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对MPTP 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黑质TH、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生酮饮食对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 方法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方法 制备PD模型小鼠.实验分为正常饮食模型组(正常饮食喂养后造模)、实验组(生酮饮食喂养后造模)、正常饮食组(不造模,正常饮食喂养)和生酮饮食组(不造模,生酮饮食喂养).初次MPTP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的次日进行滚轴实验并采集血清样本检测血清酮体和血糖浓度.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cl-2及caspase-3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经过生酮饮食喂养后的小鼠经MPTP给药后,死亡率较正常饮食模型组降低;滚轴实验中实验组在转盘上停留时间较正常饮食模型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生酮饮食组的血清酮体浓度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正常饮食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黑质中TH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抗凋亡作用的Bcl-2基因也明显升高,促凋亡作用的caspase-3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酮饮食逆转了MPTP给药后的黑质中Bcl-2基因表达的下调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上调,进而抑制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起到了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

其他文献
患者 男性,59岁,因突发不能言语3h余于2009年12月3号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心脏病史,有长期饮酒。入院查体:Bp149/89mmHg(1mmHg=0.133kPa),神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稍浅.张口伸舌不能配合,颈软,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可见自主活动,
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并对其缺血性脑损伤严重性进行评估,在AIS临床十预方法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神经影像学检查虽然能够提供卒中定位和脑组织结构性改变的重要信息,但它对于AIS患者的脑损伤严重性判断是不允足的。
目的 探讨脊髓转移瘤(ISCM)的MRI特征及其病理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确诊的ISCM,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5例转移瘤均为单发,位于颈髓3例,胸髓5例,胸腰段脊髓圆锥部7例.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12例,低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14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肿瘤均呈明显强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Kir4.1和AQP4的变化.探讨其在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缺血2 h再灌注3 h组、12 h组、24 h组和72 h组.每组10只.应用"线栓法"实现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并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RT-PCR)法观察Kir4.1和AQP4
期刊
目的 探讨手术中彩超辅助脑肿瘤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术前影像学诊断为颅内肿瘤的29例患者术中采用脑皮层彩超探测肿瘤及其比邻关系,显现肿瘤位置、范围、瘤体内部结构,明确肿瘤毗邻血管关系结构,确定脑皮层切口入路;并术中实时监控瘤体切除范围,术后再次探测有无肿瘤残留. 结果 29例患者术中超声探测肿瘤显现率为100%,均根据彩超探测的肿瘤范围选择手术入路.脑膜瘤因血供丰富,并常与窦腔关系密切,术前探测
目的 通过对颅咽管瘤超微结构的研究,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的复习,探讨颅咽管瘤骨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的颅咽管瘤标本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41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13例.分析肿瘤标本的显微结构、组织类型、骨化的特征.透射电镜分析颅咽管瘤骨化的超微结构基础,结合手术及影像学资料,分析颅咽管
目的 探讨NgR(310)ecto-Fc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0只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A组(未治疗)、B组[开始免疫后第1天即给予NgR(310)ecto-Fc进行治疗]及C组[刚发病即给予NgR(310)ecto-Fc进行治疗],每组各30只.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变化及阳性细胞计数,同时观察干预前
颅内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单纯手术治疗难以治愈.复发率高。对于部位深在、侵犯重要功能区的肿瘤.手术困难,风险性大,手术加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亦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放射线敏感患者,放射治疗可为重要治疗手段。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的恶性肿瘤加以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对控制再复发、延长生命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颅脑静脉窦内血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l)的特征以及DWI表现与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颅脑静脉窦内血栓患者的MRI表现,包括常规MRJ、FLAIR、DWI及MRV,统计静脉窦内出现DWI高信号的部位、数量;以溶栓治疗后1~3个月的MRV确定原栓塞静脉窦是否再通;探讨溶栓前静脉窦内血栓T1WI、FLAIR、DWI表现与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关系.结果 14例颅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