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自由与开放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说过一句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对大学的这番界定,至今仍然是许多中国大学难以企及的标杆。但我认为,梅校长对大学的界定还可更进一步:大学之大,其实也不只在于大师,根本还在于其自由与开放的气度。如果说多样化是大学精神的核心,那么自由与开放就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没有自由开放的平台,教师们就不可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充分闲暇地思考,不受束缚地追求真理。当大学的教师只能受制于评审、课题、奖项等体制化的评价标准时,他们就只能成为教书匠和伪大师。
  但我说的自由与开放的重点还不在此,其重点在于大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而形成的自由交流的教学风气。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角色必须予以重新定位。教师当然要以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其专业研究越扎实,其思维方法越独到,其视野判断越深邃,对学生就会有更加正面的影响。但这还不够,而且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大师形象”往往会被自己、体制和学生树为真理的化身,而这是我在討论大学多样性精神时就非常警惕的。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的言传身教,著书立说,都不过是为了辅助学生的成长。学生才是主角。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教师只能充当灵魂的助产士,他与学生的诘问辩难,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最聪明或最正确的;而他的学识与方法,也不过是激发学生成长的指引或工具而已。
  是的,我提到了苏格拉底。他与东方的孔子,都是自由开放式教育的典范。《会饮》中的苏格拉底,在与年轻人饮酒欢宴间,便完成一场生动有力的教学实践。这样平等而其乐融融的场景是我向往和实践的,尽管我早已戒酒了;我也因此很敬佩那个哈佛教授,他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几名学生围桌而坐,抽着雪茄烟斗,讨论了一学期的弗洛伊德与路易斯。那才叫真正的“熏陶”,尽管我并不抽烟。《论语》里的孔夫子也是这样。他虽然比苏格拉底要平和慈祥得多,但在与学生交往中也是真情自由挥洒。他从来不会对礼义仁智信等做僵化的定义,而是因材施教,在具体语境中启发开导学生。这就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如李政道回忆的那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不是一个模子培养出来的,每个学生就是一粒种子,而教育,要配合这样的个性来实施。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他们把遇到的人,无论贤愚;面临的问题,无论难易;所在的任何地方,无论大街,还是法庭,都当做了实施教育的舞台。今天的大学,虽然已经成为建制化的机构,但这种开放性精神仍然是弥足珍贵的。在我看来,大学本就应该没有围墙,尤其是精神的围墙;大学教育也早该超越课堂和讲堂,超越那种先生教学生学的方式。教育体现在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我期待我们的学生也能拿出睡懒觉打游戏的激情,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投入到对真理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对创新的着迷、对人格的完善当中。
  自由开放式教育也意味着学生才是大学真正的主人。大学生要把自己作为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成年主体来看待,从奴性的观念窠臼中解放出来。周其仁教授十多年前就讲过,美国的年轻人在车库、地下室里勤奋创业,我们的年轻人却在地下室、出租屋里勤奋备考。我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临渊羡鱼,或者提倡大学期间就盲目创业,而是为了退而结网,让我们认识到正是在强调自由开放多元的大学体制下,才能一波又一波涌现出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的不循规蹈矩引领科技和商业进步的精英。
  自由开放的教育,还意味着对大学教育的理解,也要从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市场等外在目标中解脱出来。正如我在前一篇所指出的那样,大学的服务功能是自然之事,本不必刻意强调。关键在于,如何服务得更善更好。大学只有保持自主自治的精神,只有具备自由开放的灵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进步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自由的教育,意味着师生要不计功利成败地追求真理。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服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Andrew Abbott教授对教育的看法:教育没有目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因为教育是好的。教育使人获得了自由,让我们拥有从固定观念跳出并反观自身的能力。通过教育,我们培养了一种热爱自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从而不断赋予人生和事物新的意义。教育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宽广,使人们有勇气面对未来的不确定生活的挑战,自由地判断和抉择,自由地创造可能的幸福,而不是把命运交给偶然和强力。总之,为了自由而伟大的梦想,请忘记教育本身的工具主义目的。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19日上午10点05分,我在书房里校阅完本书样稿的最后一页,把样稿交给已经在楼下等候的快递公司员工。随后,我拖着旅行箱乘车前往飞机场,飞往的目的地是江苏无锡。在风景绮丽的太湖岸边,有些朋友在等候我们来参加一个聚会。  邀请我们前来无锡的朋友中,有些是资深的律师,有些是当地普通的政府公务员,还有些是年轻的公司白领和退伍军人。其中的大多数人,我们还都是第一次相识。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摘要:复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延续,往往学生们对其兴趣不大,所以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更是难上加难。很多教师更是扭曲了复习课的教学形式,将复习课变成了一节节练习课,在学生考试达标中完成一堂堂复习课。如何在复习课中,让学习真正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知识点  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复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延续,往往学生们对其兴趣不大,所以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更是难
摘要:本文比较了王安忆《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鸠雀一战》与《乡关处处》三部时间差近三十年的中篇小说,比较其塑造的两个帮佣阿姨形象的异同,以试图探究三十年来的时代变化与王安忆的小说主旨。  关键词:王安忆;上海;帮佣阿姨;改革开放  王安忆女士写于2016年1月、收录于2017年出版的中篇集《红豆生南国》中的中篇小说《乡关处处》,围绕一位在上海工作十余年的钟点工阿姨“月娥”展开。读完这篇
摘要:新课改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还使得教育者们不断的探索研究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高品质学习的一种状态和方式——深度学习,正悄然成为当下数学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理解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能够引领学生深层思考,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主动构建认知结构,迁移运用知识,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称之为一种美好愿景,并期待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生深度学习,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和魅
摘要: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它在考试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现代文的教育,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加强现代文阅读的意义、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切入口,详细地就提高现代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一、 前言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所占的比重
摘要: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应优化教学模式,重视有效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共同营造课堂教学的愉快氛围,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不少学生会将“冷冰冰”的数学先入为主,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教师应数学问题情景化,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不好初印象。优质问题是使课堂充满生动、有趣、活泼氛围的关键一笔,是数学课堂的灵性所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优质问题的呈现,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提
春节过后,在过去一年赚足了人气的Web 2.0领域再度升温。2006年,Web 2.0会向何处去——融资、并购、上市?     VC缘何热捧Web 2.0?     风险投资商们对于Web2.0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与手持各种版本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相比,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70家风投机构的热情似乎更为高涨。   不仅IDG、宏基创投这些活跃风险投资商在2006年有着规模更大的投资计划,而且中国Web
摘要:以专业硕士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例,通过与高职教育的同质性分析及靶向培养概念的拓展,分析并明确了工程硕士靶向化培养的可行性。提出了工程硕士培养靶向化的设计思路:第一步“靶位识别”,设计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步“载体筛选”,即选择特定的培养方法;第三步“位点适配”,结合个体差异性实施定向培养。以江苏某高校环境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为基础,在理论课程、工程实践、学位论文及质量反馈等方面提出了靶向化培养
摘 要: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效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本文以《程序的选择结构——if条件语句》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将任务驱动贯穿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学习情境  一、 引言  信息技
【计世网 消息】 (记者 朱泉峰)12月4日,IBM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了IBM主机大学合作项目10周年庆典。自1997年推出以来,IBM主机大学合作项目随应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培养良好的主机人才生态环境,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主机用户培养一流的主机专业人才。  庆典上,IBM为10年来在中国主机人才培养方面辛勤耕耘的团体和个人颁发了不同的奖项,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华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