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直接交易背景下《民法典》供用电合同制度新解

来源 :法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供电模式有别,电力直接交易模式下售电主体与配电主体分离,电网企业只是配电主体,不再参与电力买卖.《民法典》仍沿用供电人的称谓,在售电主体与配电主体分离时,供电人对应于作为配电主体.在传统的供电模式下,供用电合同本质上为特殊的买卖,但在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用户向不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的情形,完整的电力买卖被拆分成售电和配电两个环节,供用电合同调整配电关系,体现出服务合同的属性.无论表现为买卖还是服务,供用电合同均系继续性合同.供电人有强制缔约义务,在供电人无正当理由拒绝订约时,用电人有权要求供电人作出订约的意思表示并要求给付本身.当用电人逾期支付电费和违约金且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时,供电人在履行通知义务后可中止供电,中止供电并非解除合同,而是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其他文献
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公司治理现代化,是此次公司法修改承载的历史使命.我国公司法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地位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夹层境地,作用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本文试从确立董事会中心主义立场入手,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完善董事会职权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七项完善董事会职权体系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公司法的修改能起到微薄之力.
《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符合现实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有启示意义.《法律援助法》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中既有突破性的亮点,也存在一些缺憾.在《法律援助法》实施以后,仍然应当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研究,并从立法推进和配套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继续对其加以完善.必须加强法律援助的国家保障,确保《法律援助法》发挥功效.
近日,江苏省滨海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进走进县电视台,录制了一堂空中普法课,该普法课覆盖53所学校,共有12.98万中小学生观看.rn近年来,滨海县检察院高度重视校园普法工作,与县教育局会签《关于加强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领导班子成员、员额检察官覆盖到全县53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明确要求每学期完成不少于两课时的授课目标,真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全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法治护航.
期刊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然已经上升为法律制度,但仍然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逐步完善.立足于刑事一体化视野,可以在准确明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核心逻辑的基础上检视其实践误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整体效率与个案公正之惑、形式与实质之困、人身危险性之难、如何从宽之谜等四大难题.在准确定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础上,平衡个案公正与整体效率的关系,提升被害人的参与程度,完善人身危险性评估,构建科学透明的从宽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