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镜中人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情简介]rn高中生如玉觉得自己身材不好、成绩差、不善言辞,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很害怕听到别人的评价.一次偶然的机会,如玉可以选择变成镜中那个完美的自己.在完美自我的诱惑与真实自我的自洽之间,如玉究竟会如何抉择?
其他文献
[活动理念]rn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压力,压力就像隐形老虎一样潜伏在我们的生活里.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会被这些“老虎”围绕,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形式相对特殊,不仅有来自学业的压力,还有来自同伴、亲子关系及自身成长困惑的压力.
为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对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视觉表象清晰度问卷、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对152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依赖显著负向预测社会情绪能力、视觉表象清晰度和自我价值感,视觉表象清晰度、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情绪能力,视觉表象清晰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价值感;(2)视觉表象与自我价值感在中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情绪能力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手机依赖通过视觉表象、自我价值感,以及视觉表象—自我价值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社会情绪能力产生
学习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新兴研究领域,综合集聚诸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又深刻影响着诸多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学习理念、学习文化、学习形式与内容的全新变革.海南省第七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比大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科学相结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结合此次大赛,分析了学习科学视域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和活动特点,指出当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存在的四大主题偏向,进一步明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取向与要求,提出课堂活动的调整策略,以鼓励更多心理教师参与到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教学创新探索当
[活动理念]rn语境行为科学指出,每个人都有大脑声音.大脑声音还可称为想法、建议者、内心声音、思维.两岁后,思维出现,人类有了和动物不一样的问题解决方式.人类可以通过思维而不必事事亲验,以获得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对青少年来说,大脑声音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失误,增强信心,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导致自我否定、墨守成规,不敢尝试或者过度幻想等.
[活动背景]rn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此时习惯养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掌握科学易行的习惯培养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rn[活动理念]rn习惯形成需要四步:提示→渴求→反应→奖励.提示触发渴求,渴求激发反应,而反应提供满足渴求的奖励,并最终与提示相关联.这四个步骤一起形成了一个神经反馈回路,并最终让人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由此构成完整的习惯循环.美国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根据习惯形成的四个步骤,总结了相应的培养习惯的“四大定律”:(1)让它显而易见;(2)
[活动理念]rn随着年级的升高、高考的逼近,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学生在考前容易出现动力不足、学习焦虑、情绪烦躁等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态波动.他们既会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无形压力,也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适度的学业压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主动性,但如果学业压力过大,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厌学等不良反应.
[活动背景]rn脑科学是21世纪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逐渐有了学习的内在动机,但往往忽视科学用脑的重要性,缺少科学用脑的知识和方法,由于不注重用脑卫生,常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大脑和学习的关系及大脑的加工模式并不十分了解,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并不系统.本课通过创设“全脑马拉松”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用脑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科学用脑的方法.
[活动理念]rn对于初三、高三学生来说,中(高)考是他们现阶段面临的一次重要考验和挑战,很多学生在考前都会感觉到焦虑、紧张、不知所措.以往的考前心理辅导多采用心理讲座的形式,或开展一些团体心理放松活动,但往往因为内容枯燥、形式陈旧,效果并不理想.本次活动在讲解焦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尝试使用即兴戏剧,让学生在体验式、有趣、轻松的活动中缓解焦虑、获得感悟.实践证明,此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效果良好.
一名三年级男生因为失去母亲而产生哀伤情绪.咨询师利用沙盘游戏辅导方法,通过十二次沙盘游戏和咨询师的陪伴引导,提供了“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涵容了来访者的情绪.来访者的创伤、内心意象借由沙具,在沙画里真切地反映出来,进而得以转化和疗愈,哀伤情绪也得到了疏解.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抑郁学生比例增加,无须住院治疗转介就医的抑郁症学生通常都会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仍然需要心理教师的跟踪帮助,甚至是危机干预.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取“一体双锥”模型来有效干预转介返校抑郁症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为抑郁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心理护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