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大黄素赭曲霉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及发酵特性分析

来源 :工业微生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ubuj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大黄素高产菌株Aspergillus ochraceus LP-0301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使其最终产率达1.45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2.96倍.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镁离子1.5 g/L,硝酸铵10 g/L,蛋白胨10 g/L,玉米淀粉7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为7,装液量80 mL,接种量10%,菌龄20 h.LP-0301发酵特性分析表明其生长和产物合成阶段分明,前期生长快,时间短,菌丝体相对较小,后期生长慢,时间长,大黄素积累多,为典型的次生代谢
其他文献
报道了-种筛选高表达融合蛋白HSA-IL-11的毕赤酵母转化子的免疫双膜筛选法。将生长在醋酸纤维素滤膜上的转化子进行原位诱导,再用硝酸纤维素滤膜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原位捕捉,并经
从废弃的淀粉堆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淀粉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XBC-1,通过同源保守序列比对,从中克隆到一个淀粉酶基因。该基因全长为1764bp,编码58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
在单一酶酶解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酶解试验。采用不同用量的复合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烟梗物料(完整烟梗、烟梗丝、烟梗粉末)进行酶解,通过检测酶解前后果胶酸、还原糖、淀粉等
为获得高产MonacolinK的红曲菌菌株,将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携带潮霉素抗性基因且以甘油为原料液态发酵高产MonacolinK的发白红曲菌H2和以大米为原料固态发酵产Monaco-1inK
从8株固态发酵高产红曲色素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适合于液相培养工艺的高产红曲色素菌株FL1,并对其液相培养过程特性及高产色素低产桔霉素的代谢调控策略进行了研究。发酵过程动力
以藤仓赤霉菌978^#为出发菌株,对紫外诱变选育赤霉素高产菌株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对9780菌丝机械断裂后,采用紫外(30W,20cm)诱变处理60S,以脂肪酶活性为初筛指标筛选得到4株产赤霉素
对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纺锤芽孢杆菌CGMCCl347生产异丁香酚单加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适的发酵摇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在发酵培养基组成
从受到污染的吲哚醌溶液中分离到菌株F2,该菌株能够快速高效地降解吲哚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
从纳豆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命名为N1菌,利用16SrDNA分析对该作了系统进化鉴定。首先提取N1菌基因组DNA,根据不同种属细菌的16SrDNA序列两端的保守性设计通
研究了丙酮酸钠对E.coliCCTCCM208088发酵生产聚唾液酸的影响。首先在摇瓶水平上优化了丙酮酸钠的添加策略: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6g/L丙酮酸钠,聚唾液酸的产量达到最高水平3.47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