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bos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重视度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的神秘感正逐渐破除,中小学迎来了教育科研的春天。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影响学校教育科研质量,弱化应有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观念滞后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领导认为教师搞不搞教育科研问题并不大,只要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就可以了。虽然迫于形势需要,他们有时在口头上也大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但行动上却不愿对教育科研投入过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始终没能把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2.教师存有思想障碍。不少人片面地认为,中小学教师的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教育科研的任务,或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一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育科研工作;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教育科研是非常神秘和高深的,是大学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
  二、管理体制欠缺
  因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许多中小学还未成立专门的教科室,工作由教务处分管,不能有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部分学校即使成立了专门的教科室,也无专职教科研员,很难全身心投入;部分学校尚未形成常规化、经常性的管理形式和手段,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效果;部分学校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研究结果好与坏都是一个样,极大地挫伤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三、科研能力低下
  1.教育科研知识贫乏。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高度,不知道科研的实质和意义,不明白科研的基本步骤和程序,不了解科研中最基本的概念,不懂得科研的常用方法,甚至不明确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2.课题研究操作不力。选题抓不住有价值、切实可行的课题;不会制订研究计划、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和阶段性总结;不能采取科学方法实施计划、收集、分析、整理资料。
  3.敬业精神尚需加强。部分研究人员刚参与时积极性好,立项后便束之高阁,或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部分教师本没有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意识,但为了在职称评审、晋升聘任、提拔评选等活动中占得先机,便仓促上马。刚立项便想结题,不想研究,就想尽快拿证以备使用,课题研究功利心较强。
  四、科研成果低劣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都有科研成果,但由于大部分研究教师缺乏语言功底,文字提炼、概括、归纳能力差,对拥有的材料缺乏分析、整理、加工等能力,对结题成果的阐述偏离方向,或内容挖掘不深、可行性差等,导致这些科研成果的档次、水平、质量不是很高,缺乏有影响力、有较强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教科研成果。
  五、成果转化不力
  在农村中小学,立项、结题课题很多,但这些课题能够提升成为经验,进而推广转化为成果的不多,产生不了实际效益,教学和科研存在“两张皮”现象,不能互相指导、相互促进,以至于很多人对教育科研有了错误认识,认为课题结题就是科研活动的终结,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限制教育科研作用的发挥。
  明确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后,在今后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的引领作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1.转变教育观念,助推科研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研工作,树立教育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观念,把教科研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强领导责任,明确职责范围,做好教科室建设和完善教科研网络,逐步完善教科研制度建设、过程性管理等各项工作。
  2.建立评估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根据《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估实施细则》,定期对中小学进行量化评估,作为评选教科研先进学校和教科室的主要依据。另外,在每年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中加大教科研工作分值,以此督促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推动教科研工作发展。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研水平。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教科研培训会议,通过知名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举行报告会等形式加强教科研骨干教师和省、市级课题负责人的理论培训,培养一支优秀的教科研教师队伍,一批优秀的教育科研学校,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推进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长,提高科研水平。
  4.创新管理机制,发挥示范作用。为整合教育科研资源,凝聚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力量,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教育科研工作快速发展,可以在县教育局教科室的组织下,成立虚拟教科室,协助教科室广泛开展教科研工作。
  5.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研究质量。规范课题研究流程,严格课题管理工作,根据课题管理的要求组织课题的选题立项、中期管理和后期提升等工作,加大课题管理力度,强化过程落实,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另外深入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增强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6.加大培养力度,打造科研名师。加大名师培养力度,确立明确的培养对象,在课题研究、外出学习、经费自助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量身定做科研课题、定期组织外出学习及举行专家报告会、科研论坛、经验推介等方式为名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打造一流名师,提高师资水平。
  总之,教育科研工作是一项关系教育教学、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工作,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教科研为先导,立足大教研大科研,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奋发进取、勇于实践,为促进县域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1.归因的概念  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难以理解的行为、事件和现象,因此人们总是不断地向自己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问答就构成了归因活动。所谓归因(attribution),从字面上看是指原因的归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归因指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文化现象等做出解释、说明的过程。狭义的归因专指心理学意义上的归因,即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音乐教育的发展逐渐受到大家关注和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上有了很大变化,很多优秀教师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提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上做了很大改变。大提琴学习本身是比较困难的,高等教育学院的大提琴教师和学生也是非常少的,因此大提琴教学理论体系一直很难完善。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学院也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提琴人才。这样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纺织机械主要自动化控制技术,纺织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我国纺织机械自动控制技术和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了改进建议。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纺织技术也随之进入新的增长期。目前,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国际经济的走强将有利于中国纺织机械业的发展。  关键词: 纺织机械 自动化控制技术 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作为给纺织行业提供技术
摘 要: 总结近几年临床实验诊断学带教中的体会,结合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不同教学阶段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临床教学 教育体会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的知识内容很广,而且非常抽象,成为临床医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五年来,笔者参加了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包括实验诊断学的理
摘 要: 《弟子规》是清代一部有关教育学的著作,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儒家思想,对我们在中国传统教育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弟子规》让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缺失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反省,对我们如何传承中华文明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童蒙须知》编写,文章模仿《三字经》的格式
摘 要: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掌握学习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利于实际学习时间增加;利于可行性和可测性认知目标的制定;利于反馈——纠正策略的具体实施;利于掌握学习弊端的矫正方法。  关键词: 微课教学 掌握学习 实现途径  短短几年间,微课在中国就从无到有地发展了起来,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拥趸之众,令人瞠目。究其传播背后的学习理念,首当其冲的就是掌握学习理论(mastery
摘 要: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残疾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从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摸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与健全人格。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残疾学生 教学方法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
摘 要: 如何让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如何让职业学校教师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现场指导、示范能力?这是很多职业学校都面临的问题,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下称“我校”)也不例外。我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建立行业企业专家考评教师机制,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进学校,构建“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关
摘 要: 为探讨微课在高职护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采用随机抽取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4 个班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微课视频教学和传统实验带教相结合进行教学,另一组采用单纯传统实验带教作为对照,将两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以探讨微课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后教学效果的增强,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此方法的评价。发现采用微课教学后的成绩优于单纯传统实验带教。因此,微课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