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依附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激进学派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51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经济发展理论当中的激进学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拉丁美洲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家。他们在对于诸如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摆脱贫困的道路选择以及战略、政策制订实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发表了与新古典学派、结构主义学派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由于这一学派的许多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来研究当前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这一学派通常也被人们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派。随着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在建立国际新秩序呼声日高、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有更多的国际事务参与权、发言权、决策权的今天,回顾一下第三世界发展学者为此所做的不懈努力,了解一下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全面掌握经济发展学说是不无益处的。为此,本文对激进学派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一简单评介。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教委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局(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发出了《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通知指出,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极其深刻、精辟地论述了我国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活生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谈话也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
<正> 以人民群众为基本力量的历史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总是带着自己鲜明的历史特征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包括历史主体的意志、品格、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历史主体内部相互关系在内的广泛特征,都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决定的;而历史主体又通过历史活动,以自己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客观历史进程,使历史带上主体的明显痕迹。“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不同,它既能以非常科学的冷静的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进化的客观进程,同时又能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同某些阶级的联系,并实现这种联
<正>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实行“一国两制”,主体是社会主义,即大陆10多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说,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对立双方在统一后仍各自保留自己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共同繁荣。这一构想提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