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刍议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往,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影响人的一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语言表达作为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1 创设良好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与人们的语言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育机会越多,语言运用越频繁,其质就越有条件发展。而幼儿语言欣赏、学习、表达的条件和机会,需要教师来创造和提供。
  1.1 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练习语言
  幼儿的学习很大程度受兴趣的影响,在区域中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和工具,能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看法和想法的欲望,调动幼儿把平时吸收的语言信息创造性地运用,提高语言练习的机会。如语言区:A.自制单个图片,引导幼儿自由拼摆图片,创造性讲述故事内容,并注意用不同语气语调表现故事人物的高兴与悲伤。B.投放幼儿熟悉的照片,启发幼儿欣赏照片,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看到和想到的。美工区:投放多样性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启发幼儿通过想象作画,再根据画面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幼儿边玩泥边讲述。如先团一个圆当小兔头,再搓一个椭圆形当小兔的胖身体……。引导幼儿用折叠成的作品边玩边讲。如:折飞机游戏“我的飞机要去北京了,有时飞的高,有时飞的低”,句子中“有时...有时和高与低”的并列句式和反义词的表达,都体现了幼儿表达的严密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区:投放有趣的物品,支持幼儿科学探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发现。如有趣的磁铁在操作中会说“磁铁会吸铁钉,不会吸海绵。磁铁不仅会吸回形针,还会吸小汤匙”等幼儿能将自己的发现用规范的句式表达。表演区:在开放的地方创设小舞台,让幼儿自由自主的站上面表现自我,从悄悄地独自尝试到和朋友一起分享最后大胆地面对所有人。角色区: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模仿生活语言进行交流,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1.2 利用日常生活活动,让幼儿在交往中使用语言
  日常交往是个别交谈的最好时机,研究证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同成人与其交际的语言成正相关。因此,教师要与幼儿多交流,多沟通,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如早上见面问:“你好!昨晚在家见到有趣的事了吗?”,玩玩具时问:“你的玩具怎么玩最好玩,为什么?”吃点心时问:“今天的点心吃什么?有哪些营养?”盥洗时问:“你的小手怎么洗最干净。”等等。通过这些启发性的提问,让幼儿想表达、懂表达,并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可谓一举多得。同时鼓励、支持幼儿之间互相玩耍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表达, 允许幼儿生活环节与同伴轻声交谈。为激发幼儿的表达热情,自由活动时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幼儿辩论,让幼儿在辩论中发展语言。
  1.3 组织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
  引导幼儿在学习中丰富语言,通过看图书、讲故事、谈话等让幼儿获取语言信息。幼儿喜爱听故事,对故事中的对话语言比较感兴趣,学得也快,因此,我在选择故事时讲究角色鲜明,情节简单,语言通俗且来自生活。故事教学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对话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表演,学习丰富对话语言,再鼓励幼儿将故事中的对话语言迁移到生活中。在组织谈话活动时,重视创设谈话情境,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为了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人人都会说,我在选择谈话话题时,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话题来自于幼儿生活,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基础;第二,幼儿感兴趣的,有一定新鲜感和吸引力;第三,近日幼儿所关心的见闻趣事。在谈话过程中,注重给幼儿说的机会,引导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让幼儿在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操练自己的语言,使他们敢说、爱说、多说,从而养成积极主动交流习惯。
  2 注重语言交往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心态因素制约着幼儿的语言表达,影响着表达的效果和质量,良好的情绪能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且表达自如,若情绪低弱则少言寡语。幼儿接触面窄,语言经验贫乏,语言表达往往更容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心理素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和心境,创造宽松、愉快、美好的情绪环境,创设平等和协的氛围,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教师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帮助幼儿排除不良心理因素,树立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心态。针对个性特殊的幼儿,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进行因材施教。对沉默寡言的幼儿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引发积极思维,如带他观察自然环境,探索环境中有趣的动植物,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胆小、自信心不足的幼儿要尊重接纳他的说话方式,注意认真倾听并积极应答。对于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幼儿要加倍爱护他,关心他,耐心地与他交往,还可以请一些活泼开朗的幼儿和他交朋友,以游戏开启说话兴趣;对于自尊心特别强的幼儿,要培养他承受失败的心理能力。
  3 密切联系家园实现家园共育
  家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家长与幼儿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可以使幼儿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得到语言发展的锻练,有些家庭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因为忙而较少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失去语言表达的机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活动等,指导家长创造各种条件提高幼儿语言练习密度。
  (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如:起床时问:“你做梦了吗?梦见什么?”吃饭时问:“昨天吃过哪些菜?你最喜欢吃什么?”放学时可问:“今天在幼儿园看到什么啦?和谁一起玩什么?玩的开心吗?”这些问题启发幼儿回忆,让幼儿充分温习过往,同时与孩子交谈尽量使用规范语言。
  (2)指导幼儿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影片或听故事,启发孩子描述故事内容,判断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情感态度行为。当孩子描述时,家长应做谦虚的听众,尊重孩子的描述,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当孩子判断错误时给予分析指正,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品德素质的提升。
  (3)有意识创造语言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经常带孩子走亲访友,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体验社会生活,使孩子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如饭后带孩子散步,边走边问:“你看到地上有什么?”“这两棵树长得怎么样?哪棵高哪棵矮?。”周末带孩子到超市买菜、购物,让孩子在选择商品时自言自语,咨询情况与父母交流,还可以听听旁边人的意见,并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在实践中丰富语言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幼儿的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水平提高了,说话的自信心增强了,也乐于与人交往,创造性语言的表达表现逐步提高。由此可见,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创设语言环境,抓住有利时机,科学运用周围的一切事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柘荣县双城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柘荣县 355300
其他文献
<正>患者男,38岁,于1993年5月28日午餐不慎将鸡骨哽于咽喉下部,随即用馒头将其冲下,后感胸骨后疼痛,无恶心、呕吐,经食道钡剂检查发现有食道损伤,给予流质饮食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