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研背景目的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生经历的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和竞赛都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着他们,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坚强、和友爱的高尚情操。对于今天独生子女一代,体育课更是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及办学条件,特对我校体育器材配置现状进行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形式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器材配置及使用情况,对体育课堂常规情况、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室的开放情况、运动队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初步了解。采用与部分体育教师、学生座谈、查看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进行。
三、基本情况
常规工作 1、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学校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2、体育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定期对教师备课、上课、常规、业务学习等检查。3、不同程度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4、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场地器材基本具备,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具有开设的可操作性。5、近年来,学校修建了草坪足球场、体育活动室、体质测试室,扩建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装修了体育器材室,购买了大量的体育器材,使学生锻炼内容和形式更丰富,学校有田径和篮球训练队伍。
四、体育器材配置情况
1、学校有两个体育器材室,面积为96.98平方米,88个品种,2581件,共投资491427元,其中固定资产343364.3元。室内设施齐全,摆放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学校拥有400米的环形跑道,草坪足球场,一个体育活动室,两个测试室,高标准的篮球场等,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每年投资近两万余元用于购买体育器材。
2、全校有57个班,学生3071人,已配体育器材总计491427元,生均160.02元;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目录》标准配置要求测算,我校体育器材的数量和金额大大超过标准配置要求。
3、学校体育器材数据统计和分析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仪器设备》规定,种类80种,数量1575件,而我校种类是88种,数量是2581件。有些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数量远超过配置标准。2005年我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10年又顺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复评验收,为开展体育课、训练课、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4、目前缺少的体育器材是气泵,数量不足的体育器材有爬绳爬杆、呼啦圈、跨栏架等,这些统计数据是动态的,但一定程度反映了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情况和现状。体育器材因价格因素、配置的时间、器材的维护等原因都可能对生均数产生影响。前些年,学校努力克服经费困难,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了大量的体育器材,1998年体育设备资产仅为47914元,到2013年体育设备资产已达到491427元,增长幅度很大,满足了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开展的需要。
五、存在主要问题
1、有些体育器材年代已久,安全性能低,影响了学校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
2、有些教师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模式陈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自身业务钻研的意识不够,缺乏培训与交流,师资力量薄弱。
4学校田径队没有进行长期经常训练,不重视梯队建设,往往是比赛前,进行突击训练,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也失去参加比赛的意义.5学生感兴趣的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等器材使用率高,达到90%以上,跳绳、毽子、呼啦圈 皮筋使用率在85%以上,垫子、铅球、踏板使用率在70%以上,单杠、双杠、跳箱等体育器材使用率偏低。
6有的年级实行选项教学,需要大量专项体育器材。
六、 解决的途径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更加充分地了解我校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为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 学校体育工作目的、意义、作用,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2、把评价学校成绩与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挂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检查力度,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职能部门要对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设施配备等常规体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3、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配置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配备,在教育经费中建立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用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及时补充易损易耗体育器材。
4、学校要多方自筹资金,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等多种途径不断改善体育设施配备。添置器材设施时,既要考虑体育与健康教学需要,又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添置一些体质测试设备,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制器材。
5 体育场地与器材是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要想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学校的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等必须能够满足体育课的需要。要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配备,以确保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2013-2018年体育发展规划如下:
1、继续向学校争取体育投入财政支持,改善体育活动场地,添置体育器材,保证基本的学生活动场地与器材。
2、经常开展体育优质课比赛,并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体育课观摩,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余训练等各项专业能力。
3、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水平,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
4、继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场地,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
5、管理员要积极认真学习体育的有关知识,和校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尽职尽责以保证体育课、训练课、运动会、篮球赛等各项体育活动顺利进行。对新购体育器材及时上账入册,帐物相符,定期对器材进行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领用借还制度 》、《维修保养制度 》、《损坏赔偿制度 》、《报废报损制度》。
6、积极开展各项特色体育项目,对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努力解决,为今后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奠定基础。通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推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努力使我校体育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生经历的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和竞赛都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熏陶着他们,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坚强、和友爱的高尚情操。对于今天独生子女一代,体育课更是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及办学条件,特对我校体育器材配置现状进行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形式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器材配置及使用情况,对体育课堂常规情况、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室的开放情况、运动队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初步了解。采用与部分体育教师、学生座谈、查看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进行。
三、基本情况
常规工作 1、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学校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2、体育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定期对教师备课、上课、常规、业务学习等检查。3、不同程度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4、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场地器材基本具备,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具有开设的可操作性。5、近年来,学校修建了草坪足球场、体育活动室、体质测试室,扩建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装修了体育器材室,购买了大量的体育器材,使学生锻炼内容和形式更丰富,学校有田径和篮球训练队伍。
四、体育器材配置情况
1、学校有两个体育器材室,面积为96.98平方米,88个品种,2581件,共投资491427元,其中固定资产343364.3元。室内设施齐全,摆放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学校拥有400米的环形跑道,草坪足球场,一个体育活动室,两个测试室,高标准的篮球场等,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每年投资近两万余元用于购买体育器材。
2、全校有57个班,学生3071人,已配体育器材总计491427元,生均160.02元;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目录》标准配置要求测算,我校体育器材的数量和金额大大超过标准配置要求。
3、学校体育器材数据统计和分析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仪器设备》规定,种类80种,数量1575件,而我校种类是88种,数量是2581件。有些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数量远超过配置标准。2005年我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10年又顺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复评验收,为开展体育课、训练课、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4、目前缺少的体育器材是气泵,数量不足的体育器材有爬绳爬杆、呼啦圈、跨栏架等,这些统计数据是动态的,但一定程度反映了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情况和现状。体育器材因价格因素、配置的时间、器材的维护等原因都可能对生均数产生影响。前些年,学校努力克服经费困难,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了大量的体育器材,1998年体育设备资产仅为47914元,到2013年体育设备资产已达到491427元,增长幅度很大,满足了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开展的需要。
五、存在主要问题
1、有些体育器材年代已久,安全性能低,影响了学校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
2、有些教师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模式陈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自身业务钻研的意识不够,缺乏培训与交流,师资力量薄弱。
4学校田径队没有进行长期经常训练,不重视梯队建设,往往是比赛前,进行突击训练,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也失去参加比赛的意义.5学生感兴趣的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等器材使用率高,达到90%以上,跳绳、毽子、呼啦圈 皮筋使用率在85%以上,垫子、铅球、踏板使用率在70%以上,单杠、双杠、跳箱等体育器材使用率偏低。
6有的年级实行选项教学,需要大量专项体育器材。
六、 解决的途径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更加充分地了解我校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为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 学校体育工作目的、意义、作用,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2、把评价学校成绩与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挂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检查力度,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职能部门要对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设施配备等常规体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
3、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配置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配备,在教育经费中建立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用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及时补充易损易耗体育器材。
4、学校要多方自筹资金,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等多种途径不断改善体育设施配备。添置器材设施时,既要考虑体育与健康教学需要,又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添置一些体质测试设备,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制器材。
5 体育场地与器材是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要想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学校的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等必须能够满足体育课的需要。要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配备,以确保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2013-2018年体育发展规划如下:
1、继续向学校争取体育投入财政支持,改善体育活动场地,添置体育器材,保证基本的学生活动场地与器材。
2、经常开展体育优质课比赛,并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体育课观摩,以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余训练等各项专业能力。
3、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水平,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
4、继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场地,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
5、管理员要积极认真学习体育的有关知识,和校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尽职尽责以保证体育课、训练课、运动会、篮球赛等各项体育活动顺利进行。对新购体育器材及时上账入册,帐物相符,定期对器材进行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领用借还制度 》、《维修保养制度 》、《损坏赔偿制度 》、《报废报损制度》。
6、积极开展各项特色体育项目,对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努力解决,为今后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奠定基础。通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推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努力使我校体育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