部、上部检查方法
  机车乘务员进行的机车检查作业不同于机车制造和检修情况下所进行的机车检测及测试,主要侧重于机车零部件的外观检查,机车乘务员所使用的检车工具应简单、便于携带且实用。司机常用检车工具有:检车锤、手电筒。某些特殊场合下的工具有:塞尺、直尺、卷尺及专用工具、万用表等。经长期实践总结,比较实用的检车方法有:检车锤检车法、手检车法、目视检车法。某些特殊场合下可使用测量检车法、测试检车法[1]。
  2.1 检车锤检车法
  检车锤检车法又可分为:锤击检车法、锤触检车法、锤撬检车法。
  2.1.1 锤击检车法
  锤击检车法是使用检车锤,以合适的力度和方位敲击零部件,通过倾听敲击音响及感受锤柄的振动,并结合目视观察零部件形态变化情况等异常线索来判断零部件是否断裂或螺栓的紧固程度。锤击检车法适用于较大型弹簧装置(如机车二系悬挂装置中的圆弹簧等)、其他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如车钩)的检查。另外,锤击检车法也可用于老型号机车的14mm以上的螺栓的松缓检查。目前,新生产机车的螺栓紧固已采用多项防缓措施,如防缓铁丝、防缓标记、防缓垫圈与平垫圈的配合等防缓措施,因此不再使用锤击检车法检查新生产机车的螺栓紧固。
  使用锤击检车法时,对检查部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用力适当,防止损伤部件;禁止锤击压缩空气管路及管接头;禁止锤击燃油管路、液压油管路、轮缘喷油管路、冷却油(水)管路、变压器油循环管路、管接头及连接的装置(如主风缸等);禁止锤击摩擦工作面(制动盘、轮对踏面等);禁止锤击光洁度较高的部件;禁止锤击小于14mm的螺钉、螺栓等。
  2.1.2 锤触检车法
  锤触检车法是指以适当的力度,使用检车锤触动零部件,眼睛观察零部件的情况,从而发现是否松缓或裂损。锤触检车法主要适用于较小型部件,如细小管路的卡子等固定部件、开口销、小于14mm的螺栓、螺钉等。
  2.1.3 锤撬检车法
  锤撬检车法是指以适当的力度,使用检车锤的锤尖或锤柄轻微拨动或撬动零部件,眼睛观察其间隙、跳动量、横动量等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由于机车的设备和零部件的布置受空间限制,一般布置得较为紧凑,机车检查过程中有些部位受条件限制用手检无法够得着,检车锤也是手臂的延长,利于全面检查机车[2]。
  2.2 手检车法
  手检车法又可分为:手动检车法、手触检车法。
  2.2.1 手动检车法
  手动检车法是指遇到不适合用检车锤检车法检查的零部件时,用手以适当的力度对零部件进行晃动、拍打、握紧、旋转等,依据手的感觉和眼睛的观察,判断出:晃动仪表、电器、阀门等小型部件,观察和判断部件是否安装不牢固、细小安装螺钉和螺栓是否松缓;拍打仪表或拍打、按压电器的活动部件,观察和判断是否有卡滞、状态是否处于正确位置;握紧、晃动仪表、电器、阀门的电器导线,观察和判断接线是否松脱、细小安装螺钉和螺栓是否松缓;握紧、旋转细小管接头、各种阀门,观察和判断各油、压缩空气管路是否泄漏,阀门的位置是否正确。
  2.2.2 手触检车法
  手触检车法是指用手的不同部位接触或接近所检查的部件,感受相应部件的温度、管路的渗漏情况等,从而判断出相应部件是否温度异常、各油和压缩空气管路是否泄漏等。
  机车处于运行状态时,无法用手触检车法检查温度异常的部件,应在机车停车后立刻用手触检车法检查其温度异常的情况(尤其是机车轮对部分的轴箱)。检查时可先用手指感受发热部件的温度,以判断是否能手触发热部件,再用手背触及发热部件表面,根据手背能够持续接触部件的时间和发热的其他现象判断发热的温度:手背能长时间接触发热部件,可判断温度在40℃左右;手背能接触发热部件3s,可判断温度在70℃左右;手背不能接触发热部件,发热部件表面颜色无明显变化,可判断温度在90℃左右;手背不能接触发热部件,发热部件表面颜色变化较大,可判断温度在150℃左右;手背不能接触发热部件,发热部件表面颜色变化较大,而且已经开始冒烟,可判断温度在150℃左右。
  目前,机车上普遍都加装了“6A装置”,机车处于运行状态时,“6A装置”可以对轮对轴箱等关键部位进行温度检测和异常报警。压缩空气管路发生泄漏时,手指触摸管路渗漏处能感受到压缩空气的气流,一般还伴有气流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响。油管路发生泄漏时,手指触摸管路渗漏处,观察手指会沾有泄漏的油污,一般在渗漏处及渗漏处的下方会有渗油的痕迹。
  2.3 目视检车法
  目视检车法是机车乘务员进行的机车检查作业中,使用最多、最重要的机车检查方法。目视检车法的关键要点是:在机车乘务员检车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地全方位目视检查所要检查的部件,尤其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部位。因此,检车的姿势和动作必须与眼睛的观察方向和方位协调一致,光线不好时应使用手电筒配合,目视观察不全面时应采用检车锤检车法或手检车法加以辅助观察。   目视检车法主要适用于各部件的外观检查,主要范围有:各仪表指针的位置;检验合格证、各部件或其零部件的缺失;各信号灯的显示状态;各空气断路器、空气自动开关、熔断器的状态;各油路、压缩空气管路塞门的开关状态;检验合格证有效日期的确认;各紧固件防松缓铁丝、防缓线、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的状态;轮对踏面、制动盘摩擦面的损伤程度;油管路的漏泄程度;电气导线绝缘外皮破损程度、电连接处烧损及电弧击伤程度;直流牵引电机或脉流牵引电机的火花等级等。
  根据目视检车法观察到的换向器表面及碳刷接触表面的状态,并结合牵引电机火花的特点,可以判断出牵引电机的火花等级,进而可以确定牵引电机换向器和碳刷的损伤程度:目视观察到换向器表面没有黑色痕迹、碳刷接触表面没有烧灼痕迹,若牵引电机没有火花,可以判定火花等级为1级,此时牵引电机状态优秀;目视观察到换向器表面没有黑色痕迹、碳刷接触表面没有烧灼痕迹,若牵引电机的碳刷接触边缘仅有少量的点状微弱火花,可以判定火花等级为1 级,此时牵引电机状态良好;目视观察到换向器表面有黑色痕迹、碳刷接触表面有轻微烧灼痕迹,且用蘸汽油的棉布可以擦除换向器表面的黑色痕迹,若牵引电机的碳刷接触边缘已经大部分以上出现连片状轻微火花,可以判定火花等级为1 级,此时牵引电机状态为允许运行;目视观察到换向器表面有黑色痕迹、碳刷接触表面有烧灼痕迹,且用蘸汽油的棉布可以擦除换向器表面的黑色痕迹,若牵引电机的碳刷接触边缘已经大部分以上出现连片状较强烈火花,可以判定火花等级为2级,此时牵引电机状态为短时允许运行;目视观察到换向器表面有严重的黑色痕迹及烧灼痕迹、碳刷接触表面有烧灼痕迹及损坏,且用蘸汽油的棉布无法擦除换向器表面的黑色痕迹,若牵引电机的碳刷接触边缘已经全部出现强烈火花,同时伴有大火花飞出,可以判定火花等级为3级,此时牵引电机状态为不允许运行。
  2.4 测量检车法
  测量检车法是指用测量工具精确测量有关部件的限度尺寸的检车方法。一般情况下,较小尺寸的间隙可使用塞尺测量;稍大尺寸的部件外形可用直尺測量,不规则形状可用卡尺测量;特殊尺寸(如与车钩相关的尺寸)也可使用专用工具测量;较大尺寸的部件(如较大尺寸的距离、外形大小)可以使用卷尺测量。
  2.5 测试检车法
  测试检车法是指用测试工具(如万用表、兆欧表等)测试有关电器及连接导线的性能参数的检车方法。使用万用表和兆欧表应注意校表、合理选择档位及量程、遵守安全操作规则,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3 “八步看车法”
  “八步看车法”指的是机车一侧走行部使用八步将各部件检查完毕(不包括机车前部及车钩三步)。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是费时少、姿势优美、检查不错不漏、易于推广。具体是两端裙板内侧各半步,变压器管路各部一步,每个轮对一步,合计八步。
  “八步看车法”的基本动作有:直立平视、站立检查、蹲步检查、弓步检查、弯腰检查。
  3.1 直立平视
  检查处所:检查机车前、后端。检查姿势:身体直立,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面向检查部位,检车锤尖指向被检查部位。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3.2 站立检查
  检查处所:车钩、风管、蓄电池。检查姿势:身体前倾,右脚向右迈半步,或左脚向前迈一步。检查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3.3 蹲步检查
  检查处所:机车走行部外侧中上部。检查姿势:面向检查部位,右脚向右跨出一步,比双肩略宽,向右侧身时,身体重心落右脚,右膝关节弯曲,左脚伸直。向左侧身时,身体重心落左脚,左膝关节弯曲,右脚伸直。检查顺序: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3.4 弓步检查
  检查处所:机车走行部外侧下部。检查姿势:面向检查部位,右脚向右跨出一大步,向右侧身时,身体重心落右脚,右膝关节弯曲,左脚伸直,身体尽量探低。向左侧身时,身体重心落左脚,左膝关节弯曲,右脚伸直,身体尽量探低。检查顺序: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3.5 弯腰检查
  检查处所:地沟检查。检查姿势:双腿略屈,弯腰,锤头落地走行,控制身体高度,避免撞头。检查顺序: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参考文献
  [1] 黄秀川.CRH380A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传输不良故障分析和应急处理[J].科教导刊,2020(10):23-25.
  [2] 曾青中.电力机车检查与保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业人才,其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然而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民被迫参与、政
为了提升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水平,本文主要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控制要点及提升策略进行研究.文中从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析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控制要点,并提出了具体提升策略,主
摘 要:电视节目能够为人们呈现融合画面、声音、音乐和文字等因素的视听效果,为了更好地表现电视节目效果,需要对节目进行处理,后期制作便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鉴于此,技术人员要根据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要求,在把握其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提高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质量,提升电视节目效果。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制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具有严谨性,如果不注重严谨从事结算审核工作,难以管控好工程造价,因此,施工单位应对结算审核部门和结算审核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并提出以严谨、认真的
摘 要:随着新时期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雷达装备科研生产保障工作需要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向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雷达装备科研生产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综合探析其现实作用,希望由此提升和优化我国雷达装备科研工作的生产保障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雷达装备;科研生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3-0
摘 要:浮萍可以在特定條件下快速积累淀粉,具有一定的能源价值。文章主要阐述了浮萍体内淀粉积累和淀粉降解过程所受调控因子的情况,希望能对行业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浮萍;能源价值;淀粉降解过程  中图分类号:Q949.7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2-008-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颇为重视的问题.倘若校园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就会受到十分负面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进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城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城市房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施工时,由于种种多种因素,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为房屋建筑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文章针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关键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必须要对深基坑施工加以充分重视,尤其针对深基坑支护工作而言是保证整个基坑施工安全稳定进行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针对深基
摘 要:文章针对高原高寒对蓄电池的容量、充电接收能力、蓄电池极板、供电状态的影响性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做好蓄电池日常养护、控制蓄电池放电程度、合理调整电解液浓度、进行蓄电池地埋改造、加强蓄电池状态监测等对策,以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高原高寒地区通信过程的通畅性考。  关键词:高原高寒地区;蓄电池极板;蓄电池容量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