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集民意解拥堵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城区4%的面积承担着45%的人口,人口密度9300人/平方公里”这是2010年美国诚公司提交的关于成都交通状况的中期报告数据。
  而更可怕的是,专家调查提出,如果按照目前的交通发展趋势预测,2015年,成都二环内高峰路网将接近饱和,中心城高峰路网全日严重拥堵里程30%以上,主要干道将成为一个个停车场,而每年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直接损失将达46亿元。
  基于此,2010年4月28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机动车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首次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采取透明化的方式,听取来自专家、居民、工人等19位代表的建议,广泛接受监督,致力于破解成都交通拥堵难题。
  本次听证会上,在听证会开始的阐述报告中,支招解决成都交通拥堵,“限车”成为关键词,减少机动车数量,特别是解决机动车上路的数量成为当务之急。
  而交管部门预采取的措施有,新增专段号牌,专段号牌不限量,确保正常入籍上户,但在白天时段限制驶入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特种车辆不受限制)。暂定进城限行时段为7∶00—21∶00(周六、周日及全民放假日除外);暂定限行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内区域(不含绕城高速)。市公安交管局根据机动车增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可对限行时段和区域进行调整;在限行时段驶入绕城高速以内区域的车辆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施以处罚。
  对成都市需要不限时进入绕城高速以内的新增车辆实施总量控制,通过免费实名摇号取得上户资格。当期未中号,免于申请,累至下期再摇;连续三次未中号,需要再次提出申请,重新排号。总量控制投放的机动车类型为9座以下的小、微型客车,即“蓝牌”车(军用、警用、出租车、教练车、领馆车等特种车辆除外)。
  对进入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以内区域的外籍车,将在省政府批准同意该市收取外地车入城通行费后对其收取入城车次费,以防止车辆异地上牌、本地使用现象,并适度控制外地车入城数量。
  在听证会上,听证会代表4名完全赞成、7名部分赞成及8名反对者均亮出了鲜明的观点,同时也发表了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措施的建议及意见。有代表认为,目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汽车增长速度和总量很有必要,但专段号牌限时应根据地方特色和需求调整。
  赞成的代表认为,针对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第二辆或者第三辆车的车主,应适当提高其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有的市民听到“限车”风声,都在疯狂买车上户,针对此种情况应该马上采取果断措施,先把烧退下来。
  反对的代表认为,新车摇号限制总量不能解决当前中心城区道路拥挤问题,反而可能助长腐败,给政府带来新麻烦。建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引导机动车车主在主城区自愿换乘公共交通工具,以达到城区缓堵目的。
  该部分代表举例道,发达的城市都有堵车现象,并且都严重,这标志着成都市经济发展力度很大,所以堵车很正常。如果要学,成都不能超前于上海和北京。西部的发展城市还欠发达,如果硬性限牌和限行都不利于成都的招商引资。
  部分赞成的代表认为,拥堵的根本原因是机动车增长超过了道路承载量,因此采取一定限制措施提高道路畅通是必要的。相比较限车来说,更倾向于提高汽车的使用成本。建议可效仿英国收取拥堵费,这样可以让市民更多选择公交车,缓解中心城区车流量压力。
  该部分代表也认为不能用经济杠杆的方法在新车号牌上来进行约束。如果采取经济杠杆方式单纯制止不去购买车,这是剥夺一个人的权利,不适宜成都。
其他文献
面对愈演愈烈的拥堵问题,很多人倡议采取拥堵收费的方式来限制小汽车的出行。到底这种方式能不能缓解交通拥堵?实施拥堵收费后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
城市道路拥堵是一个让人心烦的事情,治理拥堵更是一件麻烦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听他诉说了一段我国“拥堵”的历史和“治堵”的故事。道路拥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2005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我国城市交通由此确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五年
“我觉得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要有四个理念,即人本交通,生态交通,均衡交通和综合交通。”谈到拥堵问题,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公交集团”)副总工程师林正很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03万人,市区人口350万人。  济南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最终确定了“近期实施BRT系统,远期采用BRT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
“中国在过去十五年里进入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这相当于每年增长一个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将达到现阶
近日,由北京交通大学负责承担的交通拥堵调研与缓堵措施研究之一——北京南站地区交通标志标线改造研究浮出水面,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综合交
2004年7月8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国内率先下发了34号文件,即《关于构建城市公交体系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难问题》的文件,这个文件确定了“一个购买两个联动、土地出让金的2.5%用于公交场站建设”这样一个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  “一个购买”就是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主要内容包括: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离休老干部,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等优抚对象,其享受政府福利性免费乘车服
在6月底召开的“交通7+1论坛”上,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国呼吁推进北京“公交城市”建设。  所谓“公交城市”,是指具有以集约化社会化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其实质是: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相匹配;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公共交通与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公共交通与城市和谐共存,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交城市”的内涵包括:完善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