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MP在消化科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营养风险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明确方向。

方法

运用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对2012年1—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583例消化科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结果

583例患儿中,营养高风险发生率为21.27%,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12%,营养高风险发生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营养高风险患儿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高风险发生率由高到低的疾病分别为口腔疾病(93.75%)、胃肠功能性疾病(60.87%)、胃十二指肠疾病(32.38%)和肝胆疾病(23.89%),腹泻病(8.68%)。

结论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营养支持的重点是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胃肠功能性疾病、1岁以内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和3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微信群对产妇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产科分娩产妇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及护理教育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微信群健康及护理教育管理指导,比较两组产后2个月内延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及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两种吸氧方法的各项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行高压氧(HBO)治疗的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手持组和悬吊组,每组52例,手持组由配舱人员用手握住"L"型管吸氧,悬吊组将"L"型管悬吊固定在高压氧舱舱壁上吸氧,对两组患者在高压氧舱治疗2 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吸痰次数、对患者口鼻及气管套管外口周围痰液分泌物擦拭清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悬吊组患者舱内平均剧烈咳嗽次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中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侧切指征的差异,以推进新产程的实施。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3月实施旧产程标准分娩的3 166位产妇中,因具有侧切指征而实施会阴侧切的1 055位产妇,和2014年12月—2015年3月开展新产程标准分娩的2 992位产妇中因具有会阴侧切指征而实施会阴侧切的679位产妇分为两组。进行会阴侧切率和侧切指征的对比和分析。结果新产程标准的会阴侧切率低于旧产程
目的探讨门诊IgA肾病患者测量血压前休息时间,寻找测量血压前的最佳休息时间。方法选择2014年4—6月IgA肾病患者200例,测量患者休息10,20,30 min后的血压并与其家庭血压测量(HBPM)比较,对患者门诊血压测量(OBPM)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200例患者收缩压,HBPM、OBPM 10 min、OBPM 20 min、OBPM 30 min分别为(117.10±10.67),(122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居家护理能力现状,为后期综合医院社区护士居家护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太原市迎泽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3个,共18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9名社区护士管理组织能力为(3.39±0.92)分,自我发展能力为(3.49±0.87)分,评判性思维能力为(3.57±0.68)分,居家实践能力为(3.60±0.68)分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利用2%碘酊及0.5%碘伏在阴道分娩会阴部麻醉前消毒效果的不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5年2月—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分娩的产妇360名,将入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0名。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2%碘酊会阴部麻醉前消毒,作用1 min后予75%乙醇脱碘2次;观察组产妇在会阴部麻醉前给予0.5%碘伏消毒外阴麻醉部位2遍,消毒顺序同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会