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薄云天的抗日史诗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鸿篇巨制——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是近期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的成功力作。该剧讲述的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国东部已经落入日寇之手,国际援华物资就只有通过西南边陲的滇缅公路运送到重庆等地抗日前线。这条史称“史迪威公路”的滇缅公路就成了战略物资运送的大动脉,而其东段的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就成为其“咽喉”要冲。这条运输大动脉能否正常为前线“输血”,成了敌我双方决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时,日特“王雅琴”接到了“封路”委员会“最后一击”进行彻底破坏的指示,国军上校团长梅松也接到了军事委员会务必保障“咽喉”和天堑畅通的命令。于是,一场“断”与“保”的生死决战就此在贵州晴隆小县城展开。观罢此剧,深感《二十四道拐》歌颂了个人之于国家的浴血忠义、大敌当前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得道多助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国际道义,可以说是一曲义薄云天、深具史诗品格的精神赞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重要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电视剧《二十道拐》雄辩地证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剧中的国民党上校团长梅松,其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秘密党员,战争中英勇负伤,“退养”大后方,却以特派员身份执行着守卫“二十四道拐”和盘江大桥的艰巨任务,在土匪何麻子的“掐脖子”、刘显龙的奚落刁难、大哥梅山被日特扣为人质等等艰难困苦前越挫越勇;剧中的刘显兰,本来家族殷实,却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祸福,担任着晴隆警察纠察队女队长,美丽正直的她在与日本特遣队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剧中的戈国华,作为中共贵州省工委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时,又不得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可以说,在日本一番又一番的轰炸中,在与日本高级女间谍生死较量中,《二十四道拐》中以梅松为代表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充分展现,即使在山大王“黑三”那里,在“保住国才能保住家”的朴素的动机下,其个人之于国家的忠义也逐渐纯粹、真挚起来。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外敌当前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往往能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地伸张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近年来,随着受众的历史观的越来越全面、艺术欣赏水平的逐渐提升,创作者与受众已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了新的审美约定,那就是在反映抗日题材电视剧中,不仅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而且在一些电视连续剧里还全面审视历史、还原历史,以兄弟般的手足情再现了包括国民党军队曾有的正面抗战的历史功绩。虽然国共两党抵牾多年,但在伟大的抗战胜利后,同仇敌忾的精神在当下又不计前嫌地在艺术作品中传承着,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就反映了这种全面把握历史的抗战观。剧中的梅松,虽然其真实身份是“中共的秘密党员”,但是就整个电视剧32集长度中,其主要身份还是国民党上校团长,其守路保桥的武装力量主要地还是那些国民党的生死兄弟如张强、赵义、李万吉等。虽然何麻子与日本特务狼狈为奸,但“二当家”的卫易却也知道“什么事都可以干,就是帮日本人的事不能干”的民族大义的道理。可以说,诸如做筹粮筹款工作的秦县长、烧火做饭的桂花大嫂等都是阻止日军先遣队实施炸桥毁路破坏活动的重要力量。在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中,可以看到,大敌当前,不同身份归属的人们已经汇聚成了一条中华民族的抗击日寇的精神洪流,表现了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抗击侵略、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以独具艺术魅力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奏响了中国人民铁骨铮铮、共赴国难,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二十四道拐》以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传承了全民族抗战精神,昭示了抗战胜利的荣光属于具有民族大义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历史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中国古人对于道义的基本认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自那场战争之后,人类艺术作品对战争的思考就愈加深沉。时至今日,我们反思这段历史,同样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基本结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罪恶战争,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在正义面前,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国际友人和政府,发扬了人类良知筑成的国际道义精神。正如《二十四道拐》集中反映的那样,中美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了抗击法西斯日寇的不屈精神,铸成了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精神丰碑。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进驻贵州晴隆修筑“二十四道拐”公路,此后约5万吨战略物资运抵了“陪都”重庆;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响应了祖国的召唤,立即从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分批赶回了3200名华侨机工,开动了滇缅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与国内的约6000名机工并肩作战。数据是枯燥的,历史是生动的。《二十四道拐》就运用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站在正义这一面的国际主义精神。深入剧情我们可以看到,在修建蓄水池的情境中,“汤姆”叔叔与玩耍的“狗儿”、烧火的“桂花大嫂”的情谊,可谓是一种超越国界和肤色的人类温馨的欢歌;在“美军哨所”前,中美盟军共同抵御日军偷袭,结下了友军的生死情谊;在与日寇先遣队的枪林弹雨的搏杀中,李万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约翰抵挡了罪恶的子弹,是东方反法西斯同盟军并肩奋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史诗再现。
  当然,无论是表现个人之于国家的浴血忠义、大敌当前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还是“得道多助”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国际道义,在艺术作品中总是需要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来展现,否则即使是义薄云天的鸿篇巨制,也断难磅礴于美的天宇。《二十四道拐》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人与人之间情深义笃。例如,就人物形象而言,梅松坚毅、智慧,越挫越勇;日本高级女间谍王雅琴阴险毒辣,可以将同为间谍“炸桥”的小川亲手击毙而博得梅松的“信任”;刘显兰美丽、率真,还暗恋着青梅竹马的梅松,最后战死疆场;梅、刘两家本是望族,而梅松的女友嫁给了心胸狭窄、游手好闲的刘显龙,他无意中数次被日本间谍利用,却能在民族的大是大非前醒悟,最后又命丧日特的枪口之下;为日本人干事的山大王何麻子,必将被“不给日本人干事”的黑三取而代之。可以说,《二十四道拐》在深笃的个人情义之间完成了义薄云天的精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 在观看《二十四道拐》中,我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日寇的飞机能够深入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中轰炸“二十四道拐”?为什么日本先遣队能如此挺进晴隆小县城而肆意破坏而令人防不胜防?《二十四道拐》制作于如何维护二战成果、如何维护人类大义的历史拐点上,以情义写大义,以艺术的手段再现不能忘记的历史,再一次让国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他文献
《宝莲灯》是最具代表性的国产动画电影,其制作在商业动画的背景下,与国际动画电影制作接轨,且从每一道工序都能看出制作的细腻化。整部动画电影从最初的剧本编写到后期全数码制作,都云集了各路明星的力量,而且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电脑三维特技、先期音乐和对白手段以及SRD六声道立体录音技术开创了国内动画电影先进技术应用的先河。《宝莲灯》将中国特色——细腻边线的淋漓尽致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使整部动画影片更
[摘要] 日本“庶民喜剧”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其中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凭借其个性突出的叙事和影像风格达至经典地位,并奠定了后代同类影片一些基本的美学格调和主题取向。而后来的山田洋次在继承小津风格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独特的视角和趣味。    [关键词] 庶民喜剧 小津安二郎 山田洋次 空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01
2011年末在法国上映的喜剧电影Intouchables,中文名字为《触不可及》,又称《最佳拍档》或《无法碰触》,该片连续10周获得票房冠军,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000万,超越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独占法国电影票房鳌头,堪称影坛奇迹,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接见电影主创。同年,该片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此外,收获了第37届凯撒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
从默片到有声片,电影在确立自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立身份与独立地位的过程中,受到过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影响并从中汲取过相应的养分。电影对故事、情节、对白、矛盾等其他艺术相对成熟的艺术元素或艺术养分之所以进行汲取,是为了更好地促成和加速电影艺术自身的成长而并非为了求得文学、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的收留或者收容抑或包容以混迹其中,更不是委屈求全、试图融合并求得个综合艺术的名号以在艺术界混血般
4月22日,由姚婷婷导演,白敬亭、郭姝彤等多位新人演员主演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以下简称《青茫》)上映,该片改编自刘同同名小说,讲述了“学霸”林天娇与“学渣”高翔共同经历的成长岁月,诠释了当代高中生在学习压力与人生理想之间的挣扎与选择。影片上映一周以来,累计票房1.33亿,并获得广泛好评,网易新闻评论其为“难能可贵的青春片”①,更有网友称之为“大陆最正能量的电影”。在当下的“怀旧青春风”的带动
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文化创造日渐活跃的背景下,一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适合短时间观看的影像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别具特色的片种,现在被人们称为“微电影”。那么微电影是不是电影?在创作上是适用于表演还是适合再现,微视频就是微电影吗?什么样的题材才适合创作微电影?微电影与互联网的关系等等。目前不仅仅在学界引起了争论,就是在业界,微电影的归类也颇具困难,笔者撰写此文也并非
电影海报属于商业化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兼具艺术与商业性,旨在加快电影商业宣传,表达电影主题与内涵,展现电影之艺术精华。因此,海报已经成为电影宣传的有利途径之一。视觉符号语言指的是所有可以通过视觉感官表达信息的载体。当代平面设计认为,视觉符号语言可以引发人类的生理反应,激发他们联想,引发移情等效应[1],由此不难看出,视觉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视觉符号语言有效运用于电影海报创作中,能
动画片的受众群一直存有争议,关于动画的低幼化、合家欢等设定的论辩也从未停歇,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动画就是给孩子看的”这种认识不曾有过改变。此外,与动画受众群紧密关联的暴力情节到底该不该存在,也是近几年学术界论战的一个焦点。笔者无意陷入这两个争论之中,只尝试梳理一下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中引起大众关注的动画电影,以期管中窥豹,探究动画电影试图以暴力“成人向”突围的路径。  一、 国产动画“低幼”到“成
2013年11月初的夜晚,我睡不着觉发微信。忽然,接到朋友徐晓燕的信息,她告诉我说本月由唐煌导演的《天堂的隔壁是疯人院》即将在贵阳上演,并要我关注。接着,微信又出现另一朋友、贵阳日报丁涛也告诉这一消息。2013年11月4日,丁涛邀我观预演,并说这出戏的导演唐煌和我有点联系。要我去见见他。哦,原来,唐煌是安顺人!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走进了剧场。  演这出戏的剧场是贵州京剧院的国艺剧院,座落在贵州省
[摘要] 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其小成本制作,没有大牌演员,却赢得4个亿新台币的票房和观众的追捧,创造了台湾电影的奇迹。青春就是一个鲜艳欲滴的苹果,“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这一天”,歌者唱出了对无法夺回的青春的无限回味,道出了整部电影的主题,也带领我们共同体味青春的过往。  [关键词] 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湾电影;新形式  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