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地笑 大声地说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德育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有可能过更好的生活。秉持这一理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生活,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增多的现状,提出了“开心地笑,大声地说”这一办学理念,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信生活,逐渐形成了“赋予儿童视角,丰富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在“生活每一天,成长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成全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榜样就在身边
  走进解放桥小学,一个又一个充满笑容的榜样牌便会立刻映入眼帘。这些榜样牌在学校校本课程的推动下,已由最初的5个、10个积累到了现在的80多个,遍布整个校园,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站在榜样牌前,你会为其鲜活的故事所动容。例如,榜样人物——“顽强的吴诗引”。
  吴诗引的右手烫伤了,手掌缠上了厚厚的绷带,每天还要打针、换药……一个月来,她忍着疼痛,克服了吃饭、穿衣、洗手、上厕所等一个又一个困难,还坚持做完每天的功课。她坚持的行动和一笔一划的书写,深深震撼和影响了身边的同学。
  这样的榜样牌没有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有的只是具体情境和真实生活的生动描述,它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自己努力,把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好,就能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立正!”“向前看齐!”四年级(1)班神气的体育委员——邓珍昊喊着洪亮的口令,迈着有力的步伐,带领同学们去做操。邓珍昊不仅口令喊得响亮,武术操更是做得一板一眼。出拳、劈掌、踢腿、蹲马步,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为了教班上的胡峰做好武术操,他一个个动作认真纠正,俨然是一个神气的小武术师!
  细读榜样牌中生动、充满童趣的人物故事,阳光、健康、有责任、有爱心的邓珍昊便会立刻浮现在眼前,而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也在校园中悄然滋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道风景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步形成与扩大。
  学校有不少学生都是带着弟弟或妹妹来上学,六(2)班的胡思颖就是其中一位。
  为给父母分忧,胡思颖担负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每天清晨,胡思颖会按时叫醒弟弟,督促他吃好早餐后就一起坐公交车上学。为了让弟弟懂事,她每天“逼”弟弟自己叠衣服、搭公车时不抢座位;为了管教好弟弟,还打过弟弟的屁股……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弟弟的“好姐姐”胡思颖,真不简单!
  当这一精美、醒目的榜样牌悬挂在校园里时,一向害羞、内敛的胡思颖同学露出了灿烂、自信的笑容。班主任接到了胡思颖妈妈打来的电话:“谢谢老师!作为一名进城务工者,我感到辛劳而自卑,总希望自己被别人认可,希望自己的孩子争气。今天,我的孩子也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和发展人,当学校把学生作为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时,身边榜样的引导便多了一份生活气息。
  榜样人物的挖掘、树立和学习更进一步推动了榜样学生自身的不断成长,他们生活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更为珍贵的是,这种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和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为校园增添了强大的正能量,时时处处感染和激励着更多的同学不断进步。学校的精神文化也在榜样文化的力量中不断积淀和凝练。
  让孩子学会玩
  如果说“身边榜样”牌有效提升了校园静态的文化品位,那么,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内涵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又一着力点。
  为了丰富学生的童年文化生活,学校从学生喜爱的玩具和游戏入手,分年段提出了“学会玩、玩出精神、玩出水平”的阶段性活动目标,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和大家一起玩,中年级学生玩得精彩,高年级学生玩出精神。学校举办了跳短绳、踢毽、滚铁环、抖空竹、跳长绳、拔河、飞纸飞机等一系列夺标比赛,引领学生玩的潮流,教学生健康快乐地玩,让孩子们快乐、自信地成长。
  如今,不少小学生面临课间“不会玩”的尴尬。快乐的校园应该有快乐的课间。学校鼓励老师们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和学生们一起玩,教学生学会玩。学校专门聘请社区教练,教学生玩“抖空竹”;并订做铁环,在操场上画路线图、架“桥”。同学们利用大课间进行练习,届时到夺标赛上大显身手。
  为了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五(2)班学生利用中午午休和课间时间,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以及每一句口号的规范入手,进行细致的练习和打磨。最终,他们凭借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出操水平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这些夺标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趣,让学生的潜力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让孩子们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
  五(2)班金玉龙同学获得本届纸飞机夺标冠军后,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成功秘诀。“为了让飞机在空中长时间飞行,我做了很多次试验。最后,我发现平衡很重要!为了保证平衡,折纸时,我有意将‘翅膀’折宽,做到左右对称。别看这小小的技巧,它很管用哟!不信,你也试试吧。”
  四(1)班王远馨夺得短绳冠军后说道:“成功贵在坚持!为了打破记录,我每天在家坚持训练,一圈、二圈……六十圈,厉害吧?这就是我跳绳达到188次勇夺冠军的秘密。”
  夺标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练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帮助孩子们形成了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动态文化的内涵,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唱响心中的歌
  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在不断积淀和升华,校歌《谢谢你》应运而生。“书包,书包谢谢你,陪我上学去。校园,校园谢谢你,藏好多秘密。黑板,黑板谢谢你,成长的足迹。课本,课本谢谢你,世界真美丽。开心地笑,大声地说,我们的生活多快乐……同学,同学谢谢你,和我玩游戏。老师,老师谢谢你,一起来学习。爸爸妈妈谢谢你,让我无忧虑。祖国,祖国谢谢你,我会有出息。开心地笑,大声地说,我们的生活多快乐……”孩子们自发掀起了传唱校歌的热潮,操场上、教室里、走廊间……灵动的歌声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校歌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歌曲。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唱响学生心中的歌,让校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歌词创作中,学校有着自己的思考。
  让学生喜欢,校歌就应该呈现孩子们的生活。校歌是一所学校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过分注重其宣传性,而忽略了作为校歌主人——学生的切身感受和成长需要,这也是学生不愿、也不喜欢唱校歌的理由。
  “书包,书包谢谢你,陪我上学去。校园,校园谢谢你,藏好多秘密。黑板,黑板谢谢你,成长的足迹。课本,课本谢谢你,世界真美丽……”简单、充满童趣的歌词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突出校园的主体——学生,生动地描述着孩子们每天的校园生活。在演唱校歌中,孩子们不仅愉悦地享受着快乐的生活,同时,也在找寻过往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于是,他们的演唱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真情,脸上也平添了一丝灿烂的笑容。
  学校中大多数学生都来自进城务工家庭,为了让乡里娃和城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学校在生活中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感恩教育。王耀宇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初到学校时总是惹祸。班主任谭老师与家长沟通后得知,王耀宇是一个早产儿,小时候经常生病。妈妈为了他付出和牺牲了很多,却从未告诉过他。自从有了妹妹,他就觉得妈妈不再爱他,于是经常惹祸以求得“关注”。为了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谭老师特意上了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我从哪里来”。课堂最后一刻钟,谭老师打开了视频,王妈妈开始讲述养育儿子的艰辛,尤其是讲到自己先试针,再为耀宇打针的经历时,镜头长时间对准王妈妈的左手背,上面不满密密麻麻的针眼,王耀宇哭了,所有的孩子都哭了。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中,孩子们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学会了理解和感恩。
  有一位学生激动地说,“虽然我和弟妹及父母共同租住在不到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我还是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能在城里上学,再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所以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
  “同学,同学谢谢你,和我玩游戏。老师,老师谢谢你,一起来学习。爸爸妈妈谢谢你,让我无忧虑。祖国,祖国谢谢你,我会有出息……”当孩子们再次唱响校歌时,他们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歌词的含义。由此,城乡融合的校园生活也在不断走向和谐。校歌作为学校的一张音乐名片,不只是一串音符,更是一面凝聚人心和鼓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引领师生走向美好的生活。
  开心地笑,大声地说。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快乐的生活气息。老师们进一步达成了教育教学的行动共识,他们更加明确课堂活动的主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状态和情态,更加重视课堂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更加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解放桥小学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认真、快乐、幸福地学习着、生活着、成长着!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
  湖北武汉 43006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你相信雷锋吗?你热爱雷锋吗?学雷锋的人是傻子吗?学雷锋活动注定只能是一阵风吗?  从前,我对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一笑置之。直到读了《我们的雷锋日记1973—2012》一书,“雷锋”形象突然在我脑海里鲜活起来。就像本书主编杨咏梅一样,我突然对雷锋着了迷,也一并对这所坚持39年续写雷锋日记的学校着了迷。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我成了雷锋的粉丝。  自1973年以来,北京雷锋小学的同学们,用自己真实、朴素的一言
摘 要:教育对儿童的精神世界具有形塑作用,但现实中的教育却在各种细节与行为中呈现出一种窄化了的形塑,即型塑。型塑的结果是儿童精神世界的枯萎,是教育之善的失落。在形塑与型塑之间,教育工作者应重新思考何为教育的形塑,及教育如何实现儿童精神世界的形塑。  关键词:精神世界;型塑;形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2-0010-05  放学的铃声响起来了,
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课堂不时有精彩的生成,充满了生气与活力——这是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也是每一位执教老师所追求的理想课堂。那么,如何激活常态的品德课堂呢?  一、课前预设——准确  要营造一种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课前预设十分重要,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和“先行官”,又是师生双边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前预设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设计开放的学法方案,才能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
摘 要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钻研课标和教材,读懂学生,积累素材,运用智慧科学设计教学,方能演绎课堂精彩。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31-03  近期,笔者参与了帮助区青年教师参加市教坛新秀比武、省优质课评比等多次磨课活动。每一次磨课,笔者都见证了教学设计过程之艰辛,智慧之闪烁,历练之沉淀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课本剧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发学习资源,并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优化整个英语教学过程。而且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活化,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针对课本剧教学对于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英语课本剧教学的
张丽钧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读者》签约作家;4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11篇被选为全国高、中考阅读背景材料。出版散文集13部。    你会说“一起去看”吗?    刘心武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一起去看》。故事情节不算复杂,却颇耐人寻味——儿子16岁那年,父亲搞到两张球票,跟儿子说:带你去看球!儿子听了,老大不乐意,晃晃肩膀出门去了。父亲无奈,便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
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也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然而当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模糊以及信仰缺失的道德问题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某种危机感。针对这一时弊,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汇聚其三十年德育研究的理论精华和实践成果,在《当代中国德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从“叩问:形上求索”“寻根:实证探寻”“守望:批判反思”三个部分,分别对“德育本质”“品德结构”“德育哲学”等德育理论问题以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人们积极关注的、崭新的心理研究领域,它标示着心理学的一种观念转变,即从“矫治心理缺陷”变为“增进幸福”。  在教育实践中,吸收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念与方法并不少见,二者的契合之处就在“成长”二字上。在儿童成长的历程中,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一些积极特质从出现到形成再到稳定,往往会经历许多的考验与斗争,一些消极的心理特質也可能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为内在的人格特质。教育者需要谨慎思考
解决冲突和应对专制的关键词是“相互尊重”。在人类的师生关系中,这种对孩子的尊重涉及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先尊重孩子,再尊重自己。  ——鲁道夫·德雷克斯(美)  鼓励这个词的词根当然是勇气。当我们努力在鼓励他人和自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帮助孩子发展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  ——简·尼尔森(美)  通过他人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至少目前对我来说,这看起来可以作为我们对“社会情感”的定义。  
近年来,基础教育的德育实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德育如何回归质朴、回归生活、回归本性,体现时代性、实效性?作为一间德育传统历史悠久的学校,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以校本文化为依托,创出了大德育的一片新天地。  一、文化立校:乐贤精神筑共识  乐贤坊小学始创于1945年,至今已有66年的历史。学校一直以师德教风好,德育工作佳,教学质量优而赢得社会的高度赞誉,成为“中国地方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