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防排水形式下高水压海底隧道物理场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汕头湾海底隧道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进行海底隧道开挖流固耦合分析,针对高水压密集断裂带海底隧道的防排水设计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全封堵式、半包式、限排式多种防排水设计方案,并考虑超前帷幕注浆等止水变形控制措施,分析得到海底隧道围岩的渗流场和位移场的分布规律,并优化合理的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①高水压海底隧道设置加固圈后,衬砌背后水压的折减影响范围更广,加固圈的存在对于衬砌背后水压力的折减有促进作用;②高水压海底隧道进行合理的注浆加固后,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③高水压海底隧道的防排水设计应遵循堵水限量排放原则,不宜采用全封堵式防排水设计,进行适当排水有利于改善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汕头湾海底隧道最适宜的防排水设计方案为限排式(防水层全环设置但拱底设置泄压阀).
其他文献
针对齿轮箱运作过程中故障诊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NN)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参量求出信号的时频特征统计量,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时频特征统计量进行二次特征提取,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经实验验证,此方法准确率不仅高于其他经典网络模型,而且训练时间最短.
在轨道交通桥梁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桥面板的结构特点以及轨道车辆荷载大小的时变性,桥面板往往处于较为复杂的时变三轴应力状态,现行规范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其设计与施工,针对轨道桥梁桥面板的深入研究也较为匮乏.为了对其应力特征进行研究,借助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节段模型疲劳加载试验得到了桥面板、U肋及横隔板处的测点应力数据,通过比较不同路径上和不同位置处的试验数据总结出桥面板在桥梁服役阶段各关注细节的应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桥面顶板测点的应力水平随着与U肋的距离愈来愈远而大幅降低,U肋处测点距桥面顶板的距离大小对该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地下水、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甲基汞和乙基汞的进行富集,利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定量测试.设计一系列验证实验对前处理和测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化的方法条件.结果显示:对甲基汞和乙基汞测定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6 ng/L和0.29 n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 ~4.1% 和1.5% ~3.8%;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90% ~110%.本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优点,能够满足水质监测工作中对甲基汞和乙基汞的监测要求.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电磁环境水平及影响,开展了电磁环境水平调查,以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点位为调查对象,2013—2021年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射频综合电场强度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平均值从2013年的0.54 V/m上升到了2021年的1.31 V/m,但所有监测点位测值均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滑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以白泥沟滑坡为例,通过GeoStudio建立二维剖面模型,分别选取内摩擦角、粘聚力、地震强度及降雨强度等四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进行稳定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滑坡在不同的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地震作用因子下的失稳规律.研究表明:白泥沟滑坡四个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为:内摩擦角>地震强度>降雨强度>黏聚力.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增大,坡体内由于地下水的上升导致参数软化效应也越强,尤其是当坡体未达到饱和前稳定性系数下降幅度和孔隙水压力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当坡体
2月22日上午,省粵西水资源管理局(省鉴江流域管理局)揭牌仪式在湛江市举行,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 新,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进泽出席仪式.
期刊
结合近几年广东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督查工作,在分析广东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对提高广东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由于黄土多孔性、强透水性、湿陷性等自身构造特征,降雨入渗是黄土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以朔黄铁路山西段K3+0-400 m黄土边坡为研究背景,基于非饱和土理论进行FLAC3D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体角度及高度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表明:雨水入渗能力随降雨时间及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雨水入渗深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很小;降雨强度越大,坡体表层含水量越高;当雨水入渗流速大于土体内部湿润锋出渗流速时,饱
浩吉铁路长大隧道内铺设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于重载铁路无砟道床断面施工工况与常规轨排框架法施工工况差异较大,需对轨排框架结构断面进行针对性设计,调整轨排框架长度并对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优化轨排框架的结构精度.根据实际施工工况,介绍浩吉铁路隧道段无砟轨道轨排施工遇到的隧道水沟侧墙侵线等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提升重载铁路轨排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河上游3个水质监测断面连续6 a(2014—2019年)月度监测数据,了解断面悬浮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各年份不同监测断面的水中悬浮物年际间变化趋势不同,但3个监测断面间变化趋同,6月含量最高.悬浮物年平均含量具显著年际波动且逐年降低趋势,由上段至下段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特点.总体而言,乌鲁木齐河上游断面悬浮物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特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