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赵朴初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大哥魏承彦从武汉《长江日报》社调到北京,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秘书。他在北京上大学时就经人介绍从朴老学诗。60年代赵朴初讽刺赫鲁晓夫的散曲《某公三哭》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时脍炙人口。我开始研究佛学时入门书就是朴老的《佛学常识问答》。后来我结婚时,朴老还用行草抄了一首诗作为贺礼。其书法意境深远、翰墨飘逸,通篇观之如金石铺地,字字独立,上下呼应,意连笔不连,一气呵成。书与诗,珠联璧合。挂在我当年的蜗居里,实在说得上蓬荜生辉。
  1986年夏,我去北京走访曾在上海文化界工作过的老人,朴老自然在这份名单上。在大哥的安排下,我应约来到南小栓胡同的赵府。那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院内花木扶疏,东院有间小佛堂,中院是起居室和餐厅。西院北屋是客厅兼书斋,起了个很有禅意的名字叫“无尽意斋”,大哥领我进去见到了朴老。那天老人谈兴很浓,从佛教和中国建筑、文学、绘画、哲学的关系谈起,指出“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他还说:“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可是现在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佛教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单纯地当作生财之道,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国不尊重文化的话柄。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因此,今天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佛教文化精华的问题。”
  后来我把这次谈话整理成文,以《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为题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上。想不到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人民日报》海外版首先全文转载,许多寺院把文章张贴在庙门口当作“护身符”,对付地方政府的极左宗教政策。
  后来“佛教是文化”甚至被学术界称为赵朴初佛学思想的核心和贡献。这次谈话发表后,朴老对我的佛学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经常让我给《法音》杂志写稿,有时还是命题作文。当时任继愈的世界宗教研究所是把宗教当作精神鸦片烟看待的。他们的一些论著对佛教竭尽谩骂诬蔑之能事,且已超出了正当学术研究的范围。朴老十分不满,但当时佛学界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就连刚刚恢复的佛学院都不得不用他们编写的佛教史作教材。有一次,朴老嘱我对郭朋先生的几本佛教史著作做个回应。文章发表后,朴老很赞赏,鼓励我进一步研究。我就沿着那篇文章的思路完成了《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一书。朴老还亲自题写了书名。
  1987年,朴老主持创办了佛教界的学术机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学术刊物《佛教文化》。著名佛学家周绍良和吴立民先生先后担任所长。朴老亲自拍板聘请我为特聘研究员,还传话说我是他唯一聘任的5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对我寄予很大的期望。
  那场政治风波发生后,朴老知道了我的情况,再次传话希望我从此就一心一意埋首研究佛学。可惜我当时已决意负笈留洋,辜负了朴老的一片苦心。
  再见赵朴初已隔了整整十多年。1997年4月的一天,我去北京医院探望朴老。记得那天是彭真病逝前一天,医院里岗哨林立,气氛森严,可是我在朴老的病房里则如沐春风。老人家仔细询问了我出国以后的境况,然后就天南地北地聊起来。那天聊得最多的是“法轮功”,朴老说已向中央反映要重视其社会影响,但没有人理睬。他要我回香港后帮着搜集一些有关日本邪教的资料,说还要向高层进言。当时我在编一套佛教和人生系列丛书,请朴老允许将其《佛学常识问答》编入丛书,在香港出版。朴老满口答应了。我怕时间太久会累到他,聊了两个小时就告辞了,想不到竟然也就成为最后一面了。
其他文献
卡梅伦步入婚姻殿堂之前,交往了很多女友。所有这些女友,都是被他单方“抛弃”的,而结束恋情的理由是,对方不适合做未来英国首相夫人  卡梅伦一直处于“我选别人,别人供我选”的优势地位。自我的政治优越感、加上未来的首相憧憬,让卡梅伦设定了两项女友标准:出身名门,有艺术气质  意大利男人的生活,不能离开艳遇,所以才有了贝卢斯科尼式的“半人半兽”罗马王;法国男人的浪漫,则必有与漂亮女人一道看海的插曲,所以才
走红的节目很多,但从来没有一档像《非你莫属》这样,弄得微博隔俩月就来一次高潮,这次,“疑似假学历评委歪批法国优秀留学生”不仅让欧洲学生愤怒,连青年导师此等“大V”都发起号召抵制活动,其负面形象深入人心的程度,至少在互联网上,几乎是空前的。  为啥?如果说之前的《非诚勿扰》谈的是结婚问题,能够困扰世间适龄男女每天晚上8点以后的4小时,那么《非你莫属》讨论的职业问题,大概能困扰青年们每天12小时了。大
2013年7月30日,香港,“气功大师”王林  8月3日,气功大师王林在香港发表了一份《王林细述“事件”始末》的声明,并让家人铲除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城内别墅门墙上鎏金的“王府”二字。  整整一個月前,马云、李连杰、赵薇等3位知名人士造访了这座“王府”。随着他们的一张合影流传网上,王大师赖以生存的隐秘的“气功”一时为千夫所指。  徒弟邹勇公开站出来指责王林“靠骗术忽悠钱”。在王林事业如日中天之时
许多人都有过穿越梦,但很少有人会像33岁的萨拉·克里斯曼(Sarah Chrisman)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放弃电话、汽车和一切家用电器,回到她心向往之的维多利亚时代。  1837年,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继位为联合王国君主,开始了63年的君主生涯。这个以女王命名的时代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巅峰。而今,一个世纪过去,萨拉想要回去。  萨拉的痴迷由来已久。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妈妈带她去参观俄勒冈的维多利亚博物
姨妈最近遭遇了两次妇科手术, 第一次是切除恶性肿瘤,没成功,不到一周又切了第二次。而今天哈尔滨也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到20岁的患者怀疑医生刁难,挥刀行凶,血溅诊室,一死三伤,一位29岁的实习医生无辜殒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看《on call 36小时》不免有点身处地狱仰望天堂的虚幻感,港式心灵鸡汤的慰藉功能降到最低,俊男美女一尘不染的白大褂难掩现实的沉重与残酷。医院已经不只是小孩的恐怖之地,随
家住沙土山街深处的许国兴,1952年生人,靠经营小杂货铺为生。他的宠物“白白”(鸡)和“丫丫”(鸭)远近闻名。它们听老许拉二胡时,会随着乐曲旋律摇动身体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北京人的性格,那只能用上一个字儿:爷。  过去这四九城到处是爷,侃爷、倒爷、膀爷,蹬三轮儿的都能混上个板爷——有奶的就是娘,带把儿的就是爷。  唯有“大爷”是不乱叫的。那要有一种独特的范儿。北京话讲:往那儿一站,不能跌份儿。  
幸福感,今年两会最热门的关键词,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为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幸福感?如何协调城市化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听听来自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吧  全国人大代表黄奇帆:  公租房完全可以在全国推开  公租房是保障房,因此在建设中享受不收取施工税、交易税、出让金等政策,在配套商业、卫生、教育的同时不收配套费,也不赚什么利润。只要满足这个出发点,政府应该可以做到,国家也是这样要求的。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
我随姚晨一行进入百老汇电影中心时,十几个观众已经早早安坐在座位上等候难民电影开场。他们大多肤色偏深,两位挨坐在一起的女性身材臃肿,裹着印度纱丽。独坐的人看不出表情。与国内观众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在把玩手机。离电影开场还有好一阵,但影院里一直很安静。  放映前有两个环节,一是姚晨发表成为难民署代言人的感言,二是难民署给难民事务支持人士颁奖。也许是因为对姚晨不大了解,观众席里听不出太热烈的声响,这与姚晨
“我想让孩子有一个外籍身份。”林木决定让太太去洛杉矶生下第二个孩子。  他是杭州一家私营企业的企业主,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企业经营状况不错,唯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父母一样接受“洗脑式”的教育。他要给孩子提供更多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在他看来,只要孩子获得“美国身份”,他们将一起变得“自由”。  林木开始研究“赴美生子”这件事中的各种套路,最终发现这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而其背后还有着强大的商业逻
陈木胜的电影总给我这样的感觉:看上去是一碗好米饭,嚼起来却夹杂着砂石,味道很有点暧昧不明,难以痛快地下咽。对我来说有几个问题很值得琢磨:导演动心讲这个故事,最初浮现在眼前的是哪个念头或场景?3个人物中究竟谁处于核心位置?这个故事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这是部前后对称、几乎可以一劈两半的电影。撇开最后的字幕,130分钟的故事,刚好在第65分钟将时间线切换到了5年后。前半部原是普通的警匪故事。3个一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